“糟了。”
“魏氏和韩氏过火了吧,真拿三家会盟当作儿言,这种时候不过来相助,反而是隔岸观火。”
“真是欺人太甚。”
“所言极是,看来想要度过此番难关,需花费不少功夫了。”
“别想那么远了,这么长时间还不现身,确实有隔岸观虎斗的可能,但凡事还是往最差的方面想想。”
“就是可惜了那些英勇的智氏儿郎,到时候定要让韩魏两家再吐些城池出来。”
洪水过后,那些悬浮在半空之中的方士首先发现了赵氏大军的身影,而他们做出的反应也各不相同。
有埋怨联军不给力的,也有从来没指望过联军,一直是准备靠自己,还有一些察觉到事态有些不对的。
但现在无一例外的不用多想了,赵氏大军此刻已经压了上来,度过眼前的难关才是最要紧的事。
事后的追责那也要事后再说,眼下最大的问题便是怎么打退赵氏的大军。
智氏方士倒是想要出手,但身形刚刚一动,赵氏大军中就飞出来几个人影,精准的将他们全给拦截了下来。
这是赵氏的随军方士,虽然原本赵氏方士在质量上和数量上与智氏都有差距,但赵氏一脉可是把家底全部拿出来准备破釜沉舟,这一战不成功便成仁。
而智氏方士又是在刚刚消耗了大量法力,现在一时间仓促应战,双方竟然还真就打的有来有回。
两家的方士们一交上手,斗了这么多年所带来的经验直接就省去了相互试探的这一个环节,这也让双方的战斗迅速达到了白热化。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胜利的天平是不断向智氏倾斜的。
不光是方士的战斗如此,凡人间战斗的走向也几乎大致相同。
赵氏将领为了鼓舞士气所发出的呐喊声反而让智氏将领提前发觉了赵军的偷袭。
经过简单的收拢人手与战前激励之后,一位才华横溢的智氏将领马上便拉起了一支队伍。
而这支队伍如同一根鱼刺卡在喉咙一般,让赵氏原本企图摧枯拉朽般的直捣黄龙的计划直接失败。
正面战场顿时陷入了胶着的状态,而进行到了这一时刻,现在双方就是硬实力的对碰。
那此刻的僵持对于赵氏来说便是很不利的。
每一刻都有人在这失去生命,冷兵器时代战争的残酷超乎了所有现代人的想象。
赵氏精兵不算多,他们的精锐在与三家对抗的那段时期,损耗了太多的有生力量。
又因为地面太软,战车也没能成功开过来,所以看起来人数众多,但绝大多数都是刚征调的庄稼汉子。
他们身上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手中的武器更是劣质,空有对于侵略者的仇恨与一腔血勇。
用尽全力的挥砍还不一定能破开对手的盔甲,愤怒最终还是无力发泄,而原本日积月累所积攒的力气,也在连日的饥荒中流逝了不少。
刚刚又冒雨长途奔袭,如此耗费体力之后,手中的武器就连挫伤都不能带给敌军。
反倒是那些智氏子弟的反击,那可谓是刀刀见血,生猛无比。
若非要具象化一些来形容,那赵氏与智氏的大战就像是普通军队与教导总队的对决。
这些临时拉过来充军的农夫面对智氏的宗族子弟马上就见了血,空有一腔血勇无处可用,只能含着满腔的不甘与愤恨倒在地上,
两方战损比惨不忍睹。
不过赵氏还是凭借着庞大的人数与聚兵优势,打的智氏节节败退。
蚁多咬死象,就算宗室子弟再能打,一旦深陷重围,那也绝无可能在愤怒的赵氏军队之中杀出来。
而随着战斗时间拉长,智氏原本被打散的军队也在将领的努力一下开始汇聚,甚至有反包赵氏的趋向。
“韩魏两国的盟军来了!儿郎们再坚持一下,把这帮人吃掉之后,今夜便可覆灭赵氏!”
“诺!”
“诺!”
智氏原本有些涣散的军心顿时大振,原本无意应战的反击就让赵氏损失严重,此刻战线更是有被反推了一段距离。
“不对。”
“问题大了。”
军队上空与赵氏随军方士交手的智氏方士心生不妙的预感,韩魏联军到来,赵氏方士竟然如此淡定。
还有想跟他们继续拖延时间的趋势,这个态度很是诡异,同时这也是一个极为不好的信号。
此时此刻再虚张声势是没有任何用处的,不出一盏茶的功夫就要被拆穿,而且还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作为多年的老对手了,五位智氏方士并不相信三位赵氏方士皆是如此愚蠢。
要不然早该被吞并了去。
眼下仅存的一种解释,那就是四方的关系恐怕是发生了了不得的变故。
韩魏二家,只怕是敌非友。
“杀!”
“杀!”
“杀!”
中气十足的喊杀声从智氏大营的两侧传来,智氏方士们不好的预感成了真,在随军方式的加持下,韩魏二家的大军从侧翼狠狠的扑了过来。
来不及提醒,这两家的士兵就犹如虎入羊群,举起手上的屠刀,向着毫不设防的智氏兵卒狠狠杀去。
智氏大军四面受敌,前方战线焦作,两侧乱作一团,后方又被奇兵不断骚扰。
眼看就是离失败不远了,信息传递系统被完全干扰,军队没了组织性跟纪律性,宗室子弟各自为战的情况下,也只有在前方战线展现保持了一定的微弱优势。
而现在更加要命的是军心问题,在纸面数据看起来,智氏大军面对三家联手仍有一战之力。
但当士兵们发现四面楚歌的时候,很难保证不会产生小规模的溃逃。
这些小规模的溃逃就像是雪山顶上滚下去的雪球一般,在途中形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后难免会引发更大的混乱。
等到那个时刻,战败便在所难免。
现在已经有这个势头了,智氏将领已经无法控制局面,唯一能扼杀掉这个苗头的方士的则被死死的拖在了半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