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易子卿将一股阳气拍入老人体内,老人渐渐睁开眼。茫然地看着易子卿道:“我这是在哪,你又是谁”。易子卿道:“我是瑶怡的夫君,您已经没事了”。易子卿说完,何父何母一起看向何瑶怡。何瑶怡就把独孤以死换得她的性命,易子卿治好了她的伤势,以及与易子卿相识,相知,相爱的经过讲给了何父何母。何父何母看向易子卿是越看越满意。易子卿对何瑶怡道:“大长老气海已碎,身体虚弱,此件事了,将大长老和叔叔阿姨接到葬神湖去住吧”。何瑶怡道:“也好,自此后我们与神木家族再无干系”。留下何瑶怡在屋中陪着大长老和何父何母,易子卿走出屋来到神木家族的老祖面前问道:“天狐族少主和瑶怡的关系是你们神木家族传出去的吧”。何家老祖有些眼神闪烁的说道:“不是,这种事情我们神木家族怎么可能家丑外传呢”。易子卿道:“我希望你说实话,你应该听说过搜神术吧,我可以通过这种方法知道我需要的答案”。老人道:“你不能这样,好吧,我说我说,是二长老因为嫉妒瑶怡的潜力,想要扶植自己的孙子当神木家族的族长将此事透露给天机堂的,与我没有关系”。易子卿道:“龙莽带着他,将二长老及其他的孙子一起提过来”。龙莽走了不一会儿,就将二长老和他的孙子带了过来。易子卿对二长老道:“把这件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的说出来,我留你一命”。二长老还没有开口,他的孙子就喊道:“我说,我说,你们不要杀我”。易子卿对鲲鹏道:“你将他带到一边让他说,我这里问二长老,要是一句对不上,就卸他身上的一个零件”。二长老叹口气道:“瑶怡这孩子天赋最高,我那孙儿想要超过几乎是不可能,自从得知她和天狐族的少主私定终生的事情后,我认为我孙儿的机会来了,于是我就找到我在天机堂的一位老友天机堂的齐长老,借着喝酒将这件事情透露给他,本意是向让他利用天机堂的在这方面的影响力把这个消息传播出去,这样我也就借着此事发难,使得瑶怡失去竞争族长的机会,哪知道天机堂竟然借着此消息发布了悬赏,说天狐族的少主和瑶怡违反了玄王所定的人类与妖兽不能通婚规矩,对他们赶尽杀绝。当时我也后悔了,我并没想让瑶怡去死,以瑶怡的天赋将来所能达成的成就一定能让神木家族更上一层楼,我虽然也有一些私心,但是神木家族的利益才是最主要的,我又去约齐长老,可是却杳无音信,而且后来还有人警告神木家族不要再管这件事”。易子卿问道:“是什么人警告你们”。二长老道:“是一个黑衣蒙面人,修为极高,他的一个眼神,就让我生不起一丝反抗的念头”。易子卿又问道:“为何要废了大长老和瑶怡父母的修为”。二长老道:“瑶怡失踪后,许多的宗门借这件事情要神木世家一个说法,无奈只能将他们三人废去修为,看守祖坟,才将此事平息下来”。易子卿又问道:“天机堂是什么时候出现在玄天大陆的”。二长老道:“据说齐长老说是玄王失踪后出现的,具体的没有人知道”。易子卿又问道:“天机堂的总堂在什么地方”。二长老道:“不知道,齐长老说所有的指令都是由总堂的八方使者前来传信,而且都戴着面具,看不见长相”。不一会儿,鲲鹏走了过来,将二长老孙子所说事情的经过告诉了易子卿,与二长老所说的基本一致。这时易子卿身后大长老的声音传了过来:“易公子,饶了他们吧,他们也是无心之举”。易子卿转过身看着搀扶着大长老的何瑶怡。何瑶怡道:“算了,这件事情还有许多的未解之谜,何况箐箐的父亲再也回不来了”。易子卿道:“先将大长老和叔叔阿姨带回葬神湖,休养一段时间,我先去一趟长安找一下山顶老人,随后就赶回葬神湖”。然后对鲲鹏说道:“大哥,我带着龙莽,小龙小白,南宫赞去长安,你带其他人负责将他们三位送到葬神湖,一定小心,我觉得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一直在操控着这些事,现在总算有一些眉目了,我怕这只手会杀人灭口”。鲲鹏道:“贤弟放心,我一定小心,你也要多注意”。随后易子卿放过了神木家族,前往长安。
来到长安见到山顶老人等人,易子卿道:“现在发现了一些端倪,线索指向了天机堂,几位前辈先回去发动家族势力调查天机堂总堂的所在地,纪家就由山顶前辈去通知,并且要叮嘱他们千万不要打草惊蛇,有什么消息传回葬神湖就行,黑衣蒙面人的修为恐怕在我之上,完事后几位前辈还回到长安帮助轩辕家继续稳住局面,南宫赞直接到葬神湖找我”。众人听罢分头而去。
易子卿离开了长安返回到葬神湖。先是为大长老和何瑶怡的父母亲疏通了身体的经脉,再将山顶老人所教授的修行方法教给他们。不出意料,在学会修行功法的次日,就可以吸收木元素灵气入体。三人终于可以再度修行也是惊喜交加。随后,易子卿来到湖边去看望自己的开山大弟子林生,林生在湖边结庐而居,每日粗茶淡饭。而林生的性格仿佛为修道而生,每日就是独自枯坐在湖边冥想,追求心灵的平静和宁静,不过度追求和执着,也没有强行逆天而行,而是顺应自然。通过修炼去除心中的迷雾和杂念。来达到心如明镜,洞察万物的状态。当易子卿到来时,林生如泥雕木塑般与周围的环境已达到和谐统一。此时的林生已是金丹五品了。林生从入定中醒来,看到了易子卿,急忙施礼称道:“师父”。易子卿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修行本身是磨砺身心,在这样的环境下,对于你的修行止观帮助很大,但是还需要你走出去,感受世间的艰难困苦,毁誉荣辱,红尘凡情,才能借境验心,越是辛苦处,越觉得心安,消得一分习气,便是一分光明,忍得十分烦恼,便证多少大道,达到道心圆满”。林生施礼道:“徒儿受教了,多谢师父传道,我这就收拾一下,踏入红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