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大了。”
“那名技术人员,这些年,一直在望川县野坡镇戚家庄村,酿出的青山醇,也一直作为散酒对外销售。”
宋思铭说道。
“还有这事?”
沈明亮惊讶道。
同样的酒,挂着牌子卖,和作为散酒卖,利润差十倍都有可能。
“拿下青山醇这个商标后,原本,是应该放弃戚家庄的小作坊,直接在王寨乡建厂的,毕竟,青山醇是青山的品牌,但是,考虑到,这些年戚家庄村,给一个外乡人那么多帮助,又让其栖身,又帮着建起酿酒作坊,使得这个酒得以延续,所以,最终,我们还是决定两地建厂。”
“在王寨乡建一个酒厂。”
“同样,在野坡镇也建一个酒厂。”
宋思铭说出规划。
“王寨乡一个酒厂,野坡镇一个酒厂,这个好,这个好啊!”
沈明亮瞬间明白,宋思铭所说的政治意义在哪里。
王野路修通之后,望川县和澜沧县将真正地连接在一起,但是,双方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还没有开始。
永寿童乐城顶多就是吸引来自青山古城的游客,但和青山古城并没有直接关系。
如何借助澜沧县,发展望川县,成为摆在望川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个课题。
沈明亮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这个课题。
最好的方法,就是和澜沧县合作搞一些项目。
可是,由于王野路修得不顺利,他也没好意思,跟澜沧县方面提这件事。
毕竟,蛋糕就那么大,望川县多分一口,澜沧县就得少吃一口。
不做一些对澜沧县有益的工作,指望着望川县单方面让利是不现实的。
哪怕他曾经担任过澜沧县的常务副县长。
如今,宋思铭主动提出的这个酒厂项目,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
两边各一个酒厂,而且是青山市的知名品牌,一看就是稳定的合作关系,对外宣传的时候也好听。
“沈县长,戚家庄的村委会主任戚树茂跟我说,他可以为酒厂提供免费的厂房。”
下一刻,宋思铭提及戚树茂。
“戚树茂……”
“我知道他。”
沈明亮虽然没见过戚树茂,但是听说过戚树茂。
望川县下辖十几个乡镇,三百余自然村。
在三百多位村主任里面,戚树茂算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
很多人当村主任是为了挣钱,但戚树茂这个村主任,每年都往里搭钱。
据不完全统计,戚树茂当村主任的十年间,为改善戚家庄的村容村貌以及村民的生活条件,已经自掏腰包超百万元。
至于原因,沈明亮也问过了解内情的人。
了解内情的人告诉他,戚树茂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但戚树茂家里很穷,考上大学的时候,根本掏不起学费,是全村人家三块,我家五块集资,帮戚树茂上了大学。
戚树茂大学毕业后,在外地大城市发展了几年,有了一定资本以后,马上回到了望川,在望川投资办厂。
他工厂的工人,一水都是戚家庄的人。
不过,戚树茂的工厂并非劳动密集型,用不了太多工人。
而戚家庄又是一个大村,有几百户,近两千人。
戚树茂便又参与村委会的竞选,成为村委会主任,利用村主任的身份,为戚家庄奔走。
现在,戚树茂提出免费给酒厂提供厂房,很明显是想把就业机会,留在戚家庄。
“不过,我觉得不应该由戚主任个人提供免费厂房,还是由望川县政府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比较好。”
宋思铭接着说道。
“由县政府提供政策扶持……”
“对,应该由县政府提供政策扶持!”
沈明亮连连点头。
活儿如果都被一个村主任干了,他这个县长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说出去也不好听啊!
还以为他尸位素餐呢!
“但是,戚主任这个人比较固执,我怕他坚持己见。”
“要不我把他叫来,您跟他谈谈?”
宋思铭试探着问沈明亮。
“他现在在县城吗?”
沈明亮接下来已经有安排了。
宋思铭都属于临时插队。
如果戚树茂需要从戚家庄赶过来,那他今天一天的计划都得打乱。
“在县城,昨天跟我一起到的县城,我打个电话,最多五分钟就能过来。”
宋思铭说道。
“好,让他过来吧!”
沈明亮同意见戚树茂。
宋思铭当着沈明亮的面,给戚树茂打电话。
没用五分钟,两分钟,戚树茂就走进了沈明亮的办公室。
“沈县长,总算见到您了。”
戚树茂躬身与沈明亮握手。
“树茂主任,你的事迹,我刚到望川的时候,就听说了,一直想见你,但一直没有抽出时间。”
沈明亮微笑着说道。
“沈县长日理万机,抽不出时间很正常。”
戚树茂回道。
“但今天,再抽不出时间也得抽。”
“宋乡长已经跟我说了,戚家庄建酒厂的事。”
“厂房你可以提供,但是,不能免费,县政府不可能让你自掏腰包,来扶持当地企业的发展,这部分费用,县政府解决。”
沈明亮大手一挥说道。
“我代表戚家庄一千九百三十七名村民,感谢沈县长。”
戚树茂随后又趁热打铁道:“还有一件事,需要县里支持。”
“说,县里能支持绝对支持。”
沈明亮说道。
“路,戚家庄进出村的道路实在太窄了,酒厂建成之后,肯定会有大型运输车辆频繁进出,到时候,会很不方便。”
戚树茂说道。
“那就拓宽。”
“要想富,先修路,基础设施一律由县政府负责,我下午就安排交通局的同志到戚家庄实地考察,制定拓宽方案。”
沈明亮亮出了雷厉风行的一面。
戚家庄是望川县与澜沧县的合作试点,必须把方方面面都搞好,这样其政治意义,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沈明亮这边已经撸起袖子加油干,但望川县委书记曹英勇那边,却接连收到了两个闹心的消息。
这两个闹心的消息,就像两记重拳,捶得曹英勇趴在地上,都不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