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朱由检确实是朱棣的子孙。
谁叫朱标年轻早逝呢?
留下的朱允炆更是不成器,别的不懂,瞎折腾倒是有一手。
“然而,事与愿违,正是这份志气最终害了朱由检。”正当众人得意或感慨之际,张北玄却泼了一盆冷水。
朱棣不服气地问:“你这是何意?有志气难道不是好事吗?”
对于自己的后代,朱棣自然要护短。
朱由检也满是不解地看着张北玄,仿佛在说,我所做的一切都错了吗?
张北玄望着远方广阔的平原,平静地解释说:“有的时候,有志气也不是好事。”
“有了志气,就总是想要快速完成他人无法实现的目标。”
“朱由检最为渴望的事情当然是振兴明朝,正因如此,他太急于求成,迫切希望能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
“年轻的他满怀热情,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首先便废除了东厂首领魏忠贤,可惜的是,这件事反而成为他最大的失误之一。”
听到这里,朱由检震惊不已,大声喊叫起来:“不!这怎么可能!小神仙你说什么我都可以接受,唯独这件事我绝不承认!”
朱元璋、朱标、朱棣一脸茫然,他们不知道什么东厂首领,也不知道魏忠贤是谁。
张北玄只好再次解释:“老朱啊,你们还记得正统年间的王振么?”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光芒。
那个蠢如猪狗之人他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朱棣也是微微皱眉,他自然知道那王振是什么鸟货色!
张北玄接着讲下去:“朱由检所杀的魏忠贤,比当初的王振更加可怕,更加残忍,能力也更强,堪称大明第一权臣,能够一手遮天也不为过!”
朱元璋的眼眸瞪得如同牛眼一般,一脸不可思议。
回溯过去。
正统时期的王振,深受朱祁镇信赖的太监,以其个人的力量引发了土木堡之变,几乎将明朝近百年的运势斩断!
这样的能力,朱元璋一生中从未遇到过。
然而,张北玄口中所说的魏忠贤,比造成土木堡惨剧的王振还要可怕百倍!
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同时,
朱元璋也略微能够理解朱由检了。
拥有魏忠贤这样一个恐怖的阉宦不断折腾,大明朝想要安宁也是难上加难。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
按理说,朱由检即位之后,迅速清除魏忠贤,应算作是为民除害的好事,可为什么在张北玄看来反而成了错误呢?
“张北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能不能解释清楚一点?”朱元璋心里疑惑重重,开口问道。
张北玄平静一笑:“实际上,魏忠贤本人并不是关键所在,最关键的是他背后的东厂。”
“这个组织极为可怕,只向皇帝一人负责,同时也成为压制大臣们最重要的手段。”
“朱由检处决魏忠贤本身并不犯错,但他选择处死的时间点却不恰当!”
朱由检眉头紧锁,“时间不合适?这话何解?”
张北玄继续解释:“意思是,你在他没有完全掌握皇权前,就匆匆杀了魏忠贤,并且仿照老朱的手段,废除了东厂体系,这样做等同于自毁一翼。”
“我想,当你宣布解散东厂时,朝廷内的文官团体定然是欢呼不已,甚至会称颂你为千古圣君。”
朱由检沉默了片刻。
张北玄的话直击他的痛点!
当年,他刚登基的时候,甚至还没有正式继位之前,便听身边许多人说魏忠贤是天下第一恶贼。
时间久了。
一听这个名字,朱由检心中就会激起无比憎恨。
一旦登上宝座后,
他的首要目标便是清除魏忠贤!
更因对其深恶痛绝,直接将东厂一起取消掉。
但他万万没想到,
此举反而使得自己声望高涨,所有朝臣都在赞美这位新皇帝,有的老臣激动落泪,认为朱由检可以引领国家复兴。
当时虽有些意外,朱由检还是欣然接受了一片赞词。
而如今重新回味此事,
他感到似乎哪里出了偏差。
“小神仙是想告诉我,这些人之所以如此夸奖,乃是因为失去了最大的掣肘——东厂机构吗?”朱由检意识到张北玄所指的真意。
“没错,就是这样,你亲手砍下了自己的臂膀,拱手相让出本当拥有的权力,换回来的,却只是廉价的赞美话而已。”
“而你沉迷其中,一步步走错了方向,再也无法回头。”
张北玄的话语像一把重锤砸在了朱由检的心头,令其心绪激荡,几近崩溃。
脸色发白的朱由检骑在马上几乎支撑不住身体。
“由检,要坚强一些。”
旁边的朱棣赶紧上前扶持了一下。
朱由检查着苦笑了起来,
“祖宗,我……小神仙的一番话让我如梦初醒。”
“唉……”
朱元璋叹了口气,内心虽满是失望,但却不忍心对朱由检,这种好心办坏事批评什么。
就像张北玄所言。
在当时的形势下,朝廷里的文官们早已失去了信任。
因此,登基之后最紧要的任务,便是培养自己的亲信,挑选一批忠诚可靠的干将,作为他的左膀右臂,重新巩固皇权。
他自己当时便是如此操作的……
然而朱由检却被那些文官蒙蔽,主动解散了自己的底牌,这一举动后果可想而知。
朱元璋深知,这些人一旦解散便难以重组,几乎不可能从头再来。
“张北玄,接下来呢?他还做了些什么?”对于朱由检的命运,朱标同样深感遗憾,并对后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张北玄接着说:“朱由检是一位个性鲜明的皇帝,他克勤克俭,力求振兴大明,这些都是他明显的优势。”
“但他不好的方面,也同样显着,其中之一便是追求短期成效。”
这话让朱由检神色一变,对张北玄的见解愈发感到敬佩。
显然,张北玄再次准确地,指出了问题所在。
“由于急于求成,朱由检希望快速镇压各地反叛、打败北方强敌,并整顿朝政抵御外患,以效仿明老朱时期,建立繁荣盛世的大明!”
张北玄的话让朱元璋眉头微蹙,他感叹道:
“但是太快了,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怎能实现这么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