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前面的事情还是推测,那么后面他在冀州平叛的表现就太惊艳了!”郭嘉说出对袁熙来说一个很高的评价。
“冀州平叛不是袁尚主导的吗?这可是文若拿来的战报,而且是冀州刘氏宗亲送过来的,你在质疑什么?”曹操在冀州平叛的情报中得知的是,袁尚作为主帅平定了冀州叛乱,袁绍在背后指挥的。
“是的,传出来的消息是这样,可那是封锁冀州之后传出来的消息,而我这的听到的传闻是袁熙主导了整个冀州平叛,而且荀先生的情报有两个致命漏洞。一是袁尚为什么会跑到幽州把焦触和张南给宰了,就为了拿幽州的兵权?二是他评判的顺序为什么会是由北向南,如果他是主帅,怎么都应该从邺城出发,中山、常山、赵三国可都在邺城北边?如果是袁熙作为主帅带着幽州的兵评判就会合理很多。因此,我怀疑这些情报里面肯定有猫腻,就是可惜,河北的钉子被拔的太多,而且官渡之后,整个冀州消息封锁的太好,没办法知道真相啊!咳咳~”郭嘉一边说还一边咳嗽着叹气。
“那你的意思是杀了他?”曹操听完十分疑惑地问道。
“哎!袁显奕始终是袁绍的儿子,又是朝廷认可的幽州刺史,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在许昌,会让天下诸侯寒心的,到时候,主公去哪都是反抗的,不划算。”郭嘉赶紧制止曹老板发狂。
“那软禁?”曹操有点不明白郭嘉的想法。
“那就太浪费了,此子看起来没什么才华,而且从我知道的情报来看,应该也没什么大的野心。试想一下,主公,你作为家族庶子,完全没有机会争夺家主的时候,突然手握平定整个势力里内乱的军权,你会怎么做?”郭嘉突然向曹操抛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
“当然是让自己亲爹退位让贤,不行就把嫡子们全杀了!”曹操眼睛都没眨一下,很不屑地说道。
“你看,这才对吗?你猜传闻怎么说,说这袁显奕居然解散了军队,还把军权交给了袁尚,甚至都没敢回幽州,灰溜溜地跑到并州躲避袁尚的暗杀,还从并州绕了一大圈一路躲到了江东,最后到了咱们这。”郭嘉几乎接近袁熙真实的经历了。
“所以我才觉得这个传闻不可信,这小子就是袁绍派过来联络四方诸侯,攻击我的。”曹操其实知道有关袁熙的传闻。
“那我们就不管传闻不传闻的,只要袁熙还能掌控幽州的局势,那他就有利用价值。”郭嘉放弃了继续与曹操探讨袁熙的过去。
“计将安出?奉孝!”曹操终于听到了郭嘉的有效回答了。
“其实也很简单,先困着袁显奕,等袁本初死前再把他放回去,让他也参与袁家家主之争,这样就能让整个河北大乱,此前我们早就分析过,袁尚和袁谭不能相容,必有一战,如果让袁熙也加入,就能极大地消耗河北的力量,助主公一举夺下河北。”郭嘉抛出了他的计谋。
“你不说显奕没什么野心吗?如果他就是不参加家主之争,那岂不是给袁家留了个大后方,别又是个公孙瓒,打个十年都打不下来!”曹操有点担心地问道。
“他可以没有野心,但是他的兄弟不会容他,主公只需这样即可!”随后,郭嘉跟曹操说出了他计谋中的一环。
曹操听完一阵惊讶,说道:“这可不像你啊,奉孝,这类计谋倒像是文和(贾诩)才能出的呀!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咳咳~咳咳~”曹操笑了,郭嘉也跟着笑了,而且还是边咳边笑。
袁熙当然不知道,他被曹操最喜爱的军师郭嘉给谋算了,其实如果知道了也会觉得很荣幸,不过很可惜,当这个计谋拍在袁熙脸上的时候,几乎是让袁熙冷汗直流的,因为这个计谋是在大朝会上用的。
此次大朝会跟以往的还不一样,由于去年年初仗还没完全打完,大朝会就没开,今年等于是曹氏朝廷要将两年的总结都拿出来,为了显摆,曹操还邀请了外族参加,像是匈奴、鲜卑、羌、氐、南蛮等族都来了人,能叫的动的郡守以上官员也都来了,袁熙也见到了熟人,例如钟繇、徐晃、张辽等等。
期间最离谱的是,徐晃还给袁熙道了歉,说是战场上刀剑不长眼,还好袁熙没死,让袁熙觉得他就是故意嘲讽自己。
硬要说,大朝会有什么违和的部分就只有一点,明明是大朝会,怎么没有皇帝在,刘协人呢?
整个大朝会都是曹操站在皇座前主持的,所有人仿佛对这种情况都习惯了一般,没有人质疑这种环境,袁熙看着这样的情况,有点担心曹操随时会一屁股坐在皇位上。
不过,很快袁熙就没心情管这些了,因为,针对他的计谋被曹操说了出来:“幽州刺史袁显奕,北却乌桓,劳苦功高,着令,封为蓟侯!”
袁熙听到自己进封为蓟侯的那一刻,直接愣在了原地,因为他终于明白曹操为什么一定要他参加正旦大朝会,就是为了让全天下都知道,袁熙被朝廷封侯一事。要知道,整个河北,也只有袁绍被封了单字侯的“邺侯”,这等于是把袁熙架在了河北第二的位置,袁熙想要低调的勾到袁绍死前,都不行,袁尚和袁谭知道了一定会先除掉他。
“显奕,怎么还不谢恩那?”这句是钟繇说的,看来他也有参与这事。
你们是真毒啊!袁熙想到:这他m是哪个混蛋想到的毒计,贾诩,不对呀,我跟他没仇啊?
就在袁熙胡思乱想的时候,一个太监跟曹操侧耳说了什么,曹操直接大声地说道:“看样子陛下想见见新封的蓟侯。丕儿,你带显奕去一趟后宫。显奕啊,你正好去陛下那谢恩!”
得!赖都赖不掉喽!这下回去等着被袁尚和袁谭轮流下油锅喽!袁熙心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