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闫百川走后的第二天,鬼子六就发来了一张照片,上头是密密麻麻的奇怪古字。
后面附带了一句话:“泪滴草的事儿我问了,有戏。”
高龙藏呵呵一笑,回复:“但是,拿到手还得两天?”
“老弟你说话就是有意思,一针见血。”
“老弟,记得这字保密。”
“六哥放心,这事儿只能烂在肚子里。不过,啥时候交给你?”
高龙藏这等于也摆明了:见不到泪滴草,那么这些字的解释肯定不会交给你的。
“后天吧,到时候泪滴草估计就到了,哥哥我亲自给你送过来,顺便带走这些字儿的解释。”
高龙藏回复了一个“oK”的表情。
“老弟,你那朋友……何方神圣?”
“对方也不想惹麻烦,六哥你懂的。”
“哦、哦,那是自然!”
“对了,上次就对六哥说了,天底下的学问太大,我那朋友也不见得能全部认出天底下的字。所以,他或许只能保证认出个七八成。”
这已经很了不起了,鬼子六也心中有数。事实上只要大体认出一些,对他就已经很有用处。这些东西,多一分认知就多一分希望。而且通过整篇的连贯参照对比,有些字或许本来还不认识,可能顺在一起就能研究出来了。
……
结束通话,高龙藏把鬼子六那张照片放大了仔细看。
密密麻麻一共110多个字,不但是夏篆,而且像是这种字体刚刚衍生出来那段时期的字,和一般的夏篆又有些不同。要知道,夏篆刚衍生那个时期,就似乎到了传说中仓颉造字的时代了,也就是华夏文明的发源时期。所以说,能认出这东西的人肯定凤毛麟角。
二姐在一旁看着这天书一样的东西,有点出神。
“怎么跟鬼符一样,你认得出吗?”
“九成以上还是认得的。”
二姐早就见怪不怪了:“里面是啥内容?”
“你以为鬼子六这么傻,会把正确的顺序抄录给咱们?这家伙肯定把不认识的字都打乱了次序,所以很难看出具体内容。所以说,我现在只是一部活字典罢了,只能解释单个字的意思。但是把这些字都拼凑一下,还是能看出一定的苗头的。”
“什么苗头?”小沫看不到东西,但挡不住她的好奇。
高龙藏慎重地推测说:“这个,应该也是一种很古老的功法。因为其中不少的字,都往往应该和修炼有关。鬼子六这家伙,难道弄到了什么高深的秘笈啊。”
这倒不是信口开河。比如说,要是别人给你一百个字,里面多半是些“气”、“脉”、“经”、“穴”、“炼”之类的字,你也能大体猜到这跟修炼功法有关。
二姐有点忧虑的摇了摇头:“其实,我也听说了一些风声。你说这些古时候的东西一个个蹦出来,是不是要天下乱套了呀?总让人觉得不安生。”
高龙藏也一直有这个担心。
“我也感觉是这样。二十多年前,忽然蹦出来了一部《周典》,没隔两年又出来一套《殷书》,期间又零零散散出现了一些散落的次一等典籍,导致了武道圈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批批气劲高手依据这些东西应运而生。现在,似乎开始波及到‘大夏’了。单是我留意到的一些关于夏篆的东西,就足足有三次了,还不算小苒脖子上那枚玉坠。”
这些,几乎是武道圈子里公开的秘密了。
想当初,一部奇怪的《周典》出现,成就了当今天下第一高手厉王庭,至今稳居武道霸主宝座。而且随后又出现了一些零散的、相关的功法,也让原本一些普通的练家子,拥有了修炼气劲的法门,结果衍生出不少修炼气劲的门派。
而后没多少年,掌握了《殷书》的大宗师顾千秋横空出世,在江湖之中打下了牢不可破的霸主地位。他和厉王庭一个在庙堂、一个在江湖,两大巨头。
而厉王庭现在的身份,就是国家禁卫局总指挥!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今武道圈子也渐渐形成了两大流派,即“殷系”和“周系”。分不出孰高孰低,孰优孰劣,都有问鼎武道极致的可能。
厉王庭之所以力压顾千秋一线,众人觉得也只是因为他出道早了两年,多修炼了两年。
当然,以厉王庭为代表的官方一派,修炼的以“周系”功法为主;而以顾千秋为代表的江湖人士,修炼的以“殷系”功法为主。虽然其中不乏特例,但是主流大体如此。
难道,现在要石破天惊地蹦出来关于“夏”的东西了吗?
夏、殷、周,这是华夏最古老的三个朝代,也是华夏历史记载最语焉不详的时期,那些历史模糊如烟云。假如《周典》和《殷书》之后,又蹦出来了关乎“夏”的东西,那可就惊人了,而且会有一个划时代的意义。
当然,也不排除可能某些家伙暗中捣鬼,故弄玄虚混淆视听。
二姐揉了揉脑门儿说:“总觉得这事儿挺玄乎的。不过,真要是有这些东西的话,那你可就占了大便宜了——你识字,嘿。”
识字!别小看这简简单单的、通俗到家的两个字,但确实至关重要。
据说,当初厉王庭虽然出身军旅,是一位普通战士出身,但是对于大周时期的金文非常感兴趣,研究的也很深。退役之后遍访名家,对于周朝时期文字的掌握和了解不亚于一位专家教授。
所以,他吃透了《周典》。
当然,能认得出是一回事,更重要的还是修炼时的努力、悟性,加上一些机缘。但是从他身为一个普通士兵,却有那么大的钻研劲头儿,而且最终能在学问上达到那样的高度,至少已经说明他有三个方面的巨大潜质——毅力、悟性、聪明!
至于说江湖大宗师顾千秋,在殷商甲骨文的研究上面同样是一位大家,这一点也是公认的。
所以说,“识字”是件很了不得的事情。
也正是为此,能够精通古字的家伙,其价值甚至不亚于陈岐黄那种奇才,也正是各大势力极力招揽、甚至强掠的对象。
而更加要命的是,殷商甲骨文好歹有迹可循、已经被研究了不少成果,而周朝金文更加大众化一些。加上由于武道大兴而引发的研究热潮,使得这两种文字被研究的越来越透彻。
可是,对于夏篆的研究却始终处于起步阶段。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一来是因为历史更久远、流传下来的考据资料太少,二来是因为当今武道两大流派就是殷、周,所以关乎“夏”的东西显得不是太重要。
只有一些比较有远见的势力,开始组织对大夏时期的钻研发掘。因为大家都在考虑,夏商周三代已经出现了两大流派,鬼知道有朝一日会不会蹦出一些关于大夏的东西?
所以,谁做到了先行一步,自然谁就会在可能出现的机遇面前把握先机。这已经是被证明了的——厉王庭和顾千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催人奋进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