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西斜,天边渐渐升起晚霞的幕布,江璃为最后一名重症患者拔去体内的毒液。
心里挂念家中的孩子,江璃根本来不及松口气,麻溜拾掇药箱的同时,紧忙吩咐冥阳几句。
“今日暂且先到这,还没施针的患者吃了汤药倒也不急,施了针的患者不宜挪动,夜里派几人在此地守夜。”
“好的,璃娘子。”
“还有,即使夜里寒气重,也不可为患者添衣加被,今日他们服用的汤药中,我添了御寒的药材。草席地面的湿气与他们体内的毒气形成对流,可加快患者自行排出残留体内的毒素。”
冥阳虽然听不太明白意思,但知道神医娘子吩咐的准没错:“璃娘子请放心,小的都记下了。”
他们今日亲眼见证神医娘子的真本事,还有啥不信服的。
江璃的小院里,袁娘及几名自行前来帮忙的媳妇子们,已为她备好了沐浴梳洗的热水,孩子们都吃了晚食。知道他们的娘亲【叔母】劳累,饭后孩子哥都自觉的回到后院。
胡婶子整日不错眼的在院里看着兰姐儿,小丫头跟她三哥小时一样,爱笑且不闹腾,谁看了都忍不住对她喜爱。
江璃梳洗去一身的疲惫,紧着给兰姐儿喂食。望着怀里软糯的小闺女,江璃嘴角不由得噙起一抹笑意,但眼底又不禁染上一层哀伤。
“你老子在外头倒是痛快。”是生是死都不知道,现在,江璃后悔当初支持周淳风的想法。
拼什么功名前程,好比这座长生岛上的百姓,安稳舒适的过一辈子不也快活。
这时,房门轻轻开启,先进来的是袁娘子,领着两名媳妇子将晚食送来。
“娘子,奴家想您今日累得很,晚食给您送到屋里来用可好?”
侧身坐在榻沿的江璃抬眼看来:“有劳袁娘替我家打点了。”
“瞧娘子又与奴家生分,今晚灶房熬了鱼汤,去了腥味,鲜美可口。虽说鱼汤淡了些,但对您的身子有好处,还望娘子多吃两碗。”
江璃感激道:“好,你有心了。”
鱼汤确实是好东西,坐月子的女人多吃鱼不仅对身体好,产的奶水对孩子也有益。
“哥儿几个今晚吃得还好?”有阙哥儿和珩哥儿看着两个小的,江璃倒没什么不放心。
袁娘子在桌前布菜,笑道:“娘子您尽可放心的,哥儿都好,景哥儿今晚吃了三碗鱼汤呢,老奴担心哥儿撑坏了肚子,便没敢再给哥儿盛汤。”
提到大馋小子,江璃忍俊不禁垂眸一笑,见怀里的闺女吃饱了还睡着了。于是将衣衫理好,仔细把闺女放到软榻里边,为她盖上小褥子。
见姐儿睡得安稳,她放心的起身来到桌前落坐,先端起袁娘子为她盛上的半碗汤抿了口。
汤汁入口鲜美,润喉清香,忍不住多喝了两口,见袁娘子身旁坐着两名眼生的小媳妇子,瞧着不过十七八的模样。
见状,袁娘子忙介绍道:“璃娘子,这两位是冥午和冥时的媳妇,今日娘子您为咱岛上操劳,她俩主动过来帮着看孩子。”
江璃了然:“你们有心了。”
冥午的媳妇拘谨道:“璃娘子莫要与奴家客气,能到娘子您的小院帮忙,是奴家的荣幸。”
冥时的媳妇也说“您要与咱生分,该是咱没伺候好娘子的。”
江璃无奈垂眸一笑,穿来这许久,倒是在长生岛体验了一把有人伺候的富贵日子。
“你们可是吃过了?”江璃拿起一块馍馍,温声问道。
袁娘笑道:“奴家多谢娘子挂念,咱们习惯了过午不食。”
“虽过午不食是个好习惯,进食节制有度方能身强体健,尤其是平日干劳力活计的男子。”
袁娘子几人闻言,恍了恍神,觉得神医娘子这话说得在理。他们长生岛从不缺少那口吃食,小子平日操劳,但午后再饿也得熬到翌日的朝食。
“依娘子您说的,可是过了午后,倘若肚子饿了不进食,会损了身子?”
江璃点点头:“自然有损,所以饿了便吃,尤其是长身体的孩子,要是早早饿坏了肠胃,日后老了少不得肠胃不适。”
袁娘子几人闻言,恍然大悟,更觉得江璃做为他们心目中的神医,说得定有道理。
“奴家多谢娘子提点。”冥午家的和冥时家的跟随袁娘子感激道谢。
江璃晚食倒是吃得不多,喝了两半碗的鱼汤,吃了半块馍馍肚子七分饱,正好。
她擦了擦嘴,想起昨夜之事,再看袁娘眼底的疲色,于是问道:“听冥阳小子说,冥夜今日被岛主留在了阁内?”
袁娘听闻此,无奈的叹了口气:“正是。”
“奴家的小子和冥风那小子自幼交好,岛内生起这翻事,大抵让岛主寒了心。奴家是怕冥夜那臭小子为了保下冥风,冲撞了岛主,惹来岛主不快。”
昨夜死去的几家小子,个个都是她看着长大的孩子,谁曾想,竟会在背地里谋害岛内的族人,更不知晓,他们是受了何人唆使。
看得出来冥夜是个重情义的汉子,江璃在心底对他佩服几分,不过盲目重情义并不是好事。善良需加锋芒,愚善不仅为自身招来麻烦,更会祸及亲近之人。
“你也不必担心,像你说的冥夜重情义,但有些情义没有分寸便是祸事,就此事,让岛主开导一番也是好的。”
袁娘子哪听不出江璃话中之意,所谓的【开导】怕不是教训。
也罢,让她家那臭小子受点训戒才能长了记性,冥风等人犯的是滔天大罪,谋害族人,行刺神医,桩桩件件都犯了岛主的大忌。
江璃趁袁娘子等人将吃食收走的空隙,特意到隔壁的两间屋看哥儿几个,这阵子冷落了几个小子。或许是经历了一场逃亡,连安哥儿也懂事了不少。
阙哥儿和珩哥儿白天自个在房里练字,江璃检查两个小子写的字,不由得心底欣慰。
等外面的世界太平,该是尽早把孩子送到书塾上学,倒是不知,外面的战火何时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