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质一直在念叨唐成祖的事,就连睡觉都做梦念叨。
第二天,咸亨时空的李治正在给自己擦药。
“这是红花油的味道?唐高宗,别忘了给钱啊。”
跟着李丽质来的内侍很无奈:“陛下,长乐公主有太宗给的令牌。”
李治摆了摆手:“没事了,你下去吧。”
“李丽质!你下手没轻没重的,你看看给我打的!”
李丽质看了看李治胳膊上的痕迹:“我没打那么多啊。”
“还有阿耶。”
众所周知,李治是个苦命的孩子,他苦命的原因就是摊上了这群下手没轻没重的亲人。
“行了,我来就是和你商量个事。”
“什么事?先说好,如果是挨揍的事,别找我。”李治现在不信任李丽质,这个姐姐和记忆中的那个亲大姐完全不一样。
李丽质嘿嘿一笑:“雉奴,你说说,阿耶的功绩大不大。”
李治更警惕了,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当然大了,这还用说?”
“所以啊。雉奴你看,太宗这个庙号有点配不上阿耶了,阿姐觉得成祖这个庙号不错,你改改。”
李治差点一口血吐出来:“李丽质,你这是嫌我死的不够快吗?”
朱棣对太宗庙号很执着,李世民又何尝不是?
李治能确认,他今天如果敢改,用不了第二天,李世民就会杀过来。
“哎呀,有大父在,没事。”
李治一头黑线:“大父?如果大父真能压得住阿耶,那阿耶是怎么登上皇位的?”
李丽质不解:“可是大父一直揍阿耶啊。。”
“那能一样吗?”李治被李丽质的天真惊呆了:“姐夫是不是也拦着你了。”
李丽质点头:“嗯,他不允许我和阿耶说。”
“所以啊,你多听姐夫的,多喝点汤。”
【马谡和赵括谁更强?】
天幕的突然盘点让诸葛亮愣住了:“马谡,这次是说你了嘛。”
其实这对诸葛亮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岳飞,韩世忠,宗泽,随便拿出来一个就比马谡用起来顺手。
这让诸葛亮不得不感叹宋朝的大方。
【实际上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比较,就是在侮辱赵括,同为败军之将,赵括明显就比马谡更强。】
三国时空的马谡面色僵硬,天幕仙人这么看不起他的吗?在仙人心中,他竟然还不如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人。
【实际上赵括根本就不弱,赵括此人饱读兵书,只不过缺少战场上的历练,如果赵括能被现实打几巴掌,未来一定是一代名将。】
【只不过长平之战的耳光太重了,直接把赵括打死了。】
【后世人之所以把赵括和马谡放在一起比较,无非就是认为长平之战和街亭之战都是因为二人的指挥失误导致的。】
【但是街亭之战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远远比不过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关系到整个战国时代的走向,赵国赢,历史走向未知,秦国赢,统一华夏的趋势不可逆转。】
【而且赵国和秦国参战兵力有百万,这种规模的战争,在古代几千年的历史中是非常少见的,并且赵括还是赵军的总指挥。】
战国时期的各国都惊呆了,纷纷记下了长平这个名字。
【至于街亭之战,只是诸葛亮北伐过程中的一次战役,就算失败,蜀汉确实会受到打击,但是却不会让蜀汉有灭国的风险。】
【之后再说赵括和马谡在战场上的表现。】
【马谡在被张合包围的第一天就丢下士兵独自逃跑了。】
三国时空,诸葛亮惭愧了:“亮,有愧于大汉啊。”
【赵括接到指挥权后转守为攻,被包围后依旧可以指挥赵军抵抗四十六天,最终在突围的路上被秦军射杀,单单论气节,赵括就甩了马谡几条街。】
【赵括在被断粮四十六天后,依旧可以指挥赵军井然有序的突围,马谡在被张合切断补给的第一天军中就大乱了,指挥能力高下立判。】
【二人面对的对手也有差距,张合虽然也是名将,但张合没有资格和杀神白起比。】
战国时代,嬴渠梁眼前一亮:“杀神白起?汉朝有兵仙,唐朝有军神,我秦国也有杀神。”
嬴渠梁在竹简上刻下了第二个名字,白起。
【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二人面对的局势。】
【马谡出兵前,诸葛亮已经告诉他该怎么打了,结果马谡不听,这才导致的失败。】
【赵括面对的情况完全不同。】
【如果那个时代,有谁能和白起抗衡,那一定就是廉颇。】
【但是赵国和秦国军队的差距,注定了廉颇只能被动防守,但最要命的是,赵国的国力也比不上秦国。】
【赵国不可能在消耗战中打赢秦国,赵王之所以换下廉颇,那也是因为赵国实在是撑不住了,只能速战速决。】
【赵括不主动出击,就会被赵王换下去,就算不被换下去,等待赵国的也是失败。】
此时的赵国君臣已经绝望了,赵王看了看下方的臣子,又看了看西方,希望天幕能给个提示。
【所以综上所述,马谡根本没资格和赵括比。】
【实际上,天道对赵国也不错,战国五大名将,赵国占其‘三’,秦国占二。】
【秦军白起与王翦,赵国廉颇李牧和郭开。】
从秦始皇开始,历代的统治者脑袋中都出现了大大的问号。
李靖呵呵一笑:“不知道武安君会作何感想。”
此时的王翦傻眼了:“老夫要去找陛下!天幕仙人太侮辱人了!”
(王翦在秦始皇三十年即公元前217年仍然健在。)
(王翦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选择急流勇退,告老还乡,过起了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此外,王翦的寿命也非常长,根据陕西省文物局在王翦墓碑上的记载,他享年90岁?。)
(王翦最晚死于公元前208年,秦朝灭亡的时间是公元前207年,因为太远,众说纷纭,这里认可这个说法。)
本来天幕说他是战国五大名将之一,他还挺开心的,直到出现了郭开的名字。
就这样,远离朝堂不问政事的王翦再次穿上朝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