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强军也赶紧检查了其他的几个设备。
“太好了,真的能用了!”
这样一来,省了他们不少力气和资源。
要知道,所有的设备都是在地球制造好后,再送到飞天号上来的。
每次运输这么多重量都会耗费能源。
就算吴罡不在乎能源消耗,但也想节约一点。
现在这个问题完全解决了。
其实这个方法也是吴罡从之前的沙尘暴原理中想到的。
以前他就知道沙尘暴能够清除地面上带电的东西。
所以同样,小型旋风也可以清理掉太阳能板上的颗粒。
但这种情况不常发生,不是每次都有合适的风来解决这些问题。
而且,并不是每个设备都能正好被这样的风清洁干净。
不过,静电不仅会影响太阳能电池,还可能影响其他设备。
这些微粒实在太小了,直径只有零点几微米。
就算是把整个机器都包起来,有时也免不了碰到带电的沙子。
吴罡打算找到让太阳能板自动清洁的方法。
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电池效率,还能解决灰尘积聚问题。
虽然他暂时缓解了太阳电池的问题,可还是想要一个更长久的解决方案。
既然尘埃带有电荷,可以用特殊材料做的板子放在上面。
然后通过传感器给这些尘埃不同的能量,这样就可以使它们离开表面。
吴罡试验了一下,当他把一些尘土放在特制的防静电器里时,这些尘土全不见了。
全都聚集到了刚放上去的新板子上。
接着,他将这块防静电板扩大成一个类似洗车间的空间。
所有需要除静电的车子和装置放进这里面,吴罡按下开关就能清干净。
这种方法不仅能处理火星尘埃,还不需要太多人力操作。
“真是不错,为我们省了不少事情~”
之前,静电灰尘常常粘在付强军的发动机上。
导致好几次操作都不准确,他还以为是自己技术不行。
原来都是灰尘在作祟。
找到了原因后,之前认为要报废的那批设备又可以用上了。
有吴罡领导着,一号基地正在有条不紊地建造。
目前火星上大部分建筑都已经完成。
并且比起他在地球地下建的地方,这里更加齐全。
吴罡对此感到很满意。
于是专门请楚老来参观他的火星基地。
其实早前楚老就想去那里看看。
只是怕打扰他们的工作就没有成行。
但现在既然一号基地开放了,楚老立刻开着飞船赶了过来。
门口插着夏国国旗,迎接老人的是这庄严的场景。
进入里面根本不用穿戴防护装备,跟地球上一样舒服。
这里的一切环境设置都很合适。
“不错,吴罡,干得挺好。” 楚老表示认可。
既然设施如此完善,吴罡提议可以开始火星移民了。
选一批人来适应这里的居住条件。
毕竟,这里已经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
而且他们可以在温室里种植食物,不再担心供给问题。
现在用的核融合电源虽仍需海水里的氘,但它已能被制成小巧的块状存放。
一小块就够使用一年时间。
所以供电不成问题。
但高层还有反对声音。
许多人觉得没必要为了移居花费这么大代价,毕竟地球的生活也很好。
而在火星居住不仅环境不如地球上舒适,娱乐活动也不多,许多人都不愿改变。
甚至有人认为住在火星上是个伪命题。
并非所有人都能仅靠核能生存。
而要把全国人民都搬过来,照顾那么多人……这是个挑战。
这种开销根本承担不起。
现在能源消耗这么大,如果不提前准备的话。
吴罡一直担心地球末日真的来临,等地球上的能源耗尽时。
那时候再想移民可就来不及了。
所以吴罡的想法是得提前做好准备。
火星曾经也是个有生命的星球。
如今那里的生命已经消逝无踪。
火星几亿年前的环境,也许跟地球差不多。
吴罡之前在冻土层发现的生命迹象证明了这点。
既然这样,他们就必须考虑到一种风险和可能。
就是火星也经历了从像地球那样的生态环境变成现在的沙漠荒地。
就算如此,难道他们就会袖手旁观吗?
看到吴罡闷闷不乐的样子,楚老也束手无策。
“要是你想要说服高层的话,两个月后的会议你可以去试试。”
实际上,自从上次楚老把火星基地建设交给吴罡的时候,他早就心里有数了。
那些高层研究院的老古董们特别顽固。
简直是不开化,研究所里需要注入一些新活力。
或许吴罡能带领他们走向更远的未来。
这段日子,吴罡一直在梳理火星的相关资料。
上次会议的结果让他印象深刻,那种挫败感至今未消。
只有真正危及高层人员生命的东西,他们才会听吴罡的意见。
没有强有力的证据,那些高层的人绝不会采纳他的想法。
连大气压强装置和氧气循环都没打动他们。
这回就算是用激光武器指着他们的头,也不会让步了。
想到这里,吴罡就有点烦了,直接把手边的资料扔到一边。
突然一张纸条掉了下来。
吴罡起身蹲下去捡起了这张纸条。
上面写着激光应用的一些范围。
说到这个,因为吴罡不断吸收核聚变能量,才解锁了不少高科技元素。
上次拿到激光战略武器的资料,详细介绍了激光的各种用途。
直到现在,吴罡也只是浅尝辄止地用了其中的一小部分。
这段空闲时间正好可以研究下这些衍生技术的应用方法。
最近吴罡日常工作就是在火星上做探索工作。
在外探测时,不仅依靠仪器设备,还得亲自选定点探测区域。
吴罡手上拿着的探测仪看起来就像台摄像机。
付强军还以为他要用这东西拍照留念呢。
但后来当他看见吴罡如何使用时才发现不是这么回事。
说起来他们在这一片区域已探索了大概半个月。
最初大伙都认为这片地方没啥价值。
按常理讲这里不该有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就连那些发达国家也不研究这个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