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志愿军连基本口粮都匮乏的李奇微,立即于1月15号发动猎犬行动。
顾名思义就是像猎犬一样寻找志愿军主力进行侦查。
猎犬行动持续了八天,联合国军的侦察部队没能找到志愿军主阵地。
但这确凿证明了志愿军没有发起新的战役企图,李奇微的判断是对的,志愿军的弹药和军粮补给短缺到大部队需要主动后撤缩短补给线。
当然反过来说如果志愿军的后勤补给正常,联合国军连反击的机会都没有。
战略判断正确的李奇微立即发动霹雳行动。
集结十六个师三个旅,一个空降团以及全部炮兵、坦克和空军力量,总计二十三万人全线发动反扑。
西线联合国军主力及李伪军一部朝汉城进攻,东线伪军主力和联合国军一部进攻横城。
即便准确判断了志愿军的弱点,李奇微进攻地还是很谨慎,没有像麦克阿瑟那样过快推进,而是选择不再过分依赖公路,有一个高地就占领一个高地,不给志愿军穿插包抄的机会。
并采取磁性战术和火海战术。
即志愿军发动进攻时,以一部兵力和志愿军始终保持接触,掩护主力迅速后撤,建立新的阵地,并依靠机械化和摩托化装备每次后撤二十至三十公里,正好是志愿军徒步追击一夜的行程。
当志愿军趁夜迫近时,美军早已占领新阵地,可以有效进行防守反击。
而待志愿军粮弹开始短缺、准备后撤时,美军随即反过来追击,同时以坦克和装甲部队为先导在空军掩护下发起猛攻,最大化利用火力优势杀伤志愿军有生力量。
总结一句话就是,敌进我退,敌退我进。
这样的战术与曾经解放军以弱势力量对抗日寇与国民党军时何其相像。
而这样的对手无疑是极为难缠的。
当然这样一来联合国军的推进速度自然会比较慢,给了志愿军更多时间调整部署与等待补给。
不过形势依然极为严峻。
八天过去了,此时志愿军前线依然没能得到足够补给,弹药和粮食缺口非常大。
志愿军加上朝鲜人民军一共二十八万的总兵力,对比联合国军二十三万兵力也几乎算不上优势。
情况危急到彭总向国内发去电报,表示目前弹、粮全无补给,可否允许全军后撤十五到三十公里并建议拥护停战?
建议停战从彭总的口中说出来,可见当时的战局有多么恶劣。
而可否后撤十五到三十公里的询问,其实就是彭总鉴于当前情况询问汉城可否放弃。
但是从军事出发与从政治出发的战略看法是不一样的。
军事上志愿军已经到了只能被动防御无力反击的阶段。
而政治上,只要联合国军没有吃到足够的亏,遭受足够的伤亡,朝鲜战局就没有和平谈判的基础。
于是在彭总发报后的次日,教员的电报来了。
目前后撤拥护停战是不适宜的;中朝两军在占领大田、安东以北后,再进行两至三个月的准备工作,然后进行带最后性质的第五次战役。
国内的指示很明确,只有将敌人打疼了才能听进去我们的话,当前的战役目标是安东和大田。
可是彭总面临的实际情况是,志愿军已经到了只能被动防御的境地,能不能守住三七线都是问题,更别提三六线。
存地失人,人地两失;存人失地,人地两存。
彭总只能基于目前最有利于全军的战略做出部署:
西线三十八军、五十军阻敌于汉江南岸,北朝鲜一军团守备汉城看住海防。
东线放敌深入,再集中三十九、四十、四十二、六十六军分割歼敌。
而后向西线纵使推进,威胁敌西线侧后。
这是一个以退为进,以攻为守的战略。
但是弹药、粮食急缺的志愿军,想要如预期执行这样的战略远没有看上去那么容易。
此时战略能否顺利实施的压力,大部来到了负责坚守西线最前沿的五十军身上。
前文有所提及过,志愿军五十军的前身就是滇军六十军,他们打过台儿庄,1948年辽沈战役时在长春起义,抗美援朝中又从第一次战役一直打到现在。
这是一支由云南人主要组成的,原本就有铁军底子的军队。
第四次战役的开端,也由五十军与敌军的接火为开始。
1951年1月25号当日,美军骑兵第一师、步兵第二十五师等部在大量飞机、坦克和炮兵支援下,向志愿军第五十军防守的汉江南岸阵地发起猛烈进攻。
战役一开始,汉江南岸便全线进入激战。
到31号,战斗进入白热化,美军准备了两天的火力覆盖开始了,难以计数的榴弹炮、轰炸机、坦克、自行火炮,对五十军阵地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轰炸覆盖。
不计弹药消耗的轰炸下,五十军地表阵地悉数被毁。
为了避免被敌人的火海战术大量杀伤,五十军采取了人员前轻后重、火器前重后轻的防御部署战术。
人员前轻后重,即指在防御阵地上,前沿部署相对较少的兵力,而将主力部队隐蔽配置在阵地的侧后或纵深位置。
这样可以减少敌军强大火力对前沿部队的杀伤,当敌军发起进攻时,前沿少量兵力凭借工事和有利地形进行阻击,消耗和迟滞敌军。
待敌军攻击势头减弱或出现破绽时,后方主力部队可及时进行反击,恢复或巩固阵地,保持持续的作战能力。
火器前重后轻,是将大部分火器,如轻重机枪、迫击炮等尽量配置在前沿或靠前的位置,形成强大的火力网。
在敌军进攻时,能在近距离对其进行猛烈的火力打击,最大限度地杀伤敌军有生力量,打乱其进攻节奏。
而将一些大口径火炮等配置在二线或两侧,用于支援前沿作战,对敌军后续梯队或纵深目标进行打击,起到补充和增强火力的作用。
两相结合就是一旦前方使用重火力的战士牺牲后,后续人员立即从地下工事接替火力点。
这样的部署下,全军都是敢死队。
当轮到哪个战士上阵地时,就意味着在他之前的战友都牺牲了,而战士们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生命最大效能杀伤敌军。
第四次战役的惨烈和铁血五十军的由来,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