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谭军的蓬勃发展,如一颗新星在荆州大地升起,熠熠生辉却也刺痛了各方势力的眼眸。
曹操回许昌后,日夜谋划复仇,那阴冷的营帐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他满是阴霾的面庞。
“袁谭小儿,竟能屡次坏吾好事,定要将其连根拔起!”
他咬牙切齿,摔碎了手中酒盏。荀攸在旁轻声进言:“主公,如今袁谭军势大,又有诸葛亮运筹帷幄,急切间难以强攻。不若从其内部瓦解,荆州当地势力鱼龙混杂,可暗中挑唆那些新近归附之辈,令其生乱。”
曹操目光一闪,微微颔首,旋即派出大批细卒潜入荆州各地。
与此同时,孙权在江东收到密报,得知袁谭军不断吸纳各方势力,亦是坐立难安。
吕蒙再次进谏:“主公,若再迟疑,荆州恐再无吾等立足之地。曹操那边虽不可全信,但此刻大敌当前,不妨暂且联手,待击败袁谭,再与曹操计较。”
孙权皱眉沉思良久,终是下定决心,遣使回复曹操,约定共同出兵,瓜分袁谭地盘。
荆州城内,看似平静的表象下暗流涌动。那些新近归附袁谭的豪强,成分复杂,心思各异。
赵风虽真心投诚,但麾下部分将士眷恋往日山大王的逍遥,对军规军纪渐生抵触。而一些山贼出身的士卒,野性难驯,时常在城中惹是生非,百姓虽惧其武力,却也怨声载道。
诸葛亮敏锐察觉这些隐患,一日,他将赵风唤至帐中,神色凝重:“赵将军,今吾军欲成大业,纪律严明乃重中之重。你部士卒近日行径,已扰民生,长此以往,恐生大变。”
赵风满脸羞愧,单膝跪地:“军师所言极是,赵某管束不力,愿受军法处置。还望军师指条明路,赵某定全力纠偏。”
诸葛亮扶起他,温言说道:“将军莫急,可挑选本部亲信,加以严训,再与吾军老兵混编,相互影响,潜移默化中规整风气。”赵风领命而去,自此在营中勤抓纪律,恩威并施,士卒风貌渐有改观。
然而,外部危机接踵而至。曹操与孙权联军来势汹汹,大军压境,先锋部队已至城外三十里扎营。
袁谭登城远眺,浓眉紧锁:“敌军势大,此番该如何破局?”诸葛亮羽扇轻摇,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主公,敌军虽众,却心怀鬼胎。曹操求胜心切,孙权意在自保占地,吾等可先示弱,佯装败退至城内坚守,待敌军攻城疲惫,再出奇兵突袭曹营,曹营一乱,孙权必不敢独自强攻。”
袁谭点头,传令全军依计行事。
联军初战告捷,轻易占得几座营寨,士气大振,挥军直逼城下。
一时间,荆州城外阴云密布,喊杀声震天,投石车巨石轰鸣,撞城锤撞击城门声响彻云霄。袁谭军坚守不出,以强弩硬弓还击,矢石如雨,联军攻势屡屡受挫。
围城半月有余,曹军粮草消耗渐大,士卒疲惫不堪,怨言渐起。
曹操心急如焚,却无计可施。此时,诸葛亮看准时机,命吕冲旧部与高览率精锐从西门悄悄出城,绕道奔袭曹营后方。
夜色深沉,这支奇兵如暗夜幽灵,悄然逼近曹营。待至近前,一声令下,火光四起,营帐瞬间陷入火海。
曹军大乱,以为敌军主力来袭,慌不择路,自相践踏。
曹操惊醒,匆忙披挂迎战,却见吕冲旧部军旗烈烈,那画戟图案在火光映照下仿若吕冲重生,心中一惊,竟有些怯意。“莫非吕冲阴魂不散?”他喃喃自语。高览趁机率军掩杀,曹军死伤惨重。
孙权在营中见曹营火起,心中暗忖:“曹操若败,吾独木难支。”
当下传令撤军,准备回江东再做打算。袁谭军趁势出城追击,联军大败,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此役过后,袁谭军威名更盛,荆州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城中孩童皆传唱吕冲英勇事迹,士气如虹。
但诸葛亮并未松懈,深知经此一役,荆州经济民生凋敝,亟待恢复。
他向袁谭提议:“主公,当务之急是休养生息,减税赋、兴水利、通商路,让百姓安居乐业,吾军才有稳固根基。”
袁谭深以为然,遂颁布政令,鼓励农耕,一时间田间地头忙碌起来,荒芜之地渐有绿意。
城中学堂也日益兴盛,不仅军中士卒,连民间子弟也慕名而来。
诸葛明负责讲授兵法,他引经据典,结合实战案例,深入浅出,听者如痴如醉。
一日,课堂上讨论战术,一位年轻学子起身问道:“先生,若敌军据城坚守,强攻不下,当如何破局?”
诸葛明微笑,踱步而言:“可围而不攻,断其粮道水源,再以攻心之计,散布城内缺粮恐慌,待其军心大乱,再寻机攻城,或可兵不血刃。”学子们纷纷点头,钦佩不已。
在这短暂宁静中,袁谭军秣马厉兵,积极筹备应对未来未知挑战。
可命运从不曾让人安稳太久,一封来自益州的密信打破平静,信中提及曹操暗中联络刘璋,欲借道益州,从后方突袭荆州,一场横跨数州的更大阴谋,如一张无形巨网,悄然向袁谭军笼罩而来,而他们唯有以无畏勇气与无穷智慧,再次冲破阴霾,于乱世中踏出坚实且决绝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