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差不多十月份的时候,起义军离开此处,动身北上。】
【起义军从桂州出发,乘坐着在当地制造出来的木筏竹筏,沿着湘江顺流而下,先攻下了衡州(湖南衡阳)和永州(湖南永州),并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出现在了潭州(湖南长沙)城下,打了唐军一个措手不及。】
【没有什么准备的唐军,对上气势正盛的起义军,完全不是对手,起义军奋勇攻城,一天就攻下了潭州——虽然潭州已经有李系这个湖南观察使兼招讨都统、带着差不多十万先锋军在了。】
【面对来袭的起义军,李系完全没有发挥什么作为一个招讨都统应有的作用,只是惊恐仓皇,紧闭城门,后来战败后又匆匆逃到了朗州。】
【而十万唐军则大量死亡,尸体投入到了湘江之中,几乎堵塞了江水。】
【至此,王铎原本布置李系驻守潭州的“以塞岭北之路,拒黄巢”的打算,彻底破灭了;而黄巢更是不会给王铎留下多少反应的时间——当然,从王铎后来的表现看,他也不需要太多的反应时间。】
【乘着潭州大胜,黄巢领着起义军直插江陵,号称五十万。虽然王铎原本是屯驻在江陵一带的,但是他也没有什么坚守的打算,在收到战败的消息后,王铎就当机立断,弃城而逃,去了襄阳。】
【江陵这个地方,在黄巢大军抵达之前,先是被刘汉宏——一个原本是唐朝小吏、在奉命征讨王仙芝的时候率众投奔王、现如今属于独立状态的势力首领攻下,大肆劫掠、焚烧房屋;】
【这一次,活着的百姓们有许多都躲进了山谷之中。】
【然后,不等百姓们有些什么打算,江陵地区就又被劫掠了一番——这一次,主力军是那些在王铎望风而逃后,留守在这个地方、没有第一时间被王铎带走的唐朝军队。】
【经过这两次的混乱,江陵是已经没有了什么抵御能力,黄巢率军兵不血刃便占据了江陵。】
【在这样的大胜之后,他又让在自己手中的岭南东道节度使李迢上报唐僖宗,李迢坚决拒绝,黄巢愤怒之下,就将他杀了。】
“疫病这种东西,确实是大军最不愿意发生的事情之一。”朱棣也感慨道。
作为真的领兵打仗的人,他最知道这种疫病一旦在军中流行开来,会带来多大的杀伤力了。
疫病这种存在,其杀伤力可不只是在士卒的战斗力方面,还在士气军心方面有着巨大的负面影响。
战斗力方面就不用说了,人都病了,都倒下了,病得爬不起身、认不清人、听不清话、抬不动手……连基础的生活自理都困难,又怎么可能去上战场打仗?
即便是病得没有那么重的人,能够自己行走动作,也不可能如正常状态下一样去与敌人作战。
一旦上了战场,那就是纯粹的再给敌军送人头、送战功,还能反过来影响己方的军心。
而对于士气军心方面……这疫病的杀伤力同样不可小觑。
别的不说,如果是个别士卒患病,那其实大家也并不会在意,该干什么还就是干什么,该怎么做也就怎么做;但是一旦发展到了“疫病”,在军中大规模流行传染的地步……
那一来,没有患病的士卒必将会人人自危,日日恐惧,每天都在担忧自己会不会感染、什么时候感染;感染了该怎么办,怎么做才能不让自己被感染;军中有没有对症的药物,能不能治疗这一次的疫病……
而已经患病的士卒,那是更不用说了,日日都在担忧恐惧自己会不会死去,日日都在提心吊胆、怨天尤人、恐惧不安中度过,顺便可能还会回想一下自己到底是怎么患病的、寻找一些自己认为的原因和应当负责的人,并对此心生怨恨……
总而言之,从军中内部就已经彻底散了,人心涣散,不要说重整旗鼓日常训练了,就是平常心都不能保持下去。
这样一来,军队还能怎么样?
要是常规驻守在某个地区、并非是边境并不会时时刻刻面对可能的敌军来袭的军队也就罢了,发生这种疫病,虽然同样影响极大,但至少还有时间缓上一缓,回转一二,等待疫病结束。
但是,要是那些驻守在边境或者其他需要时刻警惕敌军、随时准备作战的地方的军队发生了这种能够死伤十之三四的人的疫病……
那可真就是完蛋了。
黄巢面对的,就是这种局面。
他手下的士卒,那是真的要随时准备去与敌军交战的,而非驻守在一个和平的、没有战事的环境;更不要说,他的军中发生的疫病,起因是水土不服,而非其他原因。
水土不服这种东西,几乎就是无解的。
如果是着凉受寒、过热……之类的因素,那么还可以做出针对性的改变,比如,想办法让士卒有更多的御寒能力,或者,想办法让士卒可以凉快一些。
但是水土不服这种东西吧……你只能说,就是适应不了这地方,再如何添衣减衣都没有用——因为这不仅是对温度的不合适,更是对这个地方的全方位的不适应。
从气候,到食物,到饮水,到……哪儿哪儿都不适应。
那还有什么办法?没有办法!要么是硬抗——死伤一大批适应不了的,剩下来的人,那就是能适应得了的。
但是,黄巢能够接受这种做法吗?他能够承担得起这样的伤亡和伤亡带来的军心动摇吗?
他不能。
要是能的话,那之前的王朝也就不用不开发南方地区了,反正扔过去一大堆人,死一批死一批,,然后就可以了。
要么——就是离开这个地方,离开这个让大多数人都水土不服以至于疫病横行的地方。
况且,疫病的杀伤力那可是真的……完全无法抵挡,不分军衔高低的。士卒们会感染,中层将领会感染,上层的主帅大将们同样会感染。
而水土不服的疫病的杀伤力更是巨大。
朱棣不由得想起了让他悲痛不已的朱能之死。
——他一直认为,朱能就是因为水土不服才病死的。
要不然,一个好端端的、平日里也是身体健壮的人,怎么就突然就病死了?
不是水土不服,还能是什么原因?
更不要说,当时朱能是领命前去安南那边的,而那边的气候……那可真就是水土不服的高发区,古往今来,因为水土不服而死在那边或者前往那边的路上的人,可是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