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曹根生就骑摩托车把胡大花拉到了镇上的派出所。
曹根生叮嘱:“人家问什么你先别承认,实在不行就装病,我现在就得去跑关系。”
好歹夫妻这么多年,孩子都那么大了,曹根生确实烦死了胡大花,他也不可能看着胡大花真的被关进去坐牢无动于衷。
更不可能让胡大花逃跑。
又不是杀人放火,跑什么啊?
本来没什么事,她这一跑,就跑出更大的事儿了。
胡大花那个慌啊,“那、那我进去了?”
曹根生:“去吧。要是没什么事你就先回家,要是他们不让你走,你千万别在派出所闹事。”
“本来没什么事的,你在派出所闹事就不行。”
胡大花:“那我听你的呀。”
曹根生:“赶紧去吧。”
曹根生说完,就骑着摩托车找关系了。
胡大花在门口磨蹭了一会儿,只好自己走进去找派出所。
跟人说自己是胡大花,是为了木材厂的事来的时候,胡大花的小腿肚都在打哆嗦。
她这辈子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吃公家饭的大领导。
胡大花心目中,那些吃公家饭的大领导,都是比正常人要高一等的,都是了不起的人!
……
傅家,姜糖踩在梯子上,拿着灯笼挂到大门。
傅德民和王玉珍扶着梯子仰头看着她挂灯笼,“姜糖啊,小心一点啊。实在不行让你爸上去挂!”
姜糖:“我挂上了!”
哼哼和牙牙齐齐仰着小脑袋看好后妈挂灯笼。
姜糖:“挂好了!“
姜糖从梯子上下来,王玉珍和傅德民又抬着梯子又挪到另一边。
姜糖一手拿着灯笼,一手扶着梯子,哒哒哒朝梯子上面走去,顺利把另一边的灯笼也挂上了。
傅横江探头,学着姜糖平时夸人的话说:“哎呀,姜糖做事就是利索,咱家要是没有姜糖可怎么办哦。”
姜糖从梯子上下来,“没有我,也有姜小娟啊。”
傅横江:“……”
王玉珍气得的瞪了亲儿子一眼,看看说的什么话!
不会说话就别说呀!
傅横江:“对不起,是我的问题。”
傅德民瞪他一眼:“道歉倒是利索。”
傅横江:“……”
横竖他说什么都不对。
姜糖哈哈笑着,过去把傅横江的轮椅推进去,“嘿嘿,你就没发现我已经能拿姜小娟开玩笑啦?”
傅横江:“不用说谎幸福吧?”
姜糖:“还行,只要是遇到好爸妈比较幸福。”
傅横江:“行吧。恭喜你顺利抢走了我的亲爸亲妈。”
姜糖:“嘿嘿,我这不是还没抢到你嘛。”
傅横江:“……………………你说话能不能含蓄一点儿?我有时候会招架不住。”
姜糖伸手在他脑壳上弹了一下:“还害羞呢。”
傅横江:“……你就没觉得咱俩有点反了?”
姜糖:“看来平常你没少调戏小姑娘啊。”
傅横江:“……没有,绝对没有!”
姜糖:“所以反哪儿了啊?”
傅横江沉默了几秒后,坚定地说:“…………你是对的!”
姜糖很满意:“这才对嘛。这样显得多有来有往啊。”
傅横江:“是呢。”
傅德民和王玉珍在外头跟人说话呢,姜糖探头一看,原来是黑胡。
黑胡:“老傅,你家这灯笼一挂,挺喜气的呀,看着有过年的样儿了。”
“就是刚刚我撂远了看,你两口子怎么让你儿媳妇挂灯笼啊?怎么说也应该是男人上啊。”
傅德民:“姜糖孝顺,不让我们两个老的冒险。”
黑胡朝院里看了一眼,“横江的腿还不咋行啊?”
这大过年的,这话题一聊,就让人有些不高兴了。
王玉珍:“横江的腿养着呢,部队里的大夫说养的好,以后做康复训练,还是能走路的。”
黑户:“能走就好,哪怕是瘸腿子,也比当瘫子好啊。”
傅德民:“黑胡你是不是想挨揍啊?你放的什么狗屁?你才拐腿子,你才瘫子呢!”
姜糖在院子里嚷了一句:“爸,别跟儿女不孝、见人家孩子挂个灯笼都红眼的人聊天,大过年的,晦气!”
王玉珍一听,当时就拉着傅德民进屋:“老傅,姜糖的话听到了吧?咱不跟得红眼病的人说话。走,咱进院里去!”
傅德民瞅了黑胡一眼,这小子说话那么难听,活该!
黑胡:“……”
多少年的发小,不就开句玩笑吗?至于说他晦气吗?
王玉珍跟傅德民回院子,黑胡倒背着手,气哼哼地走了。
王玉珍把大门关上:“黑胡那老东西说话越来越招人厌了。”
傅德民:“他一直都那德行,小时候说话就不讨人喜欢,还被他家邻居拿棍子追了两个村。”
姜糖:“就是嘴欠。”
傅德民也说:“也不是什么大恶人,就是说话不好听。”
王玉珍气呼呼:“姜糖,以后咱们看到他就骂他!”
姜糖:“行,我把妈那份一起骂了。”
王玉珍:“嗯!”
傅横江:“……”
除夕前一天,姜糖去了木材厂一趟,第一件事就是:“把你俩抄的严禁烟花的纸拿给我检查。”
于小亮和易康健赶紧把写好的纸拿给姜糖检查,为了方便姜糖检查遍数,他俩还非常自觉的标上了数字。
姜糖拿过来一看,一目了然,一到一百挺齐整,一遍都不少。
姜糖检查完,问:“来,你俩说说,严禁烟火,具体要严禁什么样的烟火?”
于小亮:“烟花!严禁放烟花炮竹!”
姜糖:“还有呢?”
易康健:“灯笼,不能点灯笼蜡烛!”
于小亮:“香烟,绝对不能抽香烟!”
易康健:“做饭用的煤炉子要放在固定放火近水源的位置,防止火星子跑出来!”
于小亮想啊想:“还要注意电线老化的情况!”
易康健:“对对,还有电饭煲这些东西,平时不用的时候要把插头拔掉!”
两人绞尽脑汁想了想,把自己能想的东西说了出来。
姜糖瞅了他俩一眼,“知道就好,以后别在严禁烟火的地方说放烟花这种话了。”
于小亮恨不得抽自己一嘴巴子,“姜糖姐,我真的是脑抽,我光想着不能抽烟放鞭炮,就是没想起来烟花也不能放。”
姜糖:“现在都记住了?以后只要是用火柴的地方都是禁止的。哪怕是煤炉子灭了,要引火,也要提到空阔的地方去。”
于小亮和易康健小鸡啄米似的点头,“记住了,我俩真记住了!”
姜糖又跟前头几个工人师傅碰了头,多发了半个月工资当过年费。
钱不多,但是工人都很高兴,领到钱的人都忍不住咧嘴笑,“谢谢姜厂长。”
姜糖:“你们来木材厂没满一年,等明年的时候,奖金就是全额的。继续努力啊!”
工人:“我们会努力的!”
这边工资发完,姜糖又开车去家具厂,把工人喊到一块儿,开始给大家发过年费。
工人们那个高兴啊,他们还第一次收到过年费。
那些个进城打工的人,很多都被拖欠了工资,都没钱回家过年,哪还有发过年费的说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