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侯府,墨羽寒享受着久违的温馨。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朝廷中风云变幻,新的危机悄然降临。
一日,墨羽寒在书房中眉头紧锁,晏清歌轻轻走了进来,“羽寒,可是又有烦心事?”墨羽寒抬起头,看着妻子温柔的目光,“清歌,如今朝局不稳,我恐怕又要投身其中。”晏清歌微微一怔,但随即坚定地说:“羽寒,我知你心怀天下,我会支持你的决定。”
墨羽寒感动地握住晏清歌的手,“清歌,有你如此,是我之幸。”
此后,墨羽寒每日早出晚归,与朝中大臣商议对策。晏清歌则默默地操持着家中事务,照顾着小承安和长辈。
一天夜里,墨羽寒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房间,晏清歌赶忙迎上去,为他宽衣解带,“今日可还顺利?”墨羽寒摇摇头,“局势复杂,各方势力争斗不休。”晏清歌安慰道:“莫要着急,总会有办法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墨羽寒在朝中的处境愈发艰难。有人暗中使绊子,诬陷他拥兵自重。晏清歌得知后,心中担忧不已,但在墨羽寒面前,她始终保持着镇定和自持。
“羽寒,身正不怕影子斜,我相信你定能度过此劫。”晏清歌坚定地说。
墨羽寒感激地看着妻子,“清歌,若此次我能安然无恙,定当好好陪你和孩子。”
然而,事情并未如他们所愿那般顺利。皇帝听信谗言,将墨羽寒打入大牢。晏清歌得知消息后,如遭雷击。但她很快冷静下来,决定为丈夫伸冤。
她四处奔走,求见朝中旧友,希望他们能为墨羽寒说句公道话。那些曾经的好友,有的避而不见,有的面露难色。晏清歌咬着牙,不肯放弃。
“夫人,此事牵连甚广,我等实在无能为力啊。”一位大臣无奈地说道。
晏清歌眼中含泪,“大人,我家夫君一心为国,绝无半点异心,还望大人明察。”
回到侯府,晏清歌疲惫不堪。小承安跑过来,“娘亲,爹爹什么时候回来?”晏清歌强忍着泪水,“承安乖,爹爹很快就会回来的。”
在狱中,墨羽寒遭受着折磨,但他心中信念未改。晏清歌前来探望,隔着牢门,两人的手紧紧相握。
“羽寒,你要撑住,我一定会救你出去。”晏清歌泣不成声。
墨羽寒安慰道:“清歌,莫要为我冒险,照顾好自己和孩子。”
晏清歌怎么可能放弃,她变卖了家中的一些财物,贿赂狱卒,让他们对墨羽寒多加照顾。
晏清歌四处收集证据,为墨羽寒洗刷冤屈。她常常夜不能寐,翻看着各种文书和信件,寻找着对墨羽寒有利的线索。
终于,在晏清歌的不懈努力下,她找到了关键的证据,证明了墨羽寒的清白。她带着证据面见皇帝,皇帝在仔细查看后,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下令释放墨羽寒。
墨羽寒走出大牢的那一天,阳光格外耀眼。晏清歌带着小承安早早等候在那里。
小承安飞奔过去,扑进墨羽寒的怀里,“爹爹,你终于回来了。”墨羽寒紧紧抱住儿子,眼中满是慈爱。
晏清歌走上前,与墨羽寒四目相对,眼中泪光闪烁。墨羽寒将妻儿拥入怀中,“让你们受苦了。”
经历了这场风波,墨羽寒更加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他决定远离朝堂的纷争,与晏清歌和小承安过上平静的生活。
他们在侯府中,一起赏花弄月,教导小承安读书习武。小承安一天天长大,越发聪明懂事。
转眼间,小承安到了该议亲的年纪。晏清歌和墨羽寒为他的婚事操心不已。
“羽寒,你说哪家的姑娘适合承安?”晏清歌问道。
墨羽寒思索片刻,“还是要看承安自己的心意。”
就在他们为小承安的婚事忙碌时,边疆又传来战事。墨羽寒心中的热血再次沸腾,他深知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清歌,我想再次出征。”墨羽寒说道。
晏清歌微微一愣,但随即点头,“羽寒,我懂你,你去吧。”
墨羽寒带着对家人的牵挂,再次奔赴战场。这一次,他发誓要守护好国家,守护好自己的家人。
战场上,墨羽寒英勇无畏,指挥若定。他的军队势如破竹,连连取胜。
而在侯府中,晏清歌和小承安每日都在为他祈祷。
终于,墨羽寒凯旋而归。侯府张灯结彩,迎接英雄的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