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老太太得了这样重要的差事,很是有些受宠若惊。
不过大孙子需要她重视她,她还是非常开心的。
再加上她对自己的管理能力也很有信心,这一大家子不就被她管理得井井有条吗?
“小远你放心,有我在工坊帮你盯着,要是有谁偷懒不干活,我就让他们卷铺盖走人!”
顾老太太一个立正,眼神坚定向顾洲远保证道。
“小远,”顾老爷子看着眼馋,便也开口道,“你看我能干些什么?”
顾洲远还没开口,顾老太太便没好气道:“你想干什么?家里还要帮小远做糖水,你在家替我看着,要是出什么岔子我找你算账!”
老太太本来是要坐镇家里的,她对老二家还是放心的,就是老三媳妇儿让她有些担心。
现在她要帮小远照应工坊的事情,家里也就留老头子看着,应该也能行。
顾老太太准备今天晚上,将做糖水的事情细分到家里每一个人头上。
谁负责洗仙草,谁负责劈木头,谁负责搓圆子,谁负责煮仙草……
一方面是防止出现有人干有人歇的情况,另一方面也显露一下她的管理能力。
到时候她会按照个人表现,来派发各人的工钱。
这活儿家里女人孩子干干就足够了,满仓满屯还有大柱二柱都是要来帮小远干活的。
第二天,被录用的88个人早早就在工坊门口集合了。
开工之前,顾洲远这个作坊负责人自然是要上去讲两句的。
“我这里的工钱想必大家都已经了解了,根据工位不同工钱也有所不同,吃力气的工位是一月900文工钱,还有的工位一个月是750文。”
“工钱是一月一结,每月的初十发上个月的工资。”
说到这里,顾洲远停顿了一下,留给众人消化的时间。
众人果然低声交谈起来。
他们之前有人是去过工地上扛大包的,那时候工钱都是一天一结,不过那都是打零工,干不了几天。
也有人去给乡绅富户家干过活,基本都是等所有活儿干完了,一起结工钱。
像顾洲远这般一月一结工钱的,他们还从未遇到过。
“一个月一结挺好的,这样我每个月就能领900文的工钱。”
“没错,一下子拿一大笔工钱,想想都激动!”
“小远我是绝对信得过的,别说一个月一结,就是一年一结也没啥!”
顾洲远见没人提出反对意见,便继续说道:“工坊每日辰时上工,我这里不供饭,午时下工,给半个时辰让你们回家吃饭。”
“下午一直干到申时末收工,做九休一。”
底下又有人发懵了。
“啥叫做九休一啊?”胡大全举手道。
“就是做九天休息一天。”顾洲远解释道,“谁家里一年到头还能没个事儿?每十天里就会有一天假期,让你们回家处理琐事。”
听到他的话,所有工坊的员工全都呆住了。
甚至那些跑来看热闹的村民也都一脸不可思议。
做九天还给放一天假,天底下还有这等美事儿?
有人还在被这奇特的假期新模式给惊住了。
已经有聪明人想到了更关键的点。
工坊的工钱是按月付的呀,之前说好的是30文一天,那么一个月正好是900文。
现在每月平白多出3天的假期,也就是说他们白拿三天的工钱!
嘶~没想到手里饭碗的含金量还在增加。
顾洲远把人带到工坊里。
第一间房里是6口大灶,用来加热保温油脂。
烧火这工作顾洲远安排了6个女人。
还有6个人负责往锅里添加碱液,一边添加还要一边搅拌,这里安排的是6个汉子。
本来是有过滤草木灰这道工序的,顾洲远省的麻烦,直接在商城里买的纯碱。
反正顾得地懂得用草木灰提取碱液就行,技术上不是难题。
直接用纯碱还可以防止香皂肥皂的制作工艺被人给学了去。
顾洲远专门安排了人在一个小隔间里兑碱液。
这一步说重要也重要,因为事关肥皂的最关键配方。
说不重要嘛确实也没啥,纯碱在同村乃至整个桃李郡都买不到,见过的人大概也没几个。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这一道是让孙木头来干的。
这孩子对顾洲远心怀感恩,恨不得为顾洲远抛头颅洒热血来报答恩情,自然是不会把秘密泄露出去分毫。
小隔间里还有另外一个人。
没错,就是小五,他想到工坊里给顾洲远干活,这样他跟妹妹吃饭才能吃得安心。
顾洲远让孙木头带着他,专门负责配置盐水。
兑碱水跟兑盐水这活儿可以说是极其轻松的。
两人大把的空闲时间,顾洲远准备以后让他们利用这些时间来背书练字。
他以后的摊子越铺越大,像小五孙木头这些信得过的帮手,都要识字才可堪大用。
还有一个房间里是用来提取香料的,不过现在蝗虫刚刚肆虐而过,没有花瓣原料,这房间便暂时闲置着。
香皂的香料依然是顾洲远从商城里买的现成香精。
还有负责把香皂溶液倒模具里的。
顾满屯带着10个人没日没夜的赶工,也才做出了100来个模子。
都是些最简单的肥皂模子,香皂的模具设计的是圆角,用时肯定还要更长。
不过今天才刚开工,众人都是新手,都还在摸索学习,100个模子勉强也够用了。
工坊里还有包装组,搬运组,甚至劈柴挑水组,总之机构是无比臃肿。
还有专门收集甘油的。
甘油可是个好东西。
可以作为保湿剂,帮助皮肤锁住水分,形成一层水膜,从而滋养干燥粗糙的肌肤。
还可以做成开塞露,缓解便秘。
这肥皂的副产品自然不能浪费,这样工坊里生蛋的金母鸡便又多了一只。
一间大屋子是仓库,用来放置原材料跟成品。
库房管理员暂时还没有合适的人选,便由顾招娣兼着,后面再慢慢发掘人才。
工坊就这样开工了。
只要10几个人就能运作的工坊,顾洲远足足用了80多个人。
他放弃了将利益最大化,却收获了更多。
让80多个家庭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也将大同村紧紧拢在了自己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