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再看看人家张好古这边,情况可就大不一样啦!不仅能够获得七品这样相对较高的官位,并且还能留在京师任职呢!相比之下,自己的年龄已然不算年轻,若能有幸出任一任官员,倒也算是不错的结局了吧。想到此处,冯梦龙心中不由得泛起一丝波澜。
且说那张好古,年纪轻轻便深得圣上青睐赏识,其能力定然不容小觑。若非如此,圣上又怎会委以重任,让他同时主持两个部门呢?要知道,这两个部门起初可并不被众人看好,但在张好古的悉心经营之下,却是日益蓬勃发展、蒸蒸日上。别看当下无人愿意涉足其中,待到他日,恐怕人们便是挤破脑袋也未必能够进入了。
此外,那张好古为人处世亦是颇具侠义心肠。若有人向他施以援手,他必定会加倍回报。以此观之,与此人结为朋友绝对不成问题。虽说相识时日尚短,但他的种种言行举止着实令人钦佩不已。越是与他相熟相知,便越发觉得这位年轻人未来前途不可限量,潜力无穷。
算了,不想那么多了,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但愿他真能成为我此生的知己吧!经过一番长时间的深思熟虑之后,冯梦龙缓缓地站起身来,他那沉稳的身姿仿佛承载着千斤重担。只见他轻轻端起面前的酒杯,目光坚定而又充满期待地凝视着坐在对面的张好古,缓声说道:“致远啊,你觉得我们是否能够成为真正的知己呢?”
张好古自然听懂了冯梦龙话里蕴含的深意,他的眼神变得格外庄重严肃,毫不犹豫地点头回应道:“一定会的,梦龙兄!因为我们心中怀揣着同一个伟大的目标——让咱们大明王朝更加繁荣昌盛、国富民强;让我们璀璨辉煌的华夏文明得以薪火相传、绵延千秋万代!”
冯梦龙听闻此言,心头不禁涌起一股热流,他深知眼前这位挚友与自己志同道合,有着相同的抱负和理想。于是,他再次端起酒杯,声音高亢激昂地喊道:“为了我们大明王朝的繁荣富强!为了我们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干杯!”话音未落,冯梦龙便仰起头颅,将杯中那清冽醇厚的美酒一饮而尽。
众人被冯梦龙这慷慨激昂的话语所感染,一个个皆是热血沸腾、情绪高涨。他们纷纷效仿冯梦龙,迅速端起各自手中的酒杯,齐声高呼:“为了大明!干杯!”一时间,整个厅堂内回荡着这句豪迈雄壮的口号,气氛热烈非凡。
而张好古的这番话,犹如一道闪电划破夜空,深深触动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引发了强烈的共鸣。大家都意识到,他们肩负着振兴大明、传承文明的历史使命,唯有团结一心、砥砺前行,方能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
冯梦龙站得笔直,丝毫没有坐下的意思,他目光炯炯地直视着张好古,言辞恳切地继续说道:“今日我冯梦龙不揣冒昧,一心想要攀附致远您呐!从今往后,我愿全心全意以您为首,听从您的差遣和指挥。如今,我渴望能够在致远您的英明领导之下,充当一名小小的捉刀吏。还望致远您能够欣然接纳我啊!”
张好古面带微笑,略作思考后回应道:“那好呀!目前咱们这研究院正急需一位主管审计事务的照磨呢,不知道冯兄对此是否有意?暂且先在此岗位上任劳任怨地干着吧,待到日后有更为合适的职位空缺时,再行调动调整便是。”
听到这话,冯梦龙喜出望外,连忙拱手谢道:“哎呀呀,如此真是太感谢致远啦!一切全凭致远您做主安排,我定然毫无二话。”需知即便是那些举人出身之人,初入仕途所获官职也不过就是八品、九品而已。而像冯梦龙这样仅是贡生身份的人,若想要踏入官场,通常也只能从九品官做起。更何况,张好古此刻给予他的可是实打实的职务啊!
“冯兄切莫跟我这般见外哟!您能前来相助于我,应当是我向您道谢才对呀!不必太过着急,且看明年,咱们这研究院恐怕就要迎来一次规模不小的升级调整咯。届时,冯兄自然也可以借着这股东风,顺势而上,一展宏图抱负啦!”
众人闻听张好古这番话语,纷纷兴奋不已,齐齐举杯高呼道:“乘东风,干杯!”一时间,宴席之上气氛热烈非凡,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张好古见状,亦是心情大好,随即也高高举起手中酒杯,与大家一同开怀畅饮起来。毕竟今日着实令他感到欣喜万分,因为不但黄道周应允前来就职,就连冯梦龙这位贤才也愿意投身麾下效力。
如此一来,明日务必要将那份至关重要的报告书精心制作完成,并呈送给张凤翔大人过目。至于冯梦龙嘛,倒是比较好处理一些,毕竟他官职低微,可以直接安排其入职相关职位。然而,黄道周这边的情况则稍显复杂了些。尽管此次只是平级调动,但由于涉及到詹事府的人员变动,所以操作起来还是需要费一番周折的。
话说回来,让黄道周从詹事府调离出去,转而担任工部的一名郎中,这倒也未尝不可。要知道,詹事府可是与天子关系密切的近臣所在之地啊!但张好古心里很清楚,随着时间的推移,邮政司在未来的发展必定会蒸蒸日上、如日中天,而黄道周自然也能够借此机会更上一层楼。
只是呢,以黄道周那耿直火爆的脾气,如果真让他参与政事的话,恐怕未必是什么好事儿。万一不小心触怒了圣上龙颜,搞不好会被一撸到底,连个翻身的机会都没有啦!所以呀,能不让他参政或许才是最佳选择呢。下一步,张好古准备让黄道周主持邮政司,自己做个副职。
且说那另外准备参加会考的几人,张好古心中早已有了盘算,定要助他们一臂之力。他寻思着如何能弄到一些往年的会考试卷,以便这些大能们能够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刷题。毕竟,历年考题题可是备考的宝贵资源啊!
一提的是,在座的这几位可都是当之无愧的大明学霸。平日里他们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对于各种知识的掌握可谓是炉火纯青。如今要是有了张好古提供的珍贵资料,更是如虎添翼。只要他们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那么高中此次会考简直就是十拿九稳之事。
当日的酒席之上,宾主之间相谈甚欢,气氛热烈非凡。美酒佳肴琳琅满目。众人推杯换盏,谈笑风生,不知不觉间时间已悄然流逝。待到宴席结束,客人们纷纷起身告辞,张好古则亲自送他们出门。此时的张好古已然有些微微醺醉,但心情却格外舒畅。
送别客人之后,张好古步履蹒跚地回到家中。他先去向父母请安问好,然后才回到自己的房间,倒头便沉沉睡去。这一觉睡得无比香甜,仿佛所有的疲惫与烦恼都随着梦境消散得无影无踪……
话说那张好古在其任职之所,有条不紊地将每日必行之政务处理完毕之后,便开始着手撰写黄道周与冯梦龙二人的入职报告。经过一番认真书写,终于大功告成。随后,张好古不辞辛劳,亲自携带这份重要文件前往尚书张凤翔之处呈交。
张凤翔接过报告仔细审阅起来,没过多久,他便抬起头来看着张好古,脸上露出满意之色,并当面表示批准通过。接着,张凤翔告知张好古道:“那冯梦龙可随时前来报到就职;至于黄道周嘛,本官自会尽快安排调动事宜,使其早日到岗。”
时光匆匆流逝,转眼间两日已过。有人带来徐光启的口信。告诉张好古去他那儿,一会好一同返回张好古家中,以便与张老财夫妇共同商议有关张好古的婚事。
张好古收到此信后不敢怠慢,他先是对工作做了简要的交接安排,然后马不停蹄地赶往徐光启所在之地。待抵达目的地后,张好古便紧紧跟随着徐光启,一路来到了自家门口。
进入家门,张好古在前引路,徐光启则紧随其后。不一会儿工夫,他们便来到了客厅之中。此时,张老财与其老伴早已在此等候多时。
当张老财听闻儿子介绍说眼前之人竟是当朝阁老时,心中不禁一惊,双腿瞬间发软,竟不由自主地就要朝着地面跪去。而一旁的张老太亦是如此反应,她满脸惊恐之色,身体摇摇欲坠,仿佛随时都会瘫倒在地一般。毕竟像他们这样普通人家出身的人,哪里有机会见到如此位高权重的官员啊!要知道,这可是当朝官职最高的大员之一了,若不算上皇亲国戚之类的人物,那绝对算得上是顶尖权贵了。
徐光启哪里肯让张老财真的跪下,他眼疾手快,赶忙伸手扶住了老两口。脸上带着和蔼可亲的笑容,嘴里连忙说道:“哎呀呀,老兄弟啊,快快请起,切莫如此啊!可真是要折煞我喽。我不过是致远那孩子的老师罢了,算起来也就是你们的老哥而已,怎能承受得起这般大礼呢?此次关于致远的亲事,我实在不好独自专断,所以才特意邀请两位千里迢迢来到京城,就是想和你们一同商议,好给他定下这门亲事呐。今日可是个难得的黄道吉日,不如咱们一块儿前往文庙,请那德高望重的大师们给他们俩合婚看看。若是八字相合、天造地设,咱们便就此为致远敲定此事,不知二位意下如何呀?”
张老财两口子此时已经激动得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当朝阁老竟然亲自为自家儿子的亲事这般费心操劳,这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无上的荣光啊!又怎么可能会有半点儿不满意的地方呢?心中自然只有满满的感激与欢喜,对徐光启所提出的安排更是举双手赞成。
张老财也是个机灵人,见此情形赶紧顺着杆子往上爬,满脸堆笑地回应道:“徐阁老您说得极是啊!我们这些乡下人,见识浅薄,懂得的事情太少啦。致远这孩子的亲事就全仰仗着您老人家做主啦,需要我们两口子怎么做,一切都听从您的吩咐便是!”
徐光启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凭这两口子那点儿能耐,肯定是搞不清楚状况的。没办法,这种时候也就只有自己挺身而出、当仁不让啦!谁叫自己打心眼里喜欢这个小弟子呢?既然如此,该操的心还是得操啊!
只见徐光启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道:“今日可谓是良辰吉日呀!等会儿咱们一同前往文庙,替致远合婚去,瞧瞧是否合适。按理来说呢,本应去到你们家的祖庙才更为妥当,但奈何致远身负官职,不便回乡,所以只好在此地选择文庙啦。话说回来,致远如今年龄已然不小咯,而且官阶也不算低,如果再不抓紧寻一门亲事,难免会招来他人闲言碎语,于他日后的仕途恐怕也是不利的哟。好在这回碰上的这位姑娘着实不错呢!”
经过一番周密的商议和安排,众人终于做好了出发的准备。他们有序的上了各自的马,场面显得颇为壮观。
张好古作为学生,自然而然地陪伴着他敬爱的老师一同坐上了其中一辆马车。而张老财夫妇则乘坐另一辆马车,享受着相对舒适与宁静的旅程。
另一边,徐光启作为重要人物,其待遇更是不同凡响。不仅有众多精锐的护卫随行保护,而且这些护卫的数量相当可观,足足组成了一个小队的精兵悍将。他们个个精神抖擞、装备精良,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以确保徐光启的安全无虞。
当然,张好古也并非孤身一人。他的身边还有两位忠实的随从——黄祥和吴大宝紧紧跟随。这两人皆是身手不凡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