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自强因为好友兼合作伙伴李晓龙的突然离世而沉浸在深深的悲痛和消沉之中时,一个不速之客——洪金波敲响了他家的门。
此时的李自强面容憔悴、眼神黯淡无光,仿佛失去了生活的动力。
然而,洪金波带来的消息却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当下的状态。
原来,随着一代功夫巨星李晓龙的离去,整个香港的功夫电影市场瞬间跌入谷底。
那些曾经因功夫片热潮而涌入这个行业的龙虎武师们,如今都面临着失业的困境。
看着这些曾与自己一同打拼奋斗过的兄弟姐妹们陷入如此艰难的境地,李自强心中五味杂陈。
经过一番激烈的内心挣扎后,李自强终于明白,他不能就这样一直沉沦下去。
为了让那些曾经与他并肩作战的兄弟们能够有一口饭吃,维持生计,他必须要重新振作起来!
深思熟虑之后,李自强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由自家的家和电影公司投资拍摄一部全新的武打动作片。
对于这部影片,李自强并没有过多地考虑盈利问题,他首要的目标就是先让兄弟们保住饭碗,至于后续的发展如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接下来,摆在李自强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便是选择合适的拍摄项目。经过仔细斟酌,他将目光锁定在了李晓龙留下的两部遗作之上。
其中一部作品名为《死亡游戏》,李晓龙生前已经拍摄了 35 分钟的珍贵素材;
而另一部则是一个故事完成度相对较低的电影剧本《静笛》。
这两个截然不同的选择让李自强感到有些左右为难。
究竟该选择哪一部作品来完成?这个问题犹如一座大山横亘在李自强面前,让他左右为难。
如果选择《静笛》,意味着一切都要从头开始,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金去打磨完善;
但若是选择《死亡游戏》,则要背负着众人对李晓龙的期望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质疑声浪。
然而,不管怎样抉择,李自强都清楚地知道,他必须尽快下定决心。
这不单单是为了完成李晓龙未尽的遗愿,更是为了那些因停工而失去生计的龙虎武师们。
他们眼巴巴地盼望着新电影拍摄项目能够早日开工,重新找到养家糊口的机会。
所以,李自强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重大,容不得丝毫犹豫和拖延。
看到李自强那副愁眉苦脸、左右为难的模样,这段时间以来始终如一地陪在其身旁的苗秀丽赶忙凑上前去,关切地询问究竟发生了何事令他如此犯难。
只见李自强深深地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如今咱们急需拍摄一部电影,好让大伙都能有活干,不至于闲着无事可做。我寻思着从李晓龙生前留下的两部未竟之作当中选一部来完成它,其中一部名为《死亡游戏》,已经存有一部分拍摄素材;而另一部则叫《静笛》,连剧本都还没写完呢。”
身为李自强与李晓龙共同好友的苗秀丽对他们俩之间深厚的情谊可谓心知肚明,自然也就十分清楚此刻李自强为何会这般纠结不定了。
她稍稍思索片刻后,柔声细语地道出自己的想法:“既然《死亡游戏》这部影片并未全部拍完,那就索性让它保持现状好了。依我看呐,倒不如咱们将精力集中放在《静笛》这部片子上,争取把它给拍出来,也好告慰一下晓龙的在天之灵啊!”
听到这话,李自强不禁摇了摇头,面露难色地回应说:“话虽如此,但这《静笛》的主题太过哲学化了,想要准确地将其中蕴含的深意通过镜头语言呈现出来,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呀!”
苗秀丽微微一笑,鼓励道:“万事开头难嘛,只要我们肯用心去琢磨,多下点功夫研究剧本,总会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的。再说了,如果因为困难就退缩不前,那岂不是辜负了晓龙当初的一番心血?”
听到苗秀丽的话,李自强心中原本沉甸甸的阴霾顿时消散了不少。
只见苗秀丽微微颔首,继续说道:“对了,我之前听闻李晓龙先是着手筹备《静笛》的剧本,但后来因为觉得这部作品的完成度不够理想,所以才决定率先开拍《死亡游戏》,是这样吗?”
李自强毫不犹豫地点头应道:“没错。”
苗秀丽若有所思地眨眨眼,紧接着追问道:“如此说来,这两部影片所要传达的核心思想会不会较为相近呢?”
闻此一言,李自强犹如醍醐灌顶一般,恍然大悟道:
“哎呀!你说得太对了,咱们不妨先深入探究一番,李晓龙已然拍摄出部分素材的《死亡游戏》究竟意在传递何种思想观念,而后再依循这条思路去完善《静笛》的剧本。秀丽啊,还是你聪慧过人呐!”
激动之下,李自强一下抱住了苗秀丽。
苗秀丽眼见李自强一扫先前的郁郁寡欢,脸上重新绽放出欣喜之色,自己的心情也随之愉悦了许多。
此刻的李自强凝视着眼前这位温婉可人的女子,心中满是感动与怜惜。
他深知李晓龙的猝然长逝不仅令自己悲痛万分,对于苗秀丽而言同样也是沉重的打击。
然而,即便身处哀伤之中,苗秀丽始终坚定不移地陪伴在自己身旁,默默给予支持和鼓励,直至自己重新振作精神、重拾信心。
李自强深情款款地注视着苗秀丽,轻声说道:“谢谢你……”
而苗秀丽则略带羞涩地垂下眼帘,娇嗔道:“跟我还客气什么呀……”
一时间,两人之间的氛围愈发温馨甜蜜起来。
就这样,李自强着手对李晓龙已然拍摄完成的《死亡的游戏》那一部分电影素材展开了全面而细致的重新梳理工作。
这场拍摄之旅始于 1972 年 8 月,一直持续至同年 10 月,历时长达三个月之久。
如果再算上那些被废弃掉的 NG 镜头,整部影片的时长总计约有一百多分钟之多,但实际上能够真正用作正式影片素材的却还不足三十五分钟。
从留存下来的拍摄记录当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李晓龙这位才华横溢且追求极致完美的艺术家,将其自身所秉持的完美主义者理念践行得可谓淋漓尽致。
在此部作品里,他身兼数职,不仅亲自担任导演一职,把控着整个影片的拍摄节奏与风格走向;
同时又兼任编剧,精心雕琢每一处情节与台词,力求让故事更为引人入胜;
此外,他更是当仁不让地出任主演,凭借其矫健的身手和独特的表演魅力征服观众;
再者,身为武术指导的他,对于每一个动作场面都精雕细琢,确保展现出最精彩绝伦的打斗效果;
最后,他还是这部影片的制片人,需要全盘统筹影片制作过程中的各项事务以及资金运作等重要环节。
如此这般,集导演、编剧、主演、武术指导和制片人这五个关键角色于一身的李晓龙,甚至连拍摄时的场景布置、摄影角度选取以及灯光设置等诸多细节方面,他都要事必躬亲,做到无微不至地操心并积极参与其中。
毫不夸张地说,自此时起,李晓龙便已陷入严重的超负荷工作状态之中。
而且,在拍摄过程中有许多镜头皆是经过一遍又一遍不停地重复拍摄方才得以通过,只为了能够达到李晓龙那近乎苛刻的严格要求。
此后,《死亡游戏》的拍摄进程戛然而止。因为好莱坞方面向剧组发出了盛情邀约——拍摄一部名为《血与钢》的电影,而这部影片正是后来名噪一时、震撼全球影坛的《龙争虎斗》。
就在李晓龙溘然长逝的当天,他仍在热烈地探讨着《死亡游戏》重新开拍的具体时间安排。
谁能料到命运竟如此无常,一代功夫巨星李晓龙就这样毫无征兆地突然离开了人世,宛如一颗璀璨流星划过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