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的记者们望着台上的三人,交头接耳,议论声此起彼伏。杨蜜与高小松,旁人倒没太多新奇话题可聊,可李泽生这位未满18岁的少年,居然要挑起大梁执导一部电影,着实令人咋舌。
要知道,他此前从未涉足过任何一部电影的拍摄,连剧组的日常运作都未曾亲身经历,这就好比还没学会走路,便急着要跑起来,怎能不让人满腹狐疑?
记者会拉开帷幕,记者们瞬间热情高涨,纷纷高举手臂。
主持人点了前排的一位记者,只见他起身提问:“李泽生,您好!究竟是出于何种缘由,让您萌生出亲自执导电影的想法呢?”
李泽生从容作答:“在我的脑海中,时常涌动着各式各样奇妙的构思,我把它们逐一落于笔端。内心深处,我无比渴望将这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具象化,转化成一帧帧生动的画面,最终呈现在大银幕上,与广大观众朋友们见面分享。”
又有记者紧接着发问:“那为何不邀请专业导演操刀呢?您觉得自己有足够的能力驾驭好整部影片吗?”
李泽生条理清晰地回应:“大家都清楚,在咱们华夏影视行业,实行的是导演中心制,编剧、制片人,相较而言话语权都稍弱一些,我担心自己的创意构思会被导演改动,思来想去,干脆亲力亲为。说到能不能拍好这部电影,大家无需担忧,我对自身能力还是有着清晰认知的。这部影片设定并不复杂,全场主角只有杨蜜一人,出镜配角仅有五位,镜头数量有限,场景更是单一,整个剧组满打满算也就十几号人,如此小规模的团队,我有信心能够掌控全局。况且,我还特意邀请了高小松老师出任制片人与监制,即便各位对我尚存疑虑,高老师的专业能力,想必大家是信得过的。”
记者不依不饶:“李泽生,这部电影听起来如此简易,您难道不怕观众指责影片粗制滥造,纯粹是圈钱之作吗?”
李泽生立刻解释:“首先,这部电影绝非粗制滥造。别看它剧情简洁,制片成本可高达150万,光是特效投入就占了40万,其间还需搭建诸多场景。再者,这部影片的亮点在于创意新颖,我坚信观众看过之后,不会感到失望。”
有记者把话题引向杨蜜:“为什么选定杨蜜来出演这部电影呢?李泽生,您觉得杨蜜的演技足以撑起这部独角戏吗?毕竟按您所言,几乎全程都靠她一人演绎,连对戏的演员都寥寥无几。”
李泽生笑着打趣:“作为杨蜜的同学,我对她的演技再熟悉不过了,我对她信心十足。当然啦,还有个很实在的原因,她性价比超高啊。”这话一出,在场众人忍俊不禁,杨蜜也佯装嗔怒,白了李泽生一眼。
又有记者提问:“李泽生,能给我们透露下剧情吗?”
李泽生言简意赅:“其实从电影名字与海报,大家便能猜出几分。简单来讲,就是一个女孩与鲨鱼顽强搏斗、艰难求生的故事。”
随后,记者们又依次采访了杨蜜与高小松。高小松表示,初读剧本时,便敏锐察觉到这部电影潜力巨大,成功的可能性颇高,所以不仅欣然答应出任监制,还参与了投资。
杨蜜则称,剧情十分精彩,为了更好诠释角色,她特意接受了大量针对性训练。
要知道,杨蜜原本并不会冲浪,可为了这部电影,只要没课,她就得跑去燕京的冲浪馆训练。
好在本地就有合适的场地,不然还得大费周章跑去国外学习,李泽生哪能放心让她跑到海边学冲浪呢。
记者会结束后,李泽生随杨蜜回了家。当晚,杨母悉心帮两人收拾行李,嘴里还不停念叨着,叮嘱他俩在外要吃好喝好,拍戏辛苦,千万注意休息之类的。
李泽生和杨蜜乖乖听着,即便杨蜜偶尔走神,李泽生也会拽拽她,示意她认真听。
第二天,李泽生、杨蜜、曾佳、高小松一行人奔赴橡山,剧组其他成员早已等候多时。
抵达橡山,众人入住剧组安排的酒店。这地方刚开业不久,客流量不算大,酒店价格也亲民。高小松大手一挥,包下了酒店上面三层。顶层的四个商务套间,分别分给了李泽生、杨蜜、高小松,还空出一间,曾佳则没这待遇。
这么安排,主要是为了保证私密性,免得旁人撞破李泽生与杨蜜的恋情。虽说他俩住一块儿,但房间还是得各开一间,毕竟剧组人多嘴杂。
晚上,李泽生待在杨蜜房间,浏览着当天新闻。关于他要拍电影这事,关注他的人早有耳闻,不了解的人乍一看到消息,质疑声铺天盖地。
网络上随处可见讨论热度,大多都吐槽李泽生自不量力,断言拍出来的电影肯定没法看,还有人说他放着好好的唱歌、演戏不做,跨界拍电影,纯粹是瞎胡闹。总而言之,网上几乎没人看好李泽生这部电影。
也有记者去采访其他导演,这些业内前辈各个都是人精,回答得滴水不漏,没几句干货。不少导演表示,年轻人勇于尝试并非坏事,即便失败了,也是宝贵经验。
想想也是,人家和李泽生无冤无仇,又没利益纠葛,就算同期上映撞了档期,他们也自信能凭实力取胜,犯不着为一部还没影儿的电影得罪李泽生,毕竟他身份摆在那儿。
至于那些顶尖大导演,记者连采访的机会都难寻,就算有幸碰到,人家也未必愿意回应。
第二天,李泽生筹备的开机仪式如期举行,现场也有记者赶来拍照。初次涉足电影领域,李泽生没什么名气,自然要抓住一切机会大力宣传。
开机之后,便正式投入拍摄。原本电影开篇设定是一个小男孩发现女主录像的GopRo,随后回去叫人救女主。可当下市场上压根儿找不到小巧又防水的摄像机,无奈之下,李泽生只能修改剧本。
新剧情改成女主先在旅馆打听那个海滩的情况,旅馆老板恰好知晓,便带女主前往。到了海滩,老板问女主怎么回去,女主表示距离不远,只是不知海滩位置才需人带路,现在发现离城挺近,步行就能返程。
结果女主两天未归,老板心生担忧,毕竟女主刚开的房间,行李还搁在那儿呢,没理由两天不着家。于是老板前往海滩查看,这才救下女主。
除此之外,影片里手机中的相片得换成实体照片,毕竟这会儿还没有智能手机;与父亲的视频通话也得改成普通电话;语言方面的一些设定也取消;女主换衣服的镜头也不再拍摄,冲浪服款式也选得极为保守,上半身长袖、下半身平角短裤,毕竟杨蜜是他的心上人,李泽生哪舍得让别人多看。
拍摄的第一场戏选在一家家庭式旅店,就在影视城附近,旅店老板乐意配合,当然,报酬也少不了。
李泽生坐在监视器前,高小松在旁落座,一同等待剧组准备就绪。李泽生轻轻摩挲着面前的监视器,心中满是感慨,自己人生的第一部戏,就此拉开帷幕,这会不会成为他腾飞的起点呢?
万事俱备,李泽生拿起喇叭高呼:“各部门准备!”
紧接着,场记喊道:“第一场,第一镜,Action!”
第一镜聚焦旅馆外,只见杨蜜拖着行李缓缓走进旅馆,镜头先是捕捉杨蜜的面容,而后拉远,带出旅馆全景,就此结束。
随后第二镜切换至旅馆内,高小松起身,去客串那位旅馆老板。收拾行李、带上冲浪装备、向老板打听海滩位置,老板决定带路,一系列情节行云流水。
首场戏的所有镜头拍摄得格外顺利,基本都是一遍过。拍完这天便早早收工,毕竟开机首日,主要是让大家适应节奏,轻松些为好。
明天要拍摄车内戏份,往后就全是海滩与水下场景了。水池搭建在海边,为的是背景更显逼真,毕竟摄影棚里可模拟不出大海的磅礴。
当下国内扣图技术尚不成熟,在摄影棚拍完再合成海洋背景,效果会假得离谱,要是请国外特效团队,成本又太高。
反正都得搭建水池,海边搭建和摄影棚搭建也没啥本质区别,只不过海水含盐量高,长时间浸泡对皮肤损伤大,拍摄时水池里灌的都是汽车运过去的自来水,灌满后无需更换,花费不算大。
夜里,李泽生留宿杨蜜房间,顺便给她细致讲解第二天的戏份。他没折腾杨蜜,毕竟整部戏重担几乎都在她身上,每天都得起早贪黑,着实辛苦。
第二天的车内戏,要是不用扣图,只能借助拖车拍摄。这场戏大多是杨蜜的脸部特写,对她演技要求颇高,像是看母亲照片时,得精准呈现出温馨之感。
李泽生要求严苛,这场戏重拍了好几次。杨蜜倒也毫无怨言,她深知李泽生做事认真,这部电影对他俩而言意义非凡,是各自首部电影作品,所以她格外努力。
车内戏拍完,后续就全在海滩取景了,剧组也无需再四处转场。
下海拍摄必不可少,冲浪戏在水池里可完成不了,为此特意聘请了四位救生员,两两一组,时刻守护在杨蜜不远处。
紧接着,杨蜜开启了艰苦的水下拍摄历程。由于此前没在大海冲过浪,杨蜜好几次被海浪掀翻,每每这时,救生员便迅速游过去查看情况。
起初李泽生打算自己客串一位冲浪男,可实在抽不出时间去学冲浪,索性请了两位专业冲浪运动员。
航拍部分原本打算剧组自行租赁气球拍摄,结果发现象山当地有专业航拍团队,索性把航拍镜头全交给他们。专业团队出手不凡,拍出来的几个镜头李泽生特别满意。
就这样,剧组马不停蹄拍摄了一个星期,顺利完成海滩与海上的所有戏份。主要是杨蜜没办法成天泡在海里,所以每天实际拍摄时长有限,整个剧组的工作节奏还算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