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巾咏并非访友,那只是她想单独出去“练武艺”的托辞。
可她已经从半山居出来几个时辰,练习仍然毫无头绪。看着那几本出门前安姨偷偷塞给她的武者必习,除了照猫画虎,实在不知道要怎么入手。
“别人打过来,躲得快些不就好了!”她这般幼稚地说着。
“万一别人和你一样快甚至更快呢?”
陌生的声音从她身后传来。
一般的人会习惯回头看看对方是谁,而巾咏却一把抱起自己的书,准备马上跑掉!
左脚才迈出,她就改变了主意——她想起安姨让她多交朋友的叮嘱。
她抱书转身。说话的人缓缓走近,他身着束袖便装,身材修长挺拔,给人一种浩然正气之感。
巾咏稍稍抬眼,那人脸廓周正、鼻挺如峰,微扬的嘴角像是在表示善意。她想这人应该也是从半山居出来的求学者。
“你刚才说什么?”之前的话,她光顾着逃走,没听太清楚。
“别人打过来的时候,光躲是没有用的。”那人重复并强调,“我们还需要找到对方的弱点以回击。”
那人走近后示意巾咏坐下,听他慢慢细讲。
“比武是对手之间共同参与的。拿一对一比试来说,就是两个人的事情,武者必须把两个人的情况都考虑进去才是最有把握获胜的方式。如果只考虑自己躲得过,而不考虑对方追的上,在比试时就会处于危险境地。”
他说的话,巾咏确实没有考虑过。她以前都和苍比轻功,她只需考虑躲得过就足够了,因为苍追上她,是毋庸置疑的。
看到巾咏抱着的书,那人开始询问她是否有难处。
巾咏皱眉苦笑,简直难于上青天啊!她将怀里的几本《必习》依次展示给他看,问他是否都能懂。
见那人爽快点头,巾咏仿佛遇到了救命稻草!开心问道:
“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掌握这些动作吗?我总是不能连贯地练起来。”
“练的时候你运行内息了吗?”那人一语中的。
巾咏竟有些不解。“不是先熟悉动作,再运用内息……来,增强杀伤力……的吗?
这一句“杀伤力”把那人逗笑了。
“我给你讲个故事吧。以前刚开始接触武艺的时候,我还没有足够的内息,十七叔,也就是我师父,就天天让我记招式,苦练动作,等我学会运用内息的时,再使用那些招式,发现真的和你刚才说的一样,杀伤力的确强了很多,但是也仅限于此。后面即使内息提高了,但招式能力却没什么变化。”
“这是为何?难道是招式只能这么强?”
那人摇头,“虽然那时候我也这样以为。其实任何一种招式都是无限可能的。我师父说,当内息依附于身体动作,则身体极限就是该招式的极限;当动作依附于内息,则内息极限就是该招式的极限。”
巾咏抬手捶手心,恍然大悟!
“这样当内息化为外息的时候,就可以出其不意!”
“姑娘很聪明。”
巾咏若有所思,略显为难:“能否麻烦你转过身去?”
那人虽不知为何,但还是照做了。
她还要求他不管听到什么都不要回头。
那人点头应承。
巾咏站起,闭目,调运内息,同时回忆着之前记的几个招式。
睁眼,摆手,却发现自己已经悬在半空……
运息即轻功,这九年来养成的习惯,还真不会说改就改!
她回到地面上,告诉自己,一定内息先行,再出动作!随后她比划抬手格挡、下身躲避、抬腿攻击三个动作连贯组成的招式:降扫。
但结果并没有如她所想那样出现,而是像之前一样动作僵硬滑稽,没法与内息相联系。
巾咏无奈坐了回去,长叹一声:“真是说时容易做时难啊……”
听到叹息,那人未经允许便回过身来。
“怎么,没练出个所以然?”他听出巾咏刚才是在练习。
巾咏闷闷不乐地拨着一本《必习》的一角。“联系不上,出动作与运内息不能同步,还得多加练习……”
要是以前在西郊林舍后山,自己想怎么练都行,她可以慢慢来;但过两天就得与别人比试,这怎么能不让她苦恼呢!
“姑娘如果不介意,可否再演示一遍,或许我能够从中看出些许原因。”
巾咏看着他,好像隐约能感受到他的内息运行,不知道是否是错觉。
难得有个人主动帮自己,或许动作很可笑,可事到如今也只能豁出去了。
“那你不能笑话我。”
闻言,那人假装把嘴捂了起来。
这是巾咏第一次在陌生人面前练习这些,显得很紧张。
即使她想要表现得好些,可整套“降扫”动作做下来,就好像是她一下子向远方的人打招呼,又一下子低身躲藏,最后等到远方人到达身旁之后又突然伸出一只脚想把对方绊倒。
那人的总结是:目标不明确,动作太刻意,把对方当傻子。完全一套滑稽戏码。但他没有说出来,更没有对这套滑稽戏码加以取笑,因为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
“你做这些是为了什么?”
见那人对自己滑稽的表演不发表任何观点,反而一本正经地问这样的问题,巾咏有些意外。
“为了通过两天后的明格比试,进入无涧山院。”
“也就是说你通过了武初试?”那人不敢相信。
“是的。”巾咏回答得很坦然,“以我刚才的表现,这根本就不可能对不对?”
一般人都会这么想,她只能苦笑。
“我不是这个意思。”
那人赶忙解释:“以你刚才的表现确实很容易让人觉得不太可能。但能够过武初试,就证明你武功造诣颇深。你可以不必拘泥于这些外在的动作形式,而是学会巧用内息,这才是你短时间内提高武艺的最好方式。”
那人顿了顿,接着补了一句:“这是,我的看法。”
见是误会,巾咏不好意思红了耳朵。
“你说的,我都懂,只是不知道如何做到……”
“那你能不能告诉我,南海深冰肯定你的,到底是什么?”
“大概是这个……”
巾咏随声而起,又翩然落下,轻若绒羽。
那人仿佛看到了转机,惊奇不已!
“有此深厚内力,即使你对招式知之甚少,也有可胜之机!”
巾咏不知他信心何来。
那人指了指她跟前的五本《必习》。
“我不会,你刚才也看到了。”
“你不会,但别人会。”
那人注视着巾咏,突然发现她的眼睛很特别……还有点熟悉?
见她不说话,那人便展开解释:“你不会招式,在比武时,如果别人向你攻击,你只需要按照内息运行进行本能闪避;同时,对方的攻击很有可能会是这些必习招式里的某些方面,如果你记住了这些招式,那你就能在比试场中捕捉到对方的弱点,随后利用你卓越的轻功,以速度与技巧取胜。”
一通分析,巾咏开始佩服这位思维独到的好心人士,才了解她的境况这么短时间,就知道应对之策,看来武艺一定也十分高强!
“当然,招式是从本能动作里精炼出来或者人为精心设计出来的,和内力一样也是武艺的基石,提高境界一定离不开它们,所以……”
“我日后必会补上!一定!”
巾咏眼神坚定且认真,整个人都充满了光芒!
“姑娘疑难已解,那在下便就此告辞,免得妨碍你练习。”
“兄台也是要参加明格比试之人吧?”
这句话已经在巾咏那憋了很久。
“姑娘很聪明。”那人又夸了她一遍。
“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你的武初评级是多少?”巾咏想向他看齐。
“现在评级多少都无所谓,真正要看的,是两年后的格牌。”
“那你以后想要几级文武格?”
那人看着巾咏认真说道:
“文武满。”
文武满,双满格牌!如此追求,是巾咏想都没有想过的!
她已经和安姨在西郊林舍生活了九年,那里还有很多事情她没有学、很多人没有认识,她还想待在那里,一点也不想离开。安姨和舍里的人带给她的温馨与和谐,让她觉得,这就够了。
这趟求学于无涧山院,她也只是想拿个格牌回去,然后永远待在那里。
后山之外或者说西郊林舍之外的世界,她都在书里看过:国与国对抗,势力与势力争斗,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不是南境乱就是北境乱,遭受苦难的永远是普通百姓。要不是罗城学着朔藩保持中立,城里的百姓这些年不知道又会受什么苦难。她觉得她只是偌大齐国里的小小一人,就如同齐南海里的一滴水般微不足道。
她没有也不敢有大志向,却对眼前追求极致之人充满好奇:“拿文武满之后呢?”
“救天下百姓于水火。”
“雍城和无涧山院什么样你都看到了,这里哪有水火?这里该叫仙境。”
“这不是仙境。是所有水火的根源。”
“根源又与你何干?”
两人越说氛围越紧张。
“塞外百姓无家可归流离失所,战祸不断、横尸遍野!这与我们无关?!”
“这一切都是齐冀两国皇室造成的,确实与我们无关。”
这话让那人没能抑制心中所怒:
“你的悲悯何在!家国情怀何在!”
他这句比批评还尖锐的质问让巾咏意识到,自己上一句话,引起了歧义,于是急忙解释:
“我不是这个意思……这么多年来,百姓之苦,我当然知道。然而,不是每个人都是皇帝、都是这越雍高墙内的人,这些人只要他们愿意,很容易就能够改变一方百姓的生活。拿你的话来说就是,他们都是接近根源的人,处理根源比我们这种远在天边的人方便得多。”
接下来她仿佛在向这个陌生人倾吐被误会的委屈,激动地说:
“无国即无家,我生养于此,身体流的是齐国血液!我怎会忘记!天下百姓之多,纵我怜惜他们所有,我也唯有双臂!只可同扶二人!”
意识到自己言语有些过激,她特地压了声音:
“我来自罗城,自会为罗城百姓做我力所能及之事。你呢,你又是谁?为何要接济天下?难道你也有惊世才华?”
巾咏的话信息量之大,让那人陷入深思,话音落了好一会儿才接话,第一句,当然是道歉。
“对不起,我为之前的误会和鲁莽道歉。”
随后并不打算回答她的问题,反而向她确认。
“刚才你说你来自罗城?”
巾咏点头。
“你是李巾咏,李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