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很快过去,有一天陈平看到刘邦紧锁眉头,知道是因为项羽之故,陈平笑道:“汉王不要忧心,
项羽刚愎自用,又好多疑,他所依赖的不过是范增、龙且等人。”
刘邦微微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期待,赶忙问道:“陈先生可有破敌良策?”
陈平胸有成竹地凑近刘邦,低声说道:“项羽帐下能征善战者,首推龙且,而智谋之士,当数范增。
若能离间此二人与项羽的关系,楚军便不足为惧。”
刘邦面露难色,叹道:“话虽如此,可那项羽对他们信任有加,如何离间?”
陈平嘿嘿一笑,说道:“汉王只需拨给我几万两黄金,我自有办法。”刘邦毫不犹豫,当即让樊哙通知下去,到帐房取出许多金,银。
陈平拿了重金,迅速挑选了一批精明伶俐的楚军降卒,给他们丰厚的赏赐,然后安排他们潜入楚营。
这些人在楚营中四处散布谣言,说龙且自恃战功赫赫,对项羽的指挥多有不满,私下里常与韩信书信往来,
似有投靠汉军之意;又说范增认为项羽刚愎自用,难成大业,已与汉王暗中勾结,为自己谋后路。
起初,项羽并未将这些谣言放在心上。但说的人多了,他心中也不禁起了疑。恰逢此刻,刘邦派使者前来与项羽议和。项羽便想趁机试探一二,让使者暂留营帐。
项羽召来龙且和范增一同商议对策。龙且听闻谣言后,怒目圆睁,向项羽大声辩解。
范增则冷静分析这定是汉军的离间计,劝项羽莫要轻信。然而项羽心中的猜疑种子一旦种下,就难以消除。
此时,陈平又使一招。他故意让使者在楚营表现出傲慢无礼的样子,并偷偷暗示这是因为背后有范增撑腰才敢如此。
项羽见状,怒火中烧,渐渐疏远范增。范增见项羽不再信任自己,心灰意冷之下,愤而离去。
没了范增的出谋划策,龙且独木难支。后来在战场上,龙且中计被韩信打败身亡。项羽军队自此元气大伤。
刘邦得知消息大喜,重重嘉奖陈平。而项羽那边,由于接连损失得力大将和谋士,势力逐渐衰弱,楚汉相争的局势开始朝着有利于刘邦的方向发展。
陈平得知楚使到来,故意大摆筵席,命人抬上珍馐美馔。待使者入座,陈平却装作惊讶地说道:“我还以为是亚父(范增)的使者,原来是项王的使者。”
说罢,一挥手,撤去上等酒席,换上粗茶淡饭。使者心中恼怒,回到楚营后,将此事添油加醋地告知项羽。
项羽听闻,对范增的怀疑更添几分。范增走出楚营后,已知项羽已心生猜忌,但他还想仍破汉之策谋划,
立即又返回楚营,劝项羽加紧攻城。项羽却冷冷地说道:“亚父想必是另有打算,如此着急破城,莫不是想早日与刘邦会合?”范增一听,犹如五雷轰顶,
心中悲愤交加,他深知项羽已不再信任自己,遂说道:“天下事大局已定,上将军好自为之,臣已年老,恳请回乡养老。”项羽也不挽留,任由范增离去。
范增这一路悲愤交加,又气又急,行至在途中,背伤发作竟也一命呜呼。消息传来,刘邦大喜,而项羽此时也隐隐觉得自己中了离间之计,心中懊悔不已。
另一边,项羽听闻范增的遭遇,心中也是后悔不已,
此时,韩信已平定北方诸地,正欲南下与刘邦会合。项羽得知后,派钟味离率领二十万大军迎击韩信。他自恃勇猛,不听谋士之言,执意与韩信正面交锋。
韩信见钟昧离来势汹汹,心生一计。他派人在上游堵住河水,然后佯装败退。他见韩信军不堪一击,率军追击。
待楚军大半渡过潍水时,韩信下令掘开上游堵水之处,一时间,洪水汹涌而下,将楚军冲为两段。韩信回军猛攻,钟昧离所率楚军大乱,且本人也在乱军中被杀。
项羽得知钟昧离战死,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不禁怒火中烧,却又无可奈何。此时的他,身边已无得力之人,而刘邦在陈平的辅佐下,势力日益壮大,楚汉之间的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刘邦见时机已到,联合各路诸侯,对项羽发起了最后的总攻。项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最终上演了一场霸王别姬的悲剧,自刎乌江,
结束了他波澜壮阔却又充满遗憾的一生。而刘邦则开创了大汉王朝,开启了一段新的历史篇章。
林然笑笑对赵泰说“现在我们两人被困在瀑布这里,你还有心情去看项羽的四面楚歌。”
赵泰“我们虽然知道这项羽最后的结局,可是你扮演他,就不想帮帮他吗?′”
林然无奈地摇了摇头,“我们怎么帮?′一这是既定的历史轨迹,若是强行改变,谁也不知道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
赵泰挠了挠头,眼睛突然一亮,“那如果我们只是稍微影响一下呢?比如,让项羽早一点发现刘邦的离间计。”
林然沉思片刻,“这倒是可以一试,不过风险依然不小。”两人决定冒险一试,利用特殊能力
穿越回项羽刚刚听到谣言的时候。他们化作两个小兵混入楚营,找机会接近项羽。林然鼓起勇气上前对项羽说道:“大王,这恐是汉军离间计,
不可轻信。”项羽疑惑地看着他们,“你们为何如此确信?”赵泰接着说:“大王,范增大人一直忠心耿耿,龙且将军亦是英勇无比,怎会突然背叛?
定是有人蓄意造谣。”项羽听后,细细思量,觉得有理。于是重新重用范增和龙且。但历史的惯性巨大,
尽管他们做出努力,一些细微之事还是推动着局势向着原本的方向发展。最后,项羽虽奋力抵抗,还是未能逃脱命运。
林然和赵泰也成功返回现代,感慨万千。
赵泰这时拍下林然说“先把眼前的困境解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