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湾村所在,之所以称为水乡,是因为它水资源非常丰富。
几乎没有一片土地能超过一亩,周边不是田,就是河。所以住户也稀稀拉拉,一块陆地上,大部分最多能容纳三四户盖房子。少数能连成片的,又都是靠着河。
剩下的都是低洼的田。
这一整片平原地下水都很丰富,田里长年蓄水就不说了,就算是陆地上挖个井,不消超过五米,冒出来的水就大的不行了。井里水面长年离井沿不超过两米,叫人感觉,不需要提桶,也不需要井绳,拿个勺子都可以舀到水。
降水也多,年降雨量可达一千毫米。
尤其是春夏两季,张红英每天早上几乎都是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醒来。雨虽然不大,但是一天二十四小时几乎不停歇的下着。而且能够连绵下上一两个月。
倒是对睡眠很有利。空气凉凉的,又湿润,对皮肤也很友好。本地的姑娘,大部分皮肤细的跟瓷似的。
但是今年就有点不太对头。
今年好像没怎么下过雨。
李小芳每天唉声叹气:“今年这天旱的呀,什么时候落场雨才好。”
张红英还不以为意:“落雨有什么好,红星读书路上一淋雨,我上班也不方便。”
张红英一个月拿回家一百二之后,李小芳终于大发慈悲,允许张红英也买一辆自行车了。女式自行车,只要一百六七十就能买一辆。
下雨天舒服,但是出门实在恼火。虽然有雨披,但是水滴滴答答落在眼睫毛上,很挡视野。所以张红英是喜欢晴天的。
终于,持续晴好的天气,让李小芳为难了。
“你明天去市场上,跟周围的人打听看看,哪里有桑叶卖?”李小芳吩咐。
家家户户都种桑树,养蚕。一般来说,多少桑地,养多少蚕,是固定的。
春天桑树发嫩芽。等到桑叶长到巴掌大的时候,蚕宝宝刚好孵化出来。
这时候天气冷,妇女们都把蚕种放胸口贴身孵化的。
屋里也冷,刚刚孵化出来的蚕只有蚂蚁大,黑乎乎的,叫蚁蚕。为了怕蚕冻坏,蚕室里还要生炉子。为了给蚕保暖,把人闷坏的都偶有发生。
把新鲜的嫩叶摘下来,用菜刀细细的切碎,撒在蚕宝宝身上,蚕宝宝才会开始进食。
等到吃了七天桑叶,开始蜕皮,蚕宝宝才会变大到肉眼可见。此前手都不能碰蚕宝宝的,一不小心就可能把蚕弄死。
鸭湾村名叫鸭湾村,最受欢迎的却是鹅。因为鹅毛用来照顾刚孵化的蚕宝宝刚刚好。羽毛纤维非常柔软,把蚕宝宝扫来扫去的时候可以不伤害到它们。
蚕宝宝越长越大,去桑地里摘桑叶已经不够它们吃了,男人们便会去地里,把桑叶连杆子剪下来挑回家。
剪桑树枝的剪刀都是特制的,叫桑剪。
桑叶带着露水挑回家,全家老小齐上阵,把桑叶采下来喂蚕。
蚕宝宝每蜕一次皮,人几乎就要掉一圈肉。
等到蚕宝宝成熟了可以上山,桑地也光秃秃的了,人也瘦的不行了,一直要等到卖蚕茧的时候,大家才会露出由衷的笑脸。
蚕茧很贵,收购价一年年在上涨。一担收购价从三四百,涨到四五百,再涨到一千……
养一季蚕 ,一张蚕种,全家老小齐上阵,大概能采六七十斤蚕茧。
没有工作的时候,养蚕卖蚕茧是一笔重要的收入,但是现在大家都上班,张红英就不大看得上这起早贪黑,没日没夜挣的几百块钱了。
离上山估计还要个把星期,张小树已经把地里的桑叶都剪完了。
“我们村里没地方买桑叶了吗?”张红英问道。
“大家都看春蚕的,而且没料到今年干旱,桑叶长的不好,家家都不够吃。
就瘌痢阿三家蚕宝宝老早染上了僵蚕,蚕宝宝都倒掉了,剩下些桑叶,往年卖五块钱一担,今年要的人多,他开价十块,实在太贵。
老早就有人问过了,没人去买。
你问问看其他村子有没有多的桑叶。现在估计有些人家不看蚕了。”
一担桑叶不够蚕宝宝吃一天的,还要个把星期才能上山,买桑叶就要用掉五十到一百块钱,确实是贵的。
张红英又说:“桑叶不卖掉也会老掉啊,他良心这么黑做什么?”
“他蚕没看好,赚不到钱,想通过卖桑叶赚点本回来嘛!”张小树倒是算的赢这笔账。
三跪九叩都过去了,就差最后这一哆嗦,的确没人舍得就这么放弃。
花一百块钱,蚕茧卖出去能赚回三四百。这一百块钱要是不花,全家人一个多月的操劳,连带桑树地的产出,就血本无归。
要是能找到便宜点的桑叶,还能少花点。
张红英点点头:“好,我明天去打听下看看。”
青镇那么大,要买几担便宜桑叶,应该不难的吧?
张红英第二天一到市场,就跟商户们打听:“你知道谁家有桑叶卖的?”
商户们来自各个村子,有人知道哪里有桑叶卖的,有人答应回去帮忙打听。
其实按张红英看,还不如就找瘌痢阿三买点算了。至少不用挑着担走这么远。
青镇说大不大,从东到西,四五十里也是不止的。就算是真的有桑叶卖,挑担跑那么远,付出的力气难道不是钱?
张红英不是很理解她爸爸的倔脾气。
但是张小树就是认定了,哪怕我跑一百里路去买桑叶,我也不要你的。
哪怕我找条船去买桑叶,我宁愿把钱花在租船上,我也不买你的。
别看平时李小芳拿捏张小树很轻松,她说什么男人听什么。但是男人牛脾气发作,她也没办法。
张红英就更没办法了,除了去打听,还能怎么办?
做女儿的,从来拧不过父母的。
还好,就在隔壁村,大概五六里路,就有人家卖桑叶。
他们家是定的蚕种,不小心叫鸭子进去,一股脑偷吃光了,最后地上的桑叶就只能看它老掉。往年很少有人需要买桑叶的。价格也没有多要,就按往年价格,五块钱一担。
张小树高高兴兴的跟他们定了十担桑叶,约好自己慢慢来挑。
定的多了不怕,蚕上山也是分批的,等到两三天后发现定多了,可以让一些给别人。万一定少了可就没地方哭去了。
张红英帮忙联系好就不管了。张小树今年才三十多岁,挑担桑叶不至于累坏。反正都是他自己选的。
张小树每天汗流浃背挑担,也忙的挺高兴。蚕宝宝有桑叶吃了,收成有保障了。
就是瘌痢阿三看大家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这些人都去外面买桑叶了,没有人买他们家的高价桑叶。
他气急败坏,摸黑去给桑树喷了农药,只能留着等看桂花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