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通海被郭宝玉任命的孟津关守将兼后路军指挥,率领第十四军确保黄河渡口安全,防备敌人顺黄河而下来夺回孟津。
郭宝玉带着剩下的三个大军直接开赴洛阳,孟津关到洛阳一路坦途,一天就兵围洛阳城。分东,南,北三面包围洛阳城,郭宝玉想要围三缺一,迫使守将弃城而逃。
洛阳守将按竺迩是拖雷的死忠分子,他是拖雷的部将出身,跟着拖雷殿下一路南征北战,立下很多功劳。
拖雷宣布继承汗位之后,为了控制东部,将按竺迩安排到洛阳,负责洛阳的防务。不过按竺迩打仗虽然很勇猛,但是却不善管理。
按竺迩重用手下的色目人,在洛阳城欺压汉人百姓。色目人仗着蒙古人撑腰,制定了很多歧视性政策。
他们规定汉人百姓不得从事行商,只能从事农业和开工坊。
汉人百姓的土地被肆意侵占,却得不到任何补偿。
在税收方面,汉人百姓承受着沉重的赋税,而色目人则享受着种种免税的特权。
色目人还把持集市议价权 ,低价收购汉人生产商品,然后在高价卖出。
就连日常的出行,汉人百姓也受到诸多限制,不能随意在某些街道行走,否则就会遭到严厉的惩罚。
这些歧视性政策让汉人百姓的生活陷入了极度的困苦之中,却又申诉无门。
洛阳城百姓已经开始怀念当年金国统治了。
不过按竺迩并不知道这些实际情况,他每天都是在军营里面训练士兵,和士兵同吃同住。
按竺迩觉得色目人比汉人好用。色目人能够准时的提供自己想要的物资,不会找理由推脱。相反那些汉人的官员总是会找各种理由来推脱。
所以洛阳城汉人官员越来越少,色目人越来越多。这一年多来,越来越多的色目人来到洛阳城。
几个色目人头目聚在一起,低声讨论着当前的局势。
四头目说道“听说那金国太子完颜康实力强大,兵强马壮,蒙古人未必是对手。”
三头目眉头紧皱:“是啊,蒙古人已经连续失败很多次,每次都被金国打的毫无还手之力,蒙古人已经是将死之鱼了”
二头目忧心忡忡说:“咱们在这为蒙古人效力,万一他们败了,到时候,咱们可就没好果子吃了。”
大头目说道:“不如咱们找个机会,投靠完颜康,说不定还能捞个好前程。”
四头目说道:“可眼下洛阳蒙古人现在势大,万一被发现咱们有二心,那可是死路一条,我们还是在等一等,这个洛阳城实在是太富裕了,不愧是遍地黄金的神秘东方之国,我们还可以捞最后一次。”
大头目说道:“富贵险中求,蒙古人对咱们也不过是利用,哪有真心相待。咱们族人自从离开故土在欧洲流浪了千年,也没有哪个国家愿意真心接纳我们。”
三头目傲然说道:“完颜康的女真族也不过是一个野蛮小族,他现在频繁战争必然也需要理财高手,到时候我们只要使用一些手段,必然也会获得重用。”
“那咱们得好好谋划谋划,千万不能走漏了风声。必要时候打开城门,投降金国太子完颜康。”大头目说道。
按竺迩听闻孟津关失守,大惊失色,孟津关是洛阳门户,孟津关失守洛阳危险。
按竺迩通知色目人,要征发城里的青壮男子,一同守城。
然而,色目人却故意拖延。他们表面上应承着按竺迩的命令,背地里却相互推诿,迟迟不见行动。
色目人根本不敢征发城里青年男子,城里的青年男子绝大多数都是汉人,他们受到过色目人的欺压,一但有了武器,色目人还敢欺压汉人百姓。
而且,色目人还想要在金军破城之前压榨掉洛阳城百姓的最后一个铜板,怎么可能让洛阳百姓获得武力。
其中一个色目人首领阴阳怪气地说道:“这洛阳城能不能守住还不一定呢,让我们去征发青壮男子,万一城破了,我们可就成了众矢之的。”
另一个色目人附和道:“就是就是,蒙古人自己都守不住孟津关,还指望我们能守住洛阳?蒙古人太异想天开了。”
按竺迩多次催促,色目人总是找各种借口敷衍:“大人,这城里的青壮男子不好找啊,大家都藏起来了。”
或者“大人,我们人手不足,实在是忙不过来啊。”
按竺迩气得暴跳如雷,却又无可奈何,洛阳城的局势愈发危急。
郭宝玉围而不攻,倒不是郭宝玉攻不下来,是因为郭宝玉觉得像洛阳这样的天下名城,还是等太子殿下一起来更好。
有些功劳可以有,有些功劳还是不要为好,功劳太大,到时候赏无可赏就不好了,已经是侯爷的郭宝玉,觉得自己不要出这个风头。这个风头给太子完颜康吧!
而且太子殿下中军已经开始攻打洛阳东面关城了。
尽管郭德海还有沙通天还有韩伟都一直在催促郭宝玉发动总攻。可是郭宝玉就是按兵不动,反而分出一部分兵力去攻打洛阳周边县城。
郭德海抱怨道:“大帅,我们费力打这些县城做什么,只要拿下洛阳,这些县城还不是闻风而降。”
郭宝玉看了一眼郭德海,说道:“你懂什么,攻打县城看似费力,实则是为了彻底孤立洛阳。若不先掌控周边县城,即便拿下洛阳,日后也难免有诸多隐患。”
郭德海皱着眉头说道:“大帅,就算如此,那也不必急于此时啊,洛阳才是重中之重,打下洛阳才是立下大功劳。”
郭宝玉摇摇头说:“目光切莫短浅,如今太子殿下中军攻击东面关城,吸引了敌军主力。我们趁机清扫周边,既能减少日后的麻烦,又能为大军储备更多的粮草物资,何乐而不为?”
郭德海听了,若有所思,但仍心有不甘:“可这样一来,战功岂不是少了许多。这可是洛阳城,光复洛阳城呀!父亲”
郭宝玉脸色一沉:“为将者,当以全局为重,不可只图一时之功。且太子殿下英明神武,定能知晓我们此举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