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还没等舒云开口询问,田秀芬便倒豆子一样将事情经过全部说了出来。
“原来那冯洁在城里有个相好的,她哥送她到火车站,谁知她趁人不注意,转头就跑,把他哥吓得差点要报案了,最终还是有军嫂在街上看见冯洁,带着冯家人过去,才知道冯洁跟着城里的相好住在胡同里的一间小平房里,孤男寡女,住了好几天了。”
舒云震惊,没想到在民风保守的七十年代也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姑娘的名声很容易就被风言风语影响,要是冯洁找的男人是个有担当的,那还好些。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要是这个男人真有担当,准备负责,怎么会让心爱的人不明不白地跟着自己呢?
舒云不知道该说冯洁勇气可嘉还是没脑子。
“冯志伟想将人带回去,冯洁还不乐意回去了。”
舒云一阵无语,只能说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各人有各人的想法。
舒云最近都很少出门,一门心思研究连环画,不过冯家孩子的事情倒是让她有所启发,或者她可以试着画一些关于海姆立克急救法的简单图解,以简单,鲜明的图解教授人们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应该如何正确应对。
舒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顾峻,顾峻觉得舒云的想法很好,以普及的形式尽可能教会民众简单的急救办法。平时可能没什么作用,但真到了危急时刻,也就能显出这份急救法的含金量来了。
妻子在做一件造福于社会,有益的事情,作为丈夫,顾峻非常赞同,只是他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不过既然你是要以投稿的形式发表,虽然内容上非常具有教育意义,但真要发表出来,吸引力也是需要的,太火枯燥无味,注意到的人自然就少,也就起不到普及的作用。”
舒云若有所思,末了点点头,“你说得很对,或许我可以加上几个与急救相关的小故事吸引注意力。”
与顾峻交谈过后,舒云的思路更加清晰了,一开始她只想以宣传画的形式投稿,但现在她却觉得或许以一个简单的连环画形式会更加有趣一些。
有了这个想法,舒云立马就行动起来,她先试着构思一个小故事。
主人公是一名七八岁大的农村男孩,明亮。去年父亲不幸遇难,家里只有一个寡母和一个才两三岁大的妹妹,日子过得艰难。
不过小明亮身上却没有生活困苦留下的伤痕,如他的名字一样,明亮得像是阳光一般,不大的年纪却和母亲一样下地挣工分,小小一人早已可以独当一面。
小明亮手巧,会编各式各样的竹篮,一个个造型精致,有村民就向小明亮要换竹篮,小明亮答应了,不过要的却是白面,村民便用手上一小爪白面换了小明亮做了三天三夜的竹篮。
接下来,小明亮还陆续做了很多竹篮,拿到附近村庄换东西,不过奇怪的是换的都是白面,要是村民给其他东西,小明亮一准要摇头拒绝。
日子一日一日地过着,终于在某天小明亮攒够了一大碗白面,混合着家里的粗粮可以做一大碗面条了。
原来是小明亮一直都记得下个星期一便是母亲的生日,以前父亲还在世的时候,都会在这一天给母亲下一碗面条,父亲会告诉小明亮,这是母亲最喜欢吃的东西。
当时的小明亮懵懂地点点头,却在面条蒸腾起的热气中看到母亲红红的,带着笑意的脸庞,那么的漂亮,那么的幸福,小明亮一直都记在心中。
不过自从父亲去世后,母亲好似再也没有这么笑过了,紧皱的眉间有了道深深的皱纹,小明亮想让母亲重新笑起来,所以才偷偷准备起生日礼物。
他熟练地将面团揉好,擀成长块状,切成一条条,放入开水中煮开,麦香瞬间弥漫在厨房内,小明亮深深呼吸了一口,还剩了些面条,小明亮便做成面疙瘩一起放进面条里煮着。
小明亮将生日惊喜端到母亲面前时,母亲惊讶又惊喜,眼里满是泪光,却笑得一如他记忆中那般。
一家人时隔一年再次吃上了面条,但意外也在这时发生,妹妹太饿了,面疙瘩吃得太急卡在了喉咙里,母亲第一时间发现了问题,但使劲拍妹妹的后背依旧无济于事,小明亮看着妹妹渐渐变得灰白的脸色,和母亲失声地痛苦,仿佛过去的苦难重新卷土重来,乌云遮住太阳,好似马上就要一场狂风暴雨。
恰在这时,在村里走访的赤脚医生听到了动静,冲进了明家,成功用急救法将小孩救了下来,一家人劫后重生,纷纷露出了庆幸的表情,此刻风将乌云吹散,太阳光重新沐浴着这片大地。
故事到这里结束,但舒云要告诉大家的重点还在后面,她在故事的末尾加上一句话:有时生活中的突发状况总会在你毫无防备之时突然到来,如果你的身边也遇到了如同小明亮家一样的事情,请不要慌张,准确使用急救法或许可以挽救生命,挽救一个幸福的家庭。
接着,舒云便在字的下面画上急救法的几张图解,并在图画的下方标注解释文字,方便大家理解。
最后一字写完,舒云长长送了口气,站起身活动了下筋骨。
院门打开,小狗兴奋的叫声响起,舒云不用回头就知道是顾峻回来了,舒云兴致冲冲地拿着画稿,“顾峻,我的连环画画好了,你帮我看看还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改的。”
“我抽空看看。”顾峻接过画稿,却显得有些沉默,表情也比往日要严肃,欲言又止地看向舒云,让舒云原本高涨的心情跌落了下来,她有种不好的预感。
舒云扯出一抹笑容,“你好严肃啊,出了什么事情?”
顾峻斟酌了一下,带着人坐到椅子上,手却握着舒云没有松开,“我跟你说,但你不要太着急,事情没有那么严重。”
舒云抿唇,“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