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叛军中的楚王一看,皇太后和皇后这么强硬,自己这一招不但没吓唬住耶律洪基,反而让自己这边的军心都有些动摇了。
楚王心里暗叫不好,连忙发令:
“把这些女人押上车,退下!”
众军士赶忙把皇太后、皇后等人又押回了车里,推到了阵后。
可楚王还不死心,又下令:
“把敌军的家属都押上阵!”
很快,一阵“呼呼呼”的竹哨声响起,那声音透着一股苍凉劲儿,让人听了心里直发毛。
军马纷纷向两旁分开,只听见铁链“呛啷啷”的声音不绝于耳,一排排男女老幼被从阵后牵了出来。
霎时间,两阵之中哭声震天,原来这些人都是御营官兵的家属。
御营官兵可是辽帝的亲军,耶律洪基平日里对他们格外优待,还准许他们的家属在上京居住。
这么做一方面是想让亲军们感恩戴德,打起仗来能拼命;
另一方面,也是暗中监视他们,免得这些精锐之师出征的时候起什么反心。
谁能想到,这次出猎,竟然在眼皮子底下出了这么大的乱子。
御营官兵的家属少说也有二十多万人,被押到阵前的大概有两三万人,这里面还有不少是被胡乱抓来的,抓错了也来不及分辨。
只见这些人拖儿带女,乱成了一锅粥,哭声、喊声交织在一起,让人揪心。
楚王麾下的一名将军骑着马,风风火火地出了阵,扯着嗓子高喊:
“御营的众官兵听好了!
你们的家小都已经被我们抓住了!
只要投降,就能和家人团聚,还能连升三级,另外还有丰厚的赏金!
要是不投降,新皇有旨,你们的所有家属,统统都得死!”
萧峰心里清楚,契丹人本就生性残忍好杀,他说“统统都得死”,那可绝对不是吓唬人,真的会说到做到。
御营里有些官兵已经认出了自己的亲人,
“爹爹,妈妈,孩子,夫君,妻啊!”
两阵之中,呼唤亲人的声音响成一片,那声音里满是焦急和痛苦,让人听了心碎。
叛军中鼓声突然响起,两千名刀斧手迈着大步走了出来,他们手里的大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让人不寒而栗。
鼓声一停,两千柄大刀齐刷刷地举了起来,刀下就是那些无辜的家属,只要将军一声令下,这些人就会人头落地。
那将军又扯着嗓子喊道:
“向新皇投降,重重有赏!
要是不投降,你们的家属马上就会被砍头!”
他左手一挥,鼓声再次响起,那鼓声就像催命符一样,一下一下地敲在御营官兵的心上。
御营的众将士心里都明白,只要这将军左手再一挥,鼓声一停,那两千柄明晃晃的大刀就会毫不留情地砍下去。
这些亲军平日里对耶律洪基那是忠心耿耿,皇太叔和楚王用“升官”和“重赏”来引诱他们,根本就不管用。
可现在,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父母子女被架在刀下,脖子上的青筋都快爆出来了,怎么能不惊恐万分呢?
鼓声隆隆地响个不停,一下又一下,敲得御营亲军的官兵们心里直发慌,心脏也跟着“怦怦”狂跳。
突然,御营中有人崩溃了,大喊一声:
“妈妈,妈妈,不能杀了我妈妈!”
说着就把手里的长矛一扔,朝着敌阵前的一个老妇拼命奔去。
可他刚跑出去没多远,“嗖”的一箭就从御营中射了出来,正中他的后心。
这人一时还没死,嘴里喊着“妈妈”,身子却不听使唤地向前扑去,还在地上朝着母亲的方向艰难地爬着。
只听得“爹娘、孩儿”的哭喊声不绝于耳,御营中数百人再也忍不住了,纷纷朝着亲人的方向奔去。
耶律洪基的亲信将军见势不妙,赶忙拔剑乱斩,想要阻止他们,可这时候谁还顾得上这些啊,根本就拦不住。
这数百人一跑出去,就像决堤的洪水一样。
后面跟着数千人,数千人之后,哗啦啦一阵大乱,十五万亲军之中,竟然有六七万人都倒戈奔去了叛军那边。
萧峰心中不由感叹,这楚王也是个没人性的家伙。
果然能做皇帝的,就没有一个单纯意义上的好人。
耶律洪基看到这一幕,长叹一声,心里明白大势已去,一切都完了。
趁着亲军和家属们抱头痛哭、乱成一团,把叛军从中隔开的时候,他赶忙下令:
“向西北苍茫山退军!”
中军将军悄悄把号令传了下去,剩下还没投降的还有八万多人。
他们把后军转作前军,朝着西北方向,慌慌张张地逃了。
楚王一看,急得不行,连忙命令骑兵去追赶。
可战场上到处都是老弱妇孺,人挤人,骑兵根本就跑不起来。
等他们好不容易推开人群,耶律洪基早就带着御营亲军跑远了,只留下一片狼藉的战场和无尽的悲凉。
……
……
……
耶律洪基带着八万多亲军,一路马不停蹄地赶到苍茫山脚下的时候,天边已经泛起了黄昏的余晖。
众军士们累得气喘吁吁,肚子也饿得咕咕叫,可也顾不上休息,赶忙在山坡上紧锣密鼓地赶造营寨。
他们心里都清楚,这居高临下的地势可是天然的防御优势,得赶紧把营寨建好,才能守住自己的阵地。
营寨刚勉强搭建好,饭还没来得及做呢,就听到外面一阵嘈杂。
原来是楚王亲自率领着精锐部队,气势汹汹地追到了山下。
这楚王也是个急性子,到了山下二话不说,立刻就下令向山坡发起冲锋。
御营的军士们可也不是吃素的,见叛军攻上来了,迅速进入战斗状态。
一时间,山坡上箭如雨下,滚石纷飞,就像一道道死亡的屏障,把叛军打得节节败退。
楚王一看这仰攻的形势太不利了,再这么打下去,自己的士兵伤亡可就惨重了。
最后只好无奈地下令收兵,在山下安营扎寨,和御营的军队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当天晚上,耶律洪基和萧峰两人站在山崖边上,神色凝重地向南眺望。
只见叛军营地里,篝火密密麻麻的,就像天上的繁星一样闪烁。
更让耶律洪基揪心的是,远处还有三条若隐若现的“火龙”蜿蜒而来,仔细一看,原来是叛军的后续部队正赶来参与围攻。
看到这一幕,耶律洪基的心里顿时像被一块大石头压着,沉甸甸的,满是黯然和绝望。
耶律洪基正准备转身回营帐,这时,北院枢密使急匆匆地赶来奏告:
“陛下,臣实在是无能啊!
臣手下的一万五千兵马,居然冲下山去,投靠了叛军。
臣治军不严,犯下了不可饶恕的大罪,罪该万死啊!”
耶律洪基听了,疲惫地挥了挥手,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
“这事儿也不能全怪你,这局势太复杂了。
你也累了一天了,下去休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