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阿拉什站在玛雅人的金字塔上遥望远处的热带雨林。
大自然是如此神奇,草原从未有如此多的森林,沼泽和藤蔓,往往前几天劈开的道路,过两天藤蔓又会爬上道路。
毒蛇和蚊虫无处不在,气候炎热无比。
在不奴族的战争史中,凭借着智慧与科技,打造出了威力强大的发动机、致命的火器以及勇猛无畏的骑兵。这些力量在诸多战场之上,都曾发挥出巨大的优势,改变战争的走向,让敌人闻风丧胆。然而,当军队踏入那片神秘而又充满危险的蛮蛮丛林,尤其是那片广袤无垠的热带雨林时,一切都变得截然不同。这里的自然环境,比任何凶猛的敌人都更加棘手,军事征服在这里变得异常艰难,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当发动机的轰鸣在热带雨林中响起,那原本应该是力量与速度的象征,却在这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雨林中,道路条件极差,地面松软泥泞,到处都是盘根错节的树根和深浅不一的水洼。那些在平原和开阔地带能够风驰电掣的马车车辆,到了这里却如同陷入了泥沼的巨兽,举步维艰。车轮常常被厚厚的淤泥包裹,动弹不得。士兵们不得不下车,在齐膝深的泥水中费力地推车,每一次用力都伴随着沉重的喘息和飞溅的泥浆。而即使车辆勉强前行,速度也极其缓慢。
火器,这一改变战争形态的伟大发明,在热带雨林中同样失去了部分威力。潮湿的空气让火药的性能大打折扣,重型爆破子弹的发射变得不稳定,引线潮湿,甚至出现哑火的情况。枪支的金属部件也容易生锈,影响射击的精度和可靠性。士兵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定期用油料擦拭和保养自己的武器,但即便如此,在关键时刻,火器的哑火率依然不低。
雨林中的植被茂密,视线受到极大的限制。敌人往往隐藏在茂密的丛林之中,难以被发现。当士兵们发现目标时,往往已经距离很近,这使得火器的远距离杀伤优势难以发挥。而且,在雨林中,声音的传播也受到了干扰,喊杀声和枪声常常被茂密的树叶和复杂的地形所吸收和反射,让士兵们难以判断敌人的位置和数量。在这种情况下,从丛林道路两侧,涌出来的敌人,让火器的使用更多地变成了近距离的自卫和反击手段,而不是主动进攻的利器。
重装骑兵,曾经在战场上纵横驰骋的无敌力量,在热带雨林中却成了累赘。一旦离开狭窄的道路,这里的地形崎岖不平,到处都是低矮的灌木丛和密密麻麻的藤蔓,马匹根本无法快速奔跑。沉重的铠甲让骑兵们在闷热的雨林中行动更加艰难,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体力迅速消耗。而且,马匹在雨林中很容易受到蚊虫叮咬和疾病的侵袭,一旦马匹生病或受伤,骑兵们就失去了最重要的战斗伙伴。
在热带雨林中,重装骑兵的机动性和冲击力几乎丧失殆尽。他们无法像在平原上那样发起冲锋,只能小心翼翼地在丛林中的道路上穿行,时刻防备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而当遭遇敌人时,由于行动不便,他们很难迅速做出反应。在这片土地上,重装骑兵的优势并不是那么明显,速度和战斗力大打折扣。
除了这些军事装备面临的困境,热带雨林本身的自然环境也给士兵们带来了无尽的困扰。高温高湿的气候,让士兵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蒸笼之中。汗水不停地从他们的额头、脸颊和身体的每一个毛孔中渗出,却又无法迅速蒸发,导致身体的散热功能受到极大影响。士兵们常常感到头晕目眩、呼吸困难,体力在不知不觉中被大量消耗。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下,还容易引发中暑、热射病等疾病,严重威胁着士兵们的生命健康。
雨林中的蚊虫更是无处不在,它们如同饥饿的恶魔,时刻寻找着攻击的目标。这些蚊虫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繁多,其中不乏携带各种致命病菌的种类。士兵们即便穿着厚厚的军装,也难以抵挡蚊虫的叮咬。一旦被叮咬,皮肤就会出现红肿、瘙痒的症状,严重的还会引发感染和疾病。各种传染病在雨林中肆虐,让士兵们防不胜防。许多士兵在感染疾病后,身体虚弱,战斗力急剧下降,甚至失去了生命。
从开战到现在,只是过去一个月,只是征服了三十座村落,一座城市。
就算随军的军医,对于生病的人进行了严格的隔离和看护,可依然有人在不断倒下。
三百多骑兵,已经有五十骑兵退出了战斗,要么是人生病,要么是马生病,病魔困扰着整个部队。
步兵生病的情况,也非常严重,两千多人的部队和一千人的辅助士兵,现在也病倒了四分之一。
茂密的植被也是士兵们在雨林中行动的一大障碍。高大的树木遮天蔽日,使得雨林内部光线昏暗,宛如黑夜。地面上堆积着厚厚的落叶和腐烂的植物,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气味。藤蔓像一条条巨大的蟒蛇,缠绕在树木之间,阻挡着士兵们的前进道路。士兵们需要用砍刀不断地砍断藤蔓,开辟出一条狭窄的通道,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而且,在茂密的植被中,很容易迷失方向,即使使用指南针和地图,也很难准确判断自己的位置。因为雨林中的地形复杂多变,许多地标在地图上根本无法准确标注,一旦偏离了预定路线,就可能陷入绝境。
此外,热带雨林中的河流和沼泽也给军事行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这些河流大多水流湍急,深浅不一,而且没有明显的河岸标志。士兵们在渡河时,需要小心翼翼地寻找合适的地点,否则就可能被湍急的水流冲走。而沼泽地则更加危险,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片平静的草地,但实际上下面却是深不见底的泥潭。一旦踏入沼泽,就会迅速陷入其中,越挣扎陷得越深。许多士兵在穿越沼泽地时不幸遇难,他们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这片充满危险的土地上。
老阿拉什发现,在这片蛮蛮丛林深处,战争的艰难程度超乎了他的想象。
看了一眼,跪在金字塔下的一群玛雅贵族和祭司,老阿拉什紧了紧手臂上松动的鱼鳞臂铠。
他已经意识到,这场战争不可能速战速决,玛雅并不是问题,问题是这片热带丛林。
昨天,火器向老阿拉什展现了它们的威力,虽然有哑火,但上百把单兵火神枪向人们展示了无与伦比的杀伤力。
他们在三百米外,在绵延不绝的爆炸声中,将整片玛雅人城墙上的士兵全部轰成飞灰。
同样,重型攻城车的掩护,大型爆破管,加长的引线和一个火折子。就能将玛雅人的圆木城门,轰成漫天飞舞的木屑。
可老家伙知道,征服这片大地完全不像他曾经想过的那样,必须再次调整和思考。
一名军医主管来到金字塔之上,躬身行礼道:“万夫长大人,我们昨天又病倒了三十个战士和二十匹战马,隔离好像作用不大,某些病还在蔓延。”
老阿拉什点头,说道:“尽快用隔离马车送他们回到两洋城,记住不要进入城区,设立一个独立的军营,只有完全健康以后才能进入城市。”
他想了想,继续说道:“病倒的马匹也要带回去,尽量救治,我们缺少马匹。”
夜里,老阿拉什,高进,古塔,以及二十几位百夫长,开了一个会议,讨论接下来的行动。
这一次,老阿拉什问古塔,“说一说,你之前的想法。如何把玛雅人挤出去?”
古塔有些吃惊,他睁着大眼睛看向老阿拉什。
老家伙说道:“我的计划并不可行,我们不可能速战速决,不可能一口气吞掉玛雅,这片丛林才是我们真正的敌人。”
老家伙承认自己的问题,并没有降低他的威信,反而让在场所有的军官都佩服不已。
军人最要面子,可一个能放下面子的军人,才最值得尊重,也最为可怕。
古塔点点头,他迅速的拿出地图,平摊在一张玛雅的石台之上,说道:“我的想法是这样的,任何人类文明都离不开河流,因为河流带来充足的水源和鱼类资源,这至少带来两种必要的食物来源。”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移动,说道:“这里,这里,这里,这三处都有淡水河和大海的连接点,在这三个地方建立营寨,然后不断沿河而上。”
高进明白了,他说道:“我们海军有绝对优势,依托水路我们是绝对安全的,而且速度极快”。
老阿拉什和各个百夫长点头。
古塔继续说道:“我的战略是沿着大海和河流,连续建立小型要塞,人口在千人左右,配备火器防御,以海路进行联络和支援,并成为军事行动的中继节点,也是伤员的休养节点。”
众人议论纷纷,都觉得应该可行。
年轻的古塔,他的手指在不断向上延伸,继续说道:“我并不认为玛雅是真正的威胁,我认为要沿着海岸线不断向着南北延伸,向着美洲东西海岸不断延伸。”
众人都不停止了议论,他们都意识到了什么,好像有了不得的东西在他们面前展开。
斑驳的阳光落在古塔黝黑的面庞之上,东西方融合的容颜之上,有着一种莫名的光彩,他继续说道:“我一直在思考,我们的问题出在哪里?其实是人口,所以控制海岸线,控制美洲的每一条河流,以经济为主要导向,以军事辅助经济的推进,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那就等于控制了南北美洲的绝大部分的人口和核心土地。”
老阿拉什站起来,他看着古塔,这一瞬间他仿佛看到了袁华站在对面一样,甚至这是一个比袁华心思更缜密的家伙,小东西长大了!
他问古塔,“所以,你准备从这些沿海的据点,不断吸纳人口来开发两洋城?”
古塔笑了,他说的话让所有人都震撼不已,“不!我们要全力开发整个广袤无垠的美洲大陆。这并非易事,我们必须要有一份详尽的全盘规划。首先仔细斟酌每一块土地适合用作何种用途:有些地方将会被打造成规模庞大的牧场,牛羊成群;而另一些区域则会成为蕴藏着丰富铁矿资源的重要基地,源源不断地为后续的工业化进程提供坚实的原材料保障。再者,还需精心挑选出那些具备优越条件的地点来建设现代化的工业中心,集中力量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为工业和农业源源不断的提供更先进的设备。同时,找到那些适宜种植棉花的肥沃土壤,让它们化作洁白如雪的棉田海洋;找到一片片辽阔的平原,将它们被开垦成一望无际的粮食生产基地,确保充足的食物供应。总之,对于美洲这片充满无限可能的大陆,这里没有真正威胁我们的文明,我们可以用流水线上的严谨思维去考量其各个据点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合理分工。然后,还要巧妙利用海岸线和河流水道的优势,通过一艘艘先进的海船和内河船运,将这些分布于南北美洲各地的分工据点紧密地串联在一起,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相互协作、相辅相成,共同铸就一片全新天地。”
这些话打动了所有人,不奴人拥有一个整个美洲?这些他们之前还从未想过,他们思考最多的是两洋城和那条运河。
古塔接着提到,“运河还要挖几年,但是十三公里的铁路我们能够新建”
他继续说道,“里海在采用一种集装箱,我们可以规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航运都采用集装箱装运,这样可以快速在两洋之间建立起运输通道,人和货物可以快速通过。”
高进疑惑的问道:“那不是重复建设?”
古塔笑了,他说道:“船只会越来越大,可扩宽河道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铁轨我们能建设多条,蒸汽起重机我们可以制造很多,铁路的运力可以不断扩大。”
老阿拉什明白了,他说道:“海运转铁路,然后再转海运,对吗?”
古塔点头,说道:“虽然有点麻烦,但两洋之间的物流将彻底打开,太平洋沿岸的各个据点也都可以得到快速补给。”
老阿拉什笑了,他说道:“或许我们应该建国了!”
他哈哈大笑,指着地图之上,这片广阔的美洲说道,“从未有一个民族可以拥有如此大的土地,我们不奴族应该建国了!”
古塔站直身体说道:“华夏!”
众人不解,看向古塔。
古塔严肃的说道:“我建议国号华夏,“华”有“服章之美”之意,“夏”有“礼仪之大”的意思,华夏代表着以衣冠礼仪为特色的高度发达的文化体系,与周边文化相对区分,强调遵守道德规范、礼仪制度等,是文明与先进的象征。我们的血脉根源大多都来自东方,我们是一个全新的文明,包含万千民族。不奴族也只是其中一个民族,我们要用最开阔的心胸接纳任何人类文明和民族的加入!”
老阿拉什不懂这些,但他觉得古塔说的好像挺大,挺有些气概!
建国就需要这种气概,于是他说道,“你写一封信件给刘玉,我们全体盖章。”
高进喊道:“先送去新世界城和前进城,让青羊他们也盖上章!华夏国,这名字不错,听着挺美的!”
老阿拉什也反应过来,说道,“写两份,一份送南海城,一份送新世界城,逐个城市一路签下大匠师印章,我们全体请愿。”
这一夜的谈话,确定了两件事情:
第一,沿海路,在南北美洲开始逐步展开据点建设工程。
第二,联名申请建国,国号“华夏”。
袁华此时正在洛阳城外指导建设“洛阳理学园”,他并不知道古塔这小子和老阿拉什合伙在推动华夏国的建立。
这一刻,历史的车轮再次滚滚向前。
而古塔同时安排了白马少年,开始带领玛雅祭司和贵族,开始整理玛雅文字和历史。
他们制作了玛雅文字和汉字的对照表格。
玛雅文字融合了象形、表意、表音等多种元素,是一种兼有意形和意音功能的文字。既有直接描绘物体或概念的象形符号,也有代表抽象概念的表意符号,还有表示一个或多个音节的音节符号。
玛雅的文字符号数量众多,由数百个基本符号组成,这些符号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成复杂的词组或句子,词汇量多达三万个。
玛雅已经形成书写顺序,通常以列从上到下书写,列与列之间从左到右排列,形成连续的文本块,其读法是从上至下,两行一组,以“右→左→(下一段)右→左”的顺序读。
玛雅外形多样美观,字符的线条依随图形起伏变化、圆润流畅,文字符号有时伴有装饰性边框或背景图案,外形有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等。
他们对照了奥尔梅克文明和玛雅文明的文字,他们发现这两个文明其实是相通的,很多发音和表述的意思相同。
连玛雅祭司也认为奥尔梅克文明是中美洲文明的始祖,其文字可能为玛雅文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他们强调奥尔梅克文明比他们落后,他们才是神在世间的宠儿。
二者都具有象形文字的特点。奥尔梅克人已经有了少量的象形文字,与玛雅文字在外形上有相似性,都通过图形符号来表达一定的意义,但玛雅人发明的文字更多。
两种文明在宗教、艺术等文化方面有一定的传承和相似性,在文字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上可能存在共通点,比如对某些神灵、自然现象的描绘和记录等。
古塔发现,玛雅人有一种长计数法,能够记录非常大的数字,可用于预测天文事件和计算时间周期。
玛雅人居然知道数字零的概念,这在人类数学发展史上是一次重要的革命。
但最让古塔感到困惑的是,奥尔梅克和玛雅人都有一种260天的历法,都是以金星为运行为历法基础。
为什么是金星?
要知道绝大多数文明都是以太阳和月亮的运行为历法基础,为什么中美洲如此独特?要以金星为历法基础?
他在思考两种可能,一,金星很亮,容易肉眼观察;二,或许热带地区四季并不明显,所以他们的耕耘以金星的两百六十天为基础更为合适?
这些,他都需要继续推动白马少年和女官们继续研究。
这次军事行动,一万三千名玛雅俘虏被平均分配给两洋城,新世界城和前进城,避免人员过于集中和闹事。战争俘虏要从事三年劳作,来获得土地和完全自由。但他们不是奴隶,不能随意虐打和杀害,同样享受不奴族法律的保护。
月朗星稀时,古塔放下毛笔,他仰望星空,他在想,先生若是知道国号叫做华夏会怎样想?他在想,大汉如果知道,不奴族建国号为“华夏”,他们又会怎样想?
这个词,是先生教他的!
他知道只是大汉的古人,用来形容大汉文明的伟大。
可他上次去洛阳,能在别人眼里看到某种东西,那些东西是大汉人看蛮夷的眼神,虽然没有人说,可白马少年们都能从那些人的眼神里看出来。
袁华说:“重要吗?”
白马少年们都说:“不重要!”
可古塔并不这么认为,他是青年,他知道那群青年心里的想法。
这,其实,非常重要!
我们学汉字,学大汉的历史,我们尊重大汉的文化,我们欢迎大汉的一切。
但,不奴族不是蛮夷!
从现在起,我们就是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