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床上睡得正舒服的张承突然惊醒。
幽暗的空间里面,窗帘挡住所有光线,只能隐隐约约分辨出一个飘忽的黑影。
看到的瞬间,张承已经被吓得六神无主,心脏疯狂乱跳,眼球都都快瞪出来。
“是、是玩具吗?”房间有很多人形机器人。
刚说出口,仅仅眨眼的功夫,那道黑影突然就消失了。
——
清早,顾星阑按点准时起来洗漱。
餐桌上放着热乎的早餐,简简单单的奶油面包和牛奶。
只有一份。
看来是昨天的少年给他买的。
冬天难起床,还专门跑去给他买早餐,难怪那人现在还在睡觉。
顾星阑刚想上去问对方中午需不需要吃点什么,他好帮忙点外卖,结果“叮咚”一声,手机冒出一条消息:[我在车里等你。]
是黎和泰发过来的信息,顾星阑三下五除二解决早餐完直奔门口。
昨晚又下了大雪,院子外面到处都是堆起来的雪人。
“谁这么有兴致,全把雪人堆院子门口。”顾星阑冻得不行,只能一个又一个推翻。
出去了才知道这里为什么会有雪人。
除了张家的房子外面有积雪,其他的全部被清走。
看到黎和泰一脚踢翻一个雪人,穿着黑色羽绒服,厚厚的帽子完完全全裹住头,就像小人偶。
“黎和泰!”寒风中,顾星阑眯着眼往外艰难地吼了一声,连忙跑进驾驶座,门一拉开,里面正坐着吸烟的人。
烟呛得他差点没缓过来。
是之前跟着他过来的黎家人,叫黎长清,这都消失了快几个星期,现在才出现。
他又换了个方向钻进后车座。
三个人直达公司。
公司又贷了款,不是秘密的事,一传十十传百,低气压笼罩着整个办公楼,茶水间甚至还能听到小八卦,比如公司是不是快破产,又或者打听老板是不是要跑路,全都在担心这地方还能不能干下去。
交易所开门的时间一到,几个人又过去。
他们持有长耿的百分之十五的股份,现在继续买,买到百分之二十,开始触发第四次举牌。
有记者想过来采访,与此同时,公司也收到芜水交易所要求他们交代收购资金的来源,甚至还有机构开始调查他们。
顾星阑面上平静如水,心里早就乱成一团浆糊。
在办公室第n次响起电话,刚拿起来,又是某某报社想采访的邀请,顾星阑直接拔了电话线。
“我先出去喘口气。”说完就想走到外面。
可有人先他一步挡在门口。
黎长清身板高大,脸上面无表情,挡着门。
“好好待着。”
对方不容置疑的语气,顾星阑只能调转方向重新回到沙发。
他想出去喘口气也不行?这个人出现后,叫他往东走他就得往东走,不给他半分反驳的机会。
在办公室待到中午一点多,他都睡了几个小时了,那人还在门口守着。
顾星阑趴在桌子上睡得浑身酸痛、双脚发麻,他一瘸一拐走到黎长清跟前,“现在能放我去外面吗?”
门开了半条缝,他一个不慎用大力气推开,“砰”地一声,门板摔进框里。
所有人看过来。
“手滑……”
“小张总,过来调查的机构已经拿完证据走了。”
“什么?”
一时没听清,他赶过去重新问了一遍,“什么机构。”
“就、就是当地的交易所……”
助理指了指会议室。
半透明的玻璃门透着人影,一大一小,大的是张进豪,小的是黎和泰。
关键是张进豪手里把玩的东西,不正是隐藏耳机?
顾星阑把手伸进兜里摸索自己的耳机,结果什么也摸不到。
黎和泰这是让张进豪去和交易所的人碰面?
下午三点,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
调查机构刚走,他们用剩下的钱继续买,长耿也不是软的,他们越买越吃力,钱花光了才赶到百分之二十五。
只差百分之五,当他们持到百分之三十时,就彻底成为长耿的控股股东,有权干涉长耿的董事会和管理层,届时长耿姓不姓耿就不一定了。
偏偏这个关键的时候……有其他公司公司也买了百分之五。
第三放搅进来。
只要买足这百分之五,就会触发举牌,所有人都知道谁买了谁的股票。
顾星阑对着这个搅浑水的公司陷入沉思。
这个举牌的不正是黎氏集团?
“黎泰贺?”
他打电话过去,语气算不上好。
“你就不能把计划告诉我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老半天才蹦出:
[知道得少对你有好处。]
“有什么好处?让我气一气更健康?”
[这有什么好生气?]
“你不是想收购长耿吗?把张家的公司推出去不是当棋子吗?你怎么现在也下场了?”
黎家半路进来买了百分之五,意味着他们如果要继续买剩下的,就得花更多的钱。
本来就是拆东墙补西墙,现在只需要一个小齿轮,他们就会满盘皆输!
[谁说我想收购长耿了,你能管得住耿家那一大帮家伙?]
电话那头时不时传来翻页的沙沙声,对方安安静静,衬得他自己披头散发像个疯子。
顾星阑渐渐缓下来,把手机倒扣在桌面上。
距离成功的最后一步时,下午四点,长耿宣布停牌,交易所暂停长耿的股票市场上进行交易。
原来上一世长耿没被收购成功,一切都是黎泰贺的计划。
前世的社交平台对这件事铺天盖地的起哄,谁会想到一个体量这么大的公司被一个小公司追着耍。
他现在算是知道了,这一大一小的公司根本就是被黎家人追着逗。
想清一切后,顾星阑就躺平了。
关键是接下来几天,黎和泰有什么要出面的事也不找他。
两个人突然又变得陌生起来、又把他当空气墙。
晚上黎和泰也不回来睡觉。
为了生存时长,他只能白天屁颠屁颠地当对方的小挂件。
直到某天早上,就在外界所有人都认为黎氏集团会和张家这个小公司合作、结成一致行动人、把股份凑到百分之三十时。
黎氏宣布加入长耿,和长耿合作,大跌其他人的眼镜。
这几乎宣告了张家的失败。
所有人都被打得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