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衙门早已一片忙碌,官员们穿梭往来。筱老爹刚踏入大门,原本嘈杂的声音瞬间小了许多,众人的目光纷纷投来。
紧接着,便是一阵热烈的道贺声。
“筱大人,恭喜高升啊!”
“往后还得多仰仗筱大人关照!”
筱老爹面带微笑,一一拱手回礼。
他注意到,人群中有个叫赵同知的官员,虽也勉强挤出笑容说着恭喜,可那眼神里却透着嫉妒与不甘。
筱老爹心中明白,官场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寒暄过后,筱老爹直奔工部尚书胡大人的书房。
胡大人早已等候多时,见他进来,立刻起身相迎,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
“筱老哥,可算把你盼来了!”胡大人热情地拉着筱老爹的手,“快坐快坐,咱们有大事要商量。”
筱老爹刚一落座,胡大人便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话匣子。“你也知道,如今印刷和造纸这两项发明,对我朝的文化传播、民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头催得紧,咱们得赶紧落实。”
筱老爹神色凝重,微微点头:“胡大人所言极是,我也正有此意。这两项发明一旦推广开来,定能造福百姓、兴盛文化。只是,其中的细节还需仔细斟酌。”
两人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从原材料的采购,到工匠的招募培训,再到作坊的布局,每一个环节都不放过。
不知不觉,日头已经西斜,可他们浑然不觉,沉浸在对未来的规划之中。
胡大人手持一张改良后的印刷模板图纸,眉头微蹙,说道:“筱老哥,你看这活字排版,虽说灵活性大增,可排版效率还有提升空间,若是碰上紧急印量大的活儿,恐怕难以按时完成。”
筱老爹闻言,接过图纸,细细端详片刻,眼中闪过一丝亮光,指着图纸上一处说道:“胡大人,依我之见,咱们不妨把常用字单独多备几套活字,提前分类归置好。如此一来,排版之时,遇上高频字词,直接取用,效率便能大大提高。”
胡大人眼睛一亮,连拍大腿:“妙啊!筱老哥,你这想法绝了!”说着,赶忙拿起毛笔,在图纸旁边写下备注。
紧接着,两人的目光又聚焦到造纸工艺上。案桌上堆满了各种纸张样本,有粗糙泛黄的,也有细腻洁白的。
筱老爹拿起一张质地稍显粗糙的纸,说道:“胡大人,这纸张的质量,关键还在原材料的筛选和处理。如今这百姓日常用的纸张,虽说成本低,可书写体验实在不佳。”
胡大人点头称是:“正是,我听闻南方有种新的树皮处理法子,或许能让纸张更顺滑,只是工艺复杂,成本颇高。”
筱老爹陷入沉思,片刻后说道:“咱们能否在两者之间寻个平衡?改良现有工艺,适度添加些新原料,既能保证纸张质量,又能控制成本。”
“或者分别制作高中低档纸张,也好方便百姓挑选。”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忘乎所以,案桌上的图纸和笔记越来越多,有的被反复涂改,有的写满密密麻麻的字。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们身上,映出专注又执着的身影,工部的这间书房里,满是对新技术落地的期待与热忱。
方案敲定后,筱老爹和胡大人马不停蹄地开始筹备落实工坊。
小皇帝为印刷和造纸特批了两块地,就离农研司不远。不同的是这两处有现成的房屋,不需要在费时建造。
第二日一早两人相约前往城郊,胡大人带了自己的长子胡逸一同前来,筱老爹把学会印刷术和造纸的多福、多寿、秋香和冬雪也带来了。
胡逸见到筱老爹,忙快走几步,上前恭敬作揖,拱手行礼,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意,说道:“筱大人,久仰大名!常听家父提及您的才学与抱负,今日得见,实乃晚辈之荣幸。”说罢,他微微欠身,姿态谦逊,眼神中满是敬重。
筱老爹上前虚扶一把,笑道:“哈哈,胡公子太过抬举,我不过是做些分内之事。今日一见,方知虎父无犬子,胡公子一表人才,日后必成大器。”
一番寒暄过后,三人一同来到工坊前…
筱老爹站在工坊前,看着眼前的建筑,布局和四合院相似。已经分别挂好了“造纸坊”和“印刷坊”的匾额。
筱老爹转头对胡大人说道:“胡大人,此处甚好,为我们省了不少时间。工坊已就绪,接下来就是安排工人干活了。”胡大人点头道:“没错,此事刻不容缓。”
很快,一批经验丰富的工匠和年轻力壮的工人被内务府送来。
筱老爹把工人分成不同小组,分别负责印刷和造纸的各个环节。
他亲自走到印刷工坊,对工人们说道:“大伙听好了,这活字印刷可是个精细活儿,排版时一定要仔细,按照我们之前制定的分类规则取用活字,千万不能出错。”工人们纷纷点头,表示明白。
筱老爹让府中的多福、多寿亲自示范教学大家印刷。
另一边造纸工坊,胡大人带领秋香和冬雪也在耐心指导新来的工人造纸。
胡大人:“你们处理原材料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把控比例和工序,这关系到纸张的最终质量。”
同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筱老爹和胡大人还安排工匠们制作大量工具。
印刷所需的活字模具、排版工具,造纸要用的滤网、打浆器具等,都在紧张赶制中。
一位老工匠拿着新做好的活字模具,对筱老爹说道:“大人,您瞧这模具,我们按照您的要求,改良了结构,做出来的活字又快又好。”
筱老爹接过模具,仔细查看,满意地笑道:“好,辛苦大家了,有了这些工具,咱们的印刷和造纸大业定能顺利推进!”
很快印刷工坊和造纸工坊就进入工作状态,工人们慢慢变得熟悉,越来越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