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安定公主夭折一事发生以来,李治虽然没有立刻给王皇后定罪,但内心对她已经心生嫌隙,态度也发生了极为明显的转变。
往日里,李治对王皇后还算尊重,偶尔也会到她宫中坐坐,聊些宫中事务或是家常。可如今,李治去王皇后宫中的次数越来越少,即便偶尔去了,也是神色冷淡,言语间透着疏离。
这一日,王皇后精心准备了一桌酒菜,盼着李治能来。等到夜幕降临,李治终于踏入了宫门。
王皇后连忙起身相迎,脸上堆满了笑容:“皇上,您可算来了,臣妾等候多时了。”
李治只是微微点了点头,便坐在了桌前,脸上没有丝毫的喜悦之情。
王皇后心中一紧,但还是强装镇定地说道:“皇上,臣妾特意为您准备了这些,都是您平日里爱吃的。”
李治轻轻哼了一声:“皇后有心了。”
王皇后给李治倒了一杯酒,小心翼翼地说道:“皇上,近日来您政务繁忙,可要保重龙体啊。”
李治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冷冷地说道:“朕的事,就不劳皇后费心了。”
王皇后的手一抖,眼中闪过一丝委屈:“皇上,臣妾只是关心您。”
李治看了她一眼,说道:“关心?公主之事至今未明,你让朕如何相信你的关心?”
王皇后急忙跪下,哭着说道:“皇上,臣妾真的是被冤枉的,臣妾对公主绝无半点加害之心啊。”
李治皱起眉头,不耐烦地说道:“够了!此事朕自会调查清楚,你无需多言。”
王皇后泣不成声:“皇上,臣妾在宫中多年,一直恪守本分,从未做过对不起您的事。”
李治沉默片刻,说道:“但愿如此。”
说完,李治起身便要离开。
王皇后拉住李治的衣角,哀求道:“皇上,您就不能相信臣妾吗?”
李治甩开她的手,头也不回地走了。
王皇后瘫坐在地上,泪水不停地流淌:“为什么?为什么皇上不再信任我?”
身边的宫女赶紧扶起王皇后,安慰道:“娘娘,您别太伤心了,也许等真相大白,皇上就会回心转意的。”
王皇后绝望地摇了摇头:“不会了,皇上已经对我心生嫌隙,恐怕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而在另一边,李治回到寝宫,心情依旧十分沉重。
只见太监小李子轻手轻脚地走到李治身旁,他微微躬身,脸上满是谨慎之色,轻声细语地开口问道:“皇上,奴才斗胆问一句,您为何会对皇后娘娘这般冷淡呢?依奴才看啊,说不定这其中当真是存在着什么误会呀!”
听到这话,李治不禁深深地叹息一声,他缓缓抬起头来,目光有些迷离地望向远方,喃喃自语道:“小李子啊,此事你又如何能懂?自从咱们的公主遭遇不幸之后,朕的心间便好似硬生生地扎进了一根尖锐无比的刺,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将其拔出。每每想到此处,朕这心里便是一阵刺痛。”
小李子听后,赶忙安慰道:“皇上莫要太过伤心,保重龙体要紧呐!只是……不知皇上您是否打算一直就这样对待皇后娘娘呢?毕竟夫妻之间理应相互扶持、相濡以沫才是啊!”
李治闻言,眉头微皱,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之中。过了好一会儿,他方才回过神来,神色凝重地说道:“朕自然也不愿轻易冤枉了她,可如今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摆在眼前,各种迹象皆表明这其中必有蹊跷之处,叫朕怎能不心生疑虑?”说罢,李治又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眼神之中透露出无尽的忧愁与烦恼。
过了几日,王皇后在宫中遇到了李治。
王皇后行礼道:“皇上。”
李治只是淡淡地看了她一眼,便从她身边走过,一句话也没有说。
王皇后紧紧咬着那如樱桃般娇嫩的嘴唇,一双美眸中蓄满了晶莹的泪水,仿佛下一秒就会滚落下来。她微微颤抖着身子,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委屈和悲伤。
当她拖着沉重的脚步缓缓回到宫中时,那股伤心之情愈发浓烈起来。坐在梳妆台前任由宫女梳理着秀发的她,目光空洞无神,脑海里不断回荡着今日与皇帝相遇时他那冷漠的眼神以及决绝离去的背影。
终于,王皇后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痛苦,转过头对着身旁一直陪伴着自己的嬷嬷哭诉道:“嬷嬷啊,皇上如今竟然连看都不愿意多看我一眼!这到底是为什么呀?我究竟做错了什么?”说着,眼泪便像决堤的洪水一般倾泻而下。
嬷嬷心疼地看着自家主子这般模样,赶忙上前安慰道:“娘娘莫要太过伤心伤身,咱们总得想法子应对才好。依老奴之见,眼下最要紧的便是寻到能证明娘娘清白的证据。只要有了证据,相信皇上定会回心转意的。”
然而,王皇后却只是无奈地摇了摇头,苦笑道:“嬷嬷,此事又谈何容易呢?如今皇上对我成见已深,根本就不肯给我任何解释的机会。即便真找到了证据,恐怕也难以改变他的心意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治对王皇后的态度非但没有丝毫好转,反而变得越发冷漠无情。曾经那个对她宠爱有加、言听计从的夫君已然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视她如同陌路之人的冷酷帝王。
而宫中那些善于察言观色的众人自然也都瞧出了其中的端倪,于是纷纷开始疏远冷落起王皇后来。
昔日门庭若市的寝宫如今变得冷冷清清,就连平日里那些阿谀奉承的妃嫔们此刻见到她也是避之不及,生怕受到牵连。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巨大变故,王皇后感到无比的孤独和无助。
王皇后感到无比的孤独和无助,她深知自己在宫中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