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赵青云换上一袭干净的青衫,带上文书,踏着晨光前往礼部报名处。他走过宽阔的长街,心中感慨万千:这条路承载着多少寒门学子的希望与梦想,又将淘汰多少有志之士。
来到礼部大堂,早已有不少考生在等候,穿着各异,有的衣着朴素,有的锦衣华服,一眼便能看出家世背景的不同。赵青云排在队伍末端,神情从容,目光扫过大厅的景象。
轮到赵青云时,他将文书递给负责登记的官员。这位官员是一名年约五十的中年人,面容消瘦,目光懒散,似乎对这些考生早已不耐烦。他随手接过赵青云的文牒,瞥了一眼,嘴角忽然勾起一抹冷笑:“赵青云?可曾听过礼部的规矩?”
赵青云愣了一下,微微施礼:“下官未曾冒犯,不知大人所指何规矩?”
那官员将文牒一甩,语气冷淡:“你的文书盖章模糊,按规矩,不予通过。”
赵青云接过文书仔细查看,盖章确实有些模糊,但依稀还能辨认,他沉声说道:“大人,盖章虽略有模糊,但文书清晰可辨,恳请大人行个方便。”
那官员不耐烦地摆手:“规矩就是规矩,要方便就回去重盖印章。”
周围一些考生看热闹地窃窃私语,其中一人低声说道:“这个赵青云怕是得罪了什么人吧,礼部官员怎么对他这么冷?”
赵青云心中微怒,却压住火气,平静地说道:“大人,此番回去重盖印章恐怕耽误时日,还请通融一二。”
官员冷哼一声:“通融?你以为这里是你家乡的县衙吗?若人人都要通融,那礼部还要规矩作甚!”
正当气氛僵持时,另一个官员走了过来,他看了一眼赵青云手中的文书,轻轻咳嗽了一声,对那官员说道:“老刘,这点小事也值得你为难考生吗?虽说规矩是规矩,但也不能寒了有志之士的心吧。”
被称作老刘的官员眉头一皱,却碍于对方的面子,摆摆手:“罢了罢了,这次便算了。”
赵青云心中一松,连忙对那位替他说情的官员作揖:“多谢大人宽容,学生铭感五内。”
那官员笑着说道:“小事而已,别耽误了前程,好好备考吧。”
离开礼部后,赵青云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心中感慨万分。京城果然不同于地方,这里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暗涌与规则。他暗暗告诫自己,未来的路会更加艰难,唯有保持冷静,谨慎应对,才能立足于这片权力中心。
薛逸风在门外等着他,见赵青云脸色复杂,问道:“怎么了?遇到麻烦了?”
赵青云点点头,将刚刚的事简略说了一遍,叹道:“师兄,礼部不过是个开始,这座京城怕是远比我想象中更复杂。”
薛逸风轻笑道:“京城的规矩说白了就是钱和关系。你要记住,越是权力的中心,越要懂得藏锋蓄锐。你在礼部遇到的,不过是些小浪花,接下来才是真正的大浪。”
赵青云握紧拳头,目光坚定:“师兄,我一定会记住你的话。无论多难,我都会坚持下去,考取功名,完成我的使命!”
赵青云回到沈正华府中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下。沈正华正在书房中提笔作画,听到赵青云的脚步声,抬头微微一笑:“青云回来了,今日报名可顺利?”
赵青云走上前,将礼部报名时发生的小插曲一五一十地讲述了一遍。他的语气虽显平静,但话语中仍透着一丝不平。
沈正华放下手中的笔,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轻轻叹道:“果然,这些年礼部的风气依旧不堪,底下的人见风使舵,只认权势和银两,竟连寒门学子都不放过。”
赵青云拱手说道:“沈大人,这次多亏另一位官员帮忙解围,否则学生恐怕真要来回奔波,耽误考试。学生不解的是,为何堂堂礼部,却容忍如此风气?”
沈正华苦笑一声,目光深远:“礼部风气不堪,只是朝廷的一个缩影罢了。如今的朝局,早已被张维平等权臣搅得乌烟瘴气,卖官鬻爵之事层出不穷。青云,你可知徐先生为何辞官归隐?”
赵青云闻言一愣,连忙说道:“家师从未提及辞官之事,只说过朝局混乱,但具体缘由却不曾明言。”
沈正华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的天色,声音中透着几分沉重:“徐兄当年也是一腔热血,才高志远。初入翰林院时,曾向皇帝进献《治世十策》,条条切中要害,甚至提议削减张维平的权力,以肃清朝廷风气。”
赵青云听到这里,忍不住问道:“那皇上如何回复?”
沈正华冷笑一声:“回复?皇帝不过是装模作样地夸奖了一番,最终却将那十策束之高阁。而张维平得知此事后,暗中使人施压,连连打压徐兄,甚至将他的亲信贬斥到偏远州郡。徐兄看得透彻,知道自己孤掌难鸣,愤而辞官。”
赵青云握紧了拳头,脸色微沉:“张维平一党竟如此嚣张?皇帝难道全然不知朝廷已然腐败至此?”
沈正华转身望向赵青云,神色复杂:“皇帝岂会不知?只是他懒于政务,沉迷声色,愿意将权力交给张维平一党掌控。张维平表面忠心,实则结党营私,将朝堂变成他的权力游戏场。即便皇帝偶尔醒悟,也无力回天了。”
赵青云的心中掀起了滔天怒火,但他深吸了一口气,尽力平复自己的情绪:“沈大人,那我等读书人若想入朝为官,又能如何在这样的朝局中有所作为?”
沈正华沉默了片刻,语气缓慢却坚定:“青云,朝廷虽腐,但天下仍需有人守正。你们这些后起之秀,是百姓的希望。我虽辞官,但并不希望看到你们因此放弃。入朝为官虽如履薄冰,但若无一人敢站出来,百姓只能永受荼毒。”
赵青云听罢,重重地点了点头:“学生明白了。虽然前路凶险,但学生愿意一试。若能有朝一日清理权臣,还天下一个公道,哪怕付出性命,也在所不惜!”
沈正华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拍了拍赵青云的肩膀:“徐兄没有看错人。青云,朝堂之路远比江湖复杂,既要有剑胆,又要有琴心。你天资聪颖,只需谨记初衷,必能走得更远。”
赵青云深深地鞠了一躬:“多谢沈大人教诲,学生定当不辱使命!”
沈正华放下茶盏,眼神沉郁,仿佛回忆起一段令人扼腕叹息的往事。他缓缓说道:“青云,你或许未曾听闻,十年前,朝廷曾冤杀了一位忠臣,那人名叫李景荣。”
赵青云心中一颤,但脸上却保持平静:“沈大人,学生略有耳闻,听说李景荣为人清廉刚正,是一代清官,怎么会落得如此下场?”
沈正华叹了一口气,语气中带着愤慨与无奈:“李景荣,是我辈读书人中难得的贤才。他一生为民请命,敢言直谏。尤其在两淮盐案中,他冒死揭露了张维平一党的贪墨罪行,震惊朝野。”
赵青云低头掩饰眼中的情绪,心中暗道:“父亲的事迹,竟然被这样记得。”
沈正华继续说道:“但张维平一党怎能容得下他?盐案结束后,张维平暗中运作,将矛头对准李景荣。他们捏造罪名,说李景荣勾结地方势力,图谋不轨。最终,皇帝被蒙蔽,亲下旨意抄家满门。”
他用力捏紧了拳头,声音低沉:“你可知道,李家满门抄斩,那是怎样的血腥场景?一位忠良被如此对待,天理何在?而李景荣的罪名,根本没有任何实据!”
赵青云听到这里,心中波涛翻涌,几乎无法平静。他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低声问道:“沈大人,那李家的后人呢?是否有人得以逃脱?”
沈正华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语气缓和了些许:“据传,当年李家的幼子在家奴的帮助下侥幸逃脱。这件事后来在朝野传得沸沸扬扬,张维平派人四处搜捕,却始终没有抓到。”
他顿了顿,脸上浮现一丝欣慰:“李景荣虽死,但若遗孤尚在人间,这便是忠良有后。张维平一党作恶多端,终有一天会付出代价。”
赵青云听到这话,心中感慨万千。他看向沈正华,郑重地说道:“李景荣一案,确实令人痛心。学生虽未亲历,但也深感愤怒。若忠良之后能有朝一日为父洗冤,那便是天下读书人的幸事。”
沈正华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青云,读书人能有你这样的胸怀,实在难得。若李景荣地下有知,定会欣慰。”
赵青云低头掩住眼中的波动。他多想站起来大声告诉沈正华:“我就是李景荣的儿子!”但他知道,如今自己尚无自保之力,一旦身份暴露,可能会引来灭顶之灾。他只能将这一切埋在心底,脸上保持平静,缓缓说道:“沈大人所言,学生铭记于心。学生必定努力,不负圣贤教诲。”
沈正华微微一笑,语重心长地说道:“青云,你有这样的志向,未来必定大有可为。但朝堂复杂,若有朝一日你站上那个舞台,需谨记一句话:心怀正道,慎行慎言。”
赵青云拱手行礼,郑重答道:“学生受教了。”
夜晚,赵青云回到客房,独坐窗前,望着窗外的月光发呆。他的拳头紧紧握着,脑海中浮现出父亲临刑前的模样,以及家人惨死的场景。
“父亲,孩儿已经走到这里了。”赵青云低声自语,泪水悄然滑落,“孩儿不敢忘记您的嘱托,也不会让李家的血白流。张维平,终有一天,我会亲手撕开你的伪装,让你为所做的一切付出代价!”
烛光映照下,赵青云的目光如刀,充满了坚定与仇恨。他知道,这条路注定充满荆棘,但他已无退路。
他坐在书桌前,窗外月光如水,他提笔在纸上写下:“百姓蒙难,朝廷失德。既立此志,誓还天下清明!”
赵青云的目光从窗外收回,灯火摇曳间,他的思绪渐渐回到那些关心他的身影。他轻轻叹了口气,喃喃道:“若不是遇到这些贵人,我恐怕早已不在人世了。”
他想起赵父赵母那无私的庇护,从最初的接纳,到悉心的照料,再到认义为子,赵家给予了他第二次生命般的温暖。他记得赵母温柔的话语,记得赵父的严厉教诲,更记得临行前两位长辈的殷殷叮嘱。
“父亲、母亲,我一定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赵青云握紧拳头,心中暗自发誓。
又想起宋怀玉,那温婉坚韧的女子始终在他身边默默支持。他回想起两人携手在田间散步时的笑颜,也记得定亲那日她看着他时眼中的笃定与柔情。他低声说道:“怀玉,等我回来,等我考取功名,给你一个安稳的未来。”
他的思绪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再一次不由自主地忆起了徐子谦那严谨认真的教导场景和充满耐心的劝勉话语。每一句教导都犹如明灯照亮着他前进的道路,而每一声劝勉更是像春风拂面,温暖着他的心窝。
与此同时,周凌风对剑术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也浮现在他眼前。周凌风手把手地纠正他的剑招姿势,不厌其烦地讲解剑法精髓,那些画面就像是昨天刚刚发生过一样清晰可见。
接着,薛逸风那张亲切的脸庞映入脑海。薛逸风对待他就如同亲兄长一般无微不至地关怀照料。无论是生活中的琐碎小事还是修炼途中遇到的困难挫折,薛逸风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给予帮助和鼓励。
最后,赵文清这个名字在心头重重响起。那位和他情同手足的好兄弟啊!即使身处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之中,心中依旧怀着对国家和百姓的深深牵挂,不辞辛劳地四处奔波忙碌,只为能为民众谋福祉、解忧愁。
想到这里,赵青云不禁轻声呢喃道:“师长们、兄弟们,正是因为有了你们坚定不移的支持,才让我拥有了勇往直前、不断前行的巨大力量。”此刻,他的目光中流露出深深的感激之情,仿佛一汪清澈见底的湖水,倒映着过往岁月里那些温暖人心的点点滴滴。“我必定不会辜负你们对我的殷切期望,更不能玷污了李家世代相传的清正廉洁之名!”
他端起桌上的茶杯,一饮而尽,抬头望向窗外的夜空。星光点点,仿佛在为他指引方向。他缓缓吐出一口气,将所有的情感埋在心底,再次伏案,将目光投向书稿:“前方路漫漫,但我会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为父亲洗冤,为天下谋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