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扬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镇定,这份从容或许源自于过往无数次面对困境所锤炼出的坚韧心志,而非外界所臆测的轻浮行为所累积的“胆识”。然而,此等揣测实属无稽之谈。
在四周被重兵层层包围的严峻形势下,王维扬非但未显丝毫慌乱,反而嘴角微扬,流露出一抹难以捉摸的喜色,这令人不禁揣测其内心世界的复杂与深邃,而非简单的惊惧失态。
“陈兄,请留意吴三桂的动向。”王维扬适时提醒道,其语气中透露出对当下局势的敏锐洞察与对同伴的微妙提示。
姜,果然还是老的辣,王维扬的沉稳与智慧在此刻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陈池迅速捕捉到了吴三桂部队的异常之处——这些士兵甲胄鲜明,纪律严明,全然不似仓促突围而来之状。随着部队缓缓逼近,并未立即发起攻击或言语交涉,而是保持距离,静待时机。此时,一名身着二品官服、气宇轩昂的骑士自队中驰出,其身份不言而喻,正是吴三桂本人。
“大阿哥,陛下有旨,命我将你缉拿归案。”吴三桂的话语简洁而有力,透露出其作为臣子的忠诚与对皇权的绝对服从,即便面对昔日把酒言欢的友人,亦能保持公事公办的态度,情感上的疏离与职责的坚守形成了鲜明对比。
大阿哥闻言,怒不可遏,直指吴三桂,控诉其背叛之行,言辞激烈,然而,在理智与现实的面前,这样的情绪宣泄似乎显得苍白无力,难以撼动吴三桂坚定的立场。
“大阿哥,我身为清国重臣,职责所在,非你之私属。你私藏叛党,已触犯国法,望你能迷途知返,听从陛下裁决。”吴三桂的回答冷静而坚决,他显然已将大阿哥的情感控诉视为过耳之风,随即指挥精锐之师将福安康的营地团团围住,其部队虽人数不多,但士气高昂,战斗力远胜寻常,展现出了沙场老将的深厚底蕴。
至于韦小宝如何成功说服吴三桂转变立场,这一谜团暂未揭晓,但其背后所蕴含的智谋与手段,无疑为这场宫廷政变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复杂。陈池深感困惑,难以洞悉那小子何以拥有如此非凡的感召力,唯一合理的推测,乃是吴三桂深谙时局,主动选择了归顺之路,展现其政治敏锐度。
此举无疑彰显了吴三桂的冒险精神,他仿佛一位精明的赌徒,在棋局中步步为营。陈池暗自揣摩对方心理,意识到大阿哥虽手握重兵,但亦非易于撼动之敌,若其麾下将士团结一致,或有逆转乾坤、反击皇权之可能。
因此,吴三桂的归顺之举,其意义远不止于个人安危,更在于有效削弱了大阿哥的实力基础,同时沉重打击了敌方阵营的士气。皇帝非但不会因此责难于他,反而会因其贡献而慷慨赏赐,树立典范于众臣之间。
然而,陈池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对吴三桂此举颇有微词,认为其以旧主为代价换取新宠,实属品行卑劣之举。
他进一步推测,皇帝今日未调动大军,仅依赖血滴子行动,背后或与吴三桂早有默契,否则大阿哥之败不会如此迅速且彻底。对于陈池而言,这一切却是利好消息,预示着他又将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与风采。
“福贝勒,我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陈池再次上前,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继续抵抗只会加速你的灭亡,唯有进宫向陛下阐明真相,方能求得一线生机。”
面对突如其来的提议,福安康眼中闪过一丝求生之光,却又半信半疑。“你究竟是何人?你的话能有几分可信?”他质疑道。
陈池随即亮出“皇帝密使”的令牌,高声宣告:“我乃本年度巴图鲁勇士,亦是诛杀鳌拜的英雄陈池。”其言下之意,是在以自己的赫赫战功作为信誉的背书。
感受到对方身份的不凡,福安康的疑虑稍减,对陈池的话多了几分信任。“若我归顺,你当真能保全我性命?”他再次确认。
见鱼儿已上钩,陈池微微一笑,正色承诺:“非但如此,我还可举荐你担任正蓝旗旗主之位。”此言一出,四周皆惊,众人无不愕然。显然,陈池意识到自己言辞之夸张,企图以更为严谨的方式重新阐述:“我意识到先前的表述或有过分夸大之嫌,但请允许我进一步阐明。我与韦小宝韦公公,确已承蒙皇恩,被授予秘密使命,全权处理大阿哥涉嫌私藏天地会叛逆之案。我们遵循的原则是,严惩首恶,而对从犯则采取宽容态度。然而,你屡次阻挠我们进入军营搜查,这背后的缘由,恐怕需得深究。”
“不,特使大人明鉴,我福安康对皇上忠心耿耿,绝无藏匿叛逆之举。”福安康急忙以三根手指为誓,以示清白。
陈池内心窃笑,表面却故作严肃,扬眉道:“既如此,展现你对皇上的忠诚之时已到。请将大阿哥擒拿归案,交由皇上亲自发落。”
他原本期待福安康会有一番挣扎与内心戏码的展现,甚至幻想着一场弑主的荒诞场景,以满足其猎奇心理。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福安康瞬间眼神凌厉,毫不犹豫地拔出佩刀,猛然向大阿哥背后挥去,一击毙命。
“逆子,你……”大阿哥惊愕之余,试图躲避,但福安康的刀法精准狠辣,即便是陈池也暗自惊叹其武艺之高强。大阿哥在毫无防备之下,命丧当场,未及留下只言片语,其结局之仓促,恍若剧中匆匆掠过的龙套角色,令人唏嘘不已。
“密使大人,我父亲背叛大清,我已执行大义灭亲之举,望大人明鉴。”福安康冷静陈述。
“很好。”陈池迅速调整情绪,继续扮演其角色,对吴三桂淡淡说道,“你既已向韦公公表示归顺,便由他引领你面见圣上。”
吴三桂点头应允,随即退下。福安康虽心有疑虑,但表面上已恢复平静,命令部下解除戒备,原地待命,而他则随同陈池等人离去,显然,他并未完全放下戒备之心。在精心筹备之下,陈池率领了一支至少包含三四十名顶尖高手的护卫队伍,踏上了前往皇城的征途。面对对手的明显布局,他内心嗤笑,暗自思量:“此等拙劣之计,若我真欲取其性命,岂会轻易暴露于路途之中?”于是,他不动声色地揭穿了对方的伎俩,率领众人策马疾驰,仅耗时一个多时辰便顺利抵达皇城。
“陈大人,此路径似乎并非通往御书房的常规之道。”福安康,一位对宫廷布局了如指掌的常客,察觉到异常,心中疑虑顿生。
“我何时言明陛下正于御书房等候?”陈池淡然回应,随口编织了一个谎言,深知对方难以即刻查证,“陛下今日疲惫不堪,特命我与韦小宝处理完天地会叛党事宜后,直接前往寝宫汇报。”
此言一出,福安康虽有片刻犹豫,但最终还是选择继续前行,以探明真相。
手持皇帝亲赐的特使令牌,陈池一行人畅通无阻地抵达寝宫外围。他停下脚步,转身面向福安康,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随我来吧,陛下正在殿内等候。其余人等在此守候,你我一同觐见。”
见福安康面露迟疑,陈池再次以言语相激:“莫非还需陛下亲自出迎,方能请动你这位大人?”
正当福安康欲开口解释之际,寝宫内走出数名皇帝身边的贴身太监,高声宣读:“陛下有旨,宣福安康即刻觐见。”这一幕,无疑为这场精心策划的会面增添了几分戏剧性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