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指着仓库中满满的物资,对不良说道:“天气太冷了,地面上没法快速运输,让岳鹏派人驾驶直升机先给重灾区空投一些物资,让那里的百姓先活下去,剩下的我们再慢慢想办法。”
不良皱着眉头说:“蒙古那边也遭了灾,汉中那里也给我写了求援信,我是知道他的性格的,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求人的。”
李振:“将我们的物资想办法送给他们一部分,但还是要以我们汉国为主。”
有了李振从现代带来的物资支援,汉国各地的百姓们顿时间有了支撑,那些房屋被压塌的百姓们住上了暖帐篷,还有蜂窝煤取暖炉,生活过得比以前还要好。
蔚州,这片土地在灾难的重创下显得格外沉重。当两架直升机划破阴霾的天空,缓缓掠过之后,城中的景象渐渐显露出一丝生机。几口硕大的铁锅被架了起来,锅内热水翻滚,热气腾腾,煮着的是一碗碗简单却温暖的方便面。
在这片受灾最严重的区域,方便面成了最珍贵的慰藉。它们不仅温暖了灾民们的胃,更照亮了他们心中的希望之光。除了这简易却实用的食物,每位灾民几乎都披着一件厚重的军大衣,那是来自外界的关怀与援助,也是他们抵御寒风侵袭的唯一屏障。
尽管帐篷外的世界依旧寒风凛冽,呼啸不止,但帐篷内却是一片别样的温馨。灾民们围坐在一起,手中捧着热腾腾的方便面,脸上洋溢着满足与感激。在这一刻,他们仿佛忘记了灾难带来的痛苦与绝望,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
这简单的画面,却蕴含着无尽的力量,它告诉人们:无论遭遇多大的困难,只要心中有希望,就能战胜一切。
蔚州知府赵国栋,身披厚重的军大衣,孤独地矗立于城墙之巅,任由刺骨的寒风掀起衣袂,双眼凝视着漫天飞舞、仍未停歇的大雪。尽管城内急需的物资已至,他紧锁的眉头却未曾有丝毫舒展。
一名下属官员匆匆而至,关切地劝慰道:“大人,城墙之上风雪交加,您还是移步下去吧,免得受了风寒。”
赵国栋闻言,只是轻轻叹了口气,目光穿过纷飞的大雪,仿佛穿透了城墙,看到了城外那同样被冰雪覆盖的苍茫大地。“这城内尚且如此艰难,城外的百姓又该如何度日呢?那些贫寒之家,无炭火以御寒,恐怕难以熬过这漫长的严冬啊。”他的声音低沉而沉重,充满了无尽的忧虑。
言罢,他缓缓转身,目光落在身旁那名官员身上,语气坚定道:“明日,你便组织人手,将剩余的物资妥善分配,务必确保每一份温暖都能送到最需要的百姓手中。”
此刻,城墙之上,风雪依旧肆虐,但赵国栋的心中却燃烧着一团不灭的火焰,那是对百姓深深的牵挂与责任。
这句话一出,那官员的脸色瞬间苦成了黄连,仿佛吞下了万斤重担。要知道,这城中的物资早已是稀缺至极,如同沙漠中的清泉,珍贵而又难得。而有些心怀不轨的官员,竟趁着这乱世之机,将那些本就不多的剩余物资悄悄囤积起来,企图在黑市上大放异彩,狠狠捞上一笔。
此刻,这位知府大人想要集结物资,以解城中之困,却哪知这物资早已成了众人眼中的唐僧肉,被瓜分得干干净净。
“知府大人,您有所不知,那物资啊,早已分发完毕,一粒米、一尺布都不剩了。”下属小心翼翼地回禀,生怕触怒了这位雷霆手段的知府。
赵国栋闻言,脸色瞬间铁青,怒喝之声如惊雷般炸响:“一帮贪婪的狗东西!你们以为我赵国栋是瞎子、是聋子吗?什么钱都敢挣,什么黑心事儿都敢干!真不怕朝廷的铁律查下来,让你们人头落地吗?”
次日,随着晨光初破黎明,一小撮原本失踪的救援物资奇迹般地回到了仓库,然而,大部分早已如泥牛入海,无从追寻。
正当赵国栋率队缓缓驶出城门之际,城垛之上,一串血淋淋的人头赫然在目,它们无声地诉说着正义的裁决。这些人头,皆属于那些胆敢染指救灾物资的贪官污吏,尽管未能一网打尽,但赵国栋深知,这份血淋淋的警示,已足够震撼每一颗麻木或贪婪的心。城墙之下,队伍前行,带着对过往的惩戒与对未来的期许。
在广灵县边缘的一座宁静小镇上,葛员外正挺立于庭院之中,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家中勤劳的家丁们。一袋袋沉甸甸的粗粮,在他们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被依次倒入那十几口宽敞的大锅中。这些粮食虽不精细,但在葛员外的安排下,每一粒都承载着救命的希望。
家丁们熟练地撒上粗盐,再小心翼翼地浇入融化的猪油,那油星子在寒风中闪烁着微光,为这简陋的施粥场增添了几分温暖的气息。对于这群饱受饥寒交迫之苦的灾民而言,这些食物或许谈不上美味,但那充足的盐分与猪油所带来的热量,足以让他们在寒冷的冬日里获得一丝生命的慰藉。
口感?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关头,谁还在乎那些呢?能活下来,已是最大的奢侈。葛员外的善举,如同冬日里的一缕阳光,穿透了厚重的阴霾,照亮了灾民们心中的希望之路。
一个老管家跑了过来,对葛员外说道:“老爷,家中的粮食已经不多了。”
葛员外望着排着长队的灾民小声问道:“按照今日这分量,还够多长时间的?”
管家艰难地咽下一口唾沫,目光中带着几分忧虑:“照目前每日施舍的分量来看,存货大抵还能维持十日有余。只是,自从邻近的灾民们得知咱家施粥的消息后,每日前来的人数愈发增多,我担忧这些粮食怕是难以支撑到预期之时。”
葛员外闻言,不禁长叹一声,眉头紧锁,仿佛连空气中的寒意都随着他的叹息凝重了几分:“唉!这苍天啊,真是半点也不体恤人间疾苦。好不容易盼来了个风调雨顺的年头,却偏又遭此百年难遇的大雪灾。你去传我的话,施粥之事万万不可中断,至于粮食的问题,我自会去设法解决。总不能眼睁睁瞧着百姓们活活饿死,于心何忍呐。”
对于这个老爷管家也没有办法,自从李振在汉国实行土地改革后,葛员外就将家中的九成土地都无偿捐献了出来。作为交换,当地官府将县里的一处煤矿开采权交给了葛员外,这让葛家因此因祸得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