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罗那队在瓜迪奥拉的带领下追求的是一种极致控球的足球,他们始终坚持把球控制在自己脚下。这样既能在传递中寻找对方的破绽,也能有效地防防止对方的进攻。
然而如果我们翻看巴塞罗那一线队的输球记录时,大家会发现他们为数不多的输球对手中,很多都是排名并不靠前的球队,甚至有些球队大部分人都叫不出名字。而这些球队大多使用的是同一个战术——摆大巴。
摆大巴这个战术对于那些大牌球队来说往往不屑于使用,又或者说因为球迷和高层的压力,教练不能使用。毕竟有时候踢得难看也是有被解雇的风险的。
到了青少年联赛,所有的球队教练更多的是抱着让球员锻炼的心理。如果不进攻,不拿球,小孩子怎么会有锻炼机会,所以几乎没有球队会摆大巴。然而布兰科却是一个例外。
布兰科的足球哲学里,讲究的是实用,球队适合什么样就踢什么战术。他从不会因为球员练习不到进攻能力而改变自己的想法。他始终觉得一个球员更应该多元化的成长。拿不到球那就练防守站位;没机会传球那就练预判阻截;没机会射门那就练封堵。
此时的巴塞罗那U14的教练很烦躁。上半场已经踢了20多分钟了,百分之八十,不,可能是九十的时间里,足球都被自家球队控在脚下。但是就是得势不得分。
这还是桑切斯第一次在荣誉联赛遇到有球队摆大巴。“防守摆大巴,这是青少年足球该用的战术吗?臭光头,真是脸都不要了。”桑切斯一边骂着,一边盘算着下半场要如何破局。虽然对方也没射门机会,但是让对方在客场拿走一分,作为教练的自己脸上也无光。
托尼朝着桑切斯的方向努了努嘴,“看来有的人急的不行啊。”
布兰科心情大好,不过脸上依旧是那副面瘫模样:“这是好事。教练的心情是会传递给球员的,他急,球员也会急,急就会犯错。原本我就觉得1分就行,看来还有可能拿走3分。还有1分钟上半场就结束了,这是下半场的战术调整,你先去更衣室帮我画在战术板上吧。
“好的。”托尼刚答应完起身,球场上的一幕却是让他停住了。
巴塞罗那U14的前锋李承佑在西班牙人的大禁区外背身拿球,他并不准备转身,而是想把球斜向送给从肋部插入的队友。李承佑用身体很好的倚住了西班牙人的后卫,但是他却忽略了一点。他背后的高个后卫,腿真的很长。
路易斯·洛佩兹是有些意外的,身前的这个巴萨前锋比自己矮了一截,力量却是不弱。不过洛佩兹是喜欢动脑筋的一个人,力量上不占优势,我的身高占优势。洛佩兹用手抵住李承佑,自己的身体则是朝一边挪动。随后洛佩兹把脚伸到了李承佑前面,把李承佑和足球隔开了。随后他选择给李承佑上身体。
洛佩兹抢到球后,李承佑被他挤倒在地,周围的巴塞罗那U14的队员都认为这是一个犯规。但是裁判并没有鸣哨,趁着巴萨队员的这么一愣神,洛佩兹把球传给了前方不远处的曼琼。
曼琼这还是今天第一次在拿球的时候无人干扰,巴塞罗那U14的人在愣神,他可没有。他迅速看向了前场的杨明,果然,对方也在看他。
曼琼迅速调整,瞄准好方位,将球大脚踢向前场。
此时巴塞罗那的队员才想上前阻止传球,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而正在向着这个落点跑去,准备接球的当然是杨明。
杨明在和曼琼对视以后就启动了,面对他的启动,巴塞罗那的防守球员并没有采取特殊的行动,因为杨明作为一个前锋,跑动几下是很正常的。如果杨明每次跑动都对他犯规,那防守球员早就都罚下场了。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前场队友在抗议犯规,后场也在等哨响,巴塞罗那U14的几个防守球员注意力不太集中。当巴塞罗那的后卫们反应过来,杨明已经穿过了他们的防线。
当杨明从楚米左边跑过的时候,楚米看了杨明一眼,他还有一些想不通这个小个子怎么这会儿这么积极的跑动。直到杨明跑过了他,他才发现有一个球从自己的头顶飞过。楚米立刻抬手示意杨明越位,然后才开始回追。
奎恩利亚的经验更加丰富,他看到杨明启动了就立刻回追,但是他转身再启动,怎么能追得上早已加速完成的杨明。
托尼看到的画面,正是曼琼的远距离长传飞越球场往巴塞罗那的禁区前飞去,而球的前方是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