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众人沉溺在法医学的震撼之下时,陈晨悄然滑动着手指,天幕也随即变化。
【法医学的鼻祖,刑侦的天花板大佬!】
《大宋提刑官》,这部电视剧都看过吧?
《洗冤录》,那这部呢?
这两部剧的主角宋慈,是一个在民间声望堪比狄仁杰、包拯的神探级别人物。
这大宋提刑官,是他的职位,而《洗冤集录》则是他编写并流传后世的一本奇书,被国内外法医学者奉为经典。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人,你翻遍整本宋史,却找不到只字片语的记载。要知道宋史这本书是二十四史里面最啰嗦的,篇幅也是最长的,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人物,都能够名垂青史。
但就是宋词这么一个断案如神,官居二品的大人物,却连自己的传记都没有,那是不是说宋慈这个人物就是虚构的呢?
其实并不是啊。
宋史是谁修的呢?
是元朝,很多人会疑惑,元朝是不是篡改了大宋的史料啊?
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还真冤枉了孛儿只斤家族了。
元朝的几十年里啊,内部是非常混乱的,争权夺利从未停歇,一直到元末,他们才猛然发现,前朝的史书都还没修,这感觉基本不亚于你暑假嗨了50天,猛然发现暑假作业都还没写,那怎么办呢?和你一样,玩命补呗。
于是元朝仅仅花了两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前代的宋史、辽史、金史。
你看,这作业量还真不少,速度快的结果就必然导致了修史的质量不高。基本上就是把资料简单罗列,重新复刻了一下,至于有没有遗漏,那就根本管不了那么多了。
所以在宋史中不但没有宋慈的记载,还有一些名人也被遗漏了。
譬如水浒传里的高俅,只在徽宗、钦宗本纪里面出现过,堂堂高太尉居然不配拥有一个自己的传记。
还有北宋着名的婉约派词人刘永;印刷术的改良者大科学家毕生;死守钓鱼城,直接导致蒙古大汗蒙哥陨落,间接改变世界局势的南宋名将王坚等,这些历史名人在宋史中都没有自己的传记。
所以到了清代,有一个叫陆心元的人,写了一本叫宋史翼的书,意就是翅膀,延伸,补充的意思,通过对于民间许多资料的整理,完善了一部分宋史的残缺,而其中《循吏传》中就有了关于宋慈的记载。
这都过去好几百年了,当中还隔了个明代,有人会觉得这玩意儿还靠谱吗?你别说,还挺靠谱的。
宋慈传记的资料来源,是宋慈好友,南宋诗人刘克庄写的,宋经略墓志铭。
这种在人去世后,总结一下生平的习俗,直到现在都没有完全的消失。
虽然字不多,就2000来字,还没有我这篇文案的篇幅长,但足以向后人展示出南宋这一传奇人物的一生了。
很多人觉得,宋慈精通法医学,那起步估计就是从仵作之类的岗位开始啦。
这里就有一个误区了,仵作在古代它属于吏,不入品,一日为仵作,终身为仵作,经常还会父子相传,代代为仵作。
而宋慈,是一个正儿八经有品阶的官员,身份远远高于寻常小吏。
宋慈出身名门,祖上是唐代武则天到玄宗时期的五朝元老,名相宋璟。之后他这一脉从河北迁往浙江,再到了福建。到了宋慈爹这一代,虽然不是什么名臣良相,却也是一名推官,专门负责刑狱。
从小,宋慈就对于断案耳濡目染。既然家境还不错,那宋慈必然就是从小好好学习,走的科举正途了。
所以,他30岁的时候就考中了进士,你以为这一代神探就要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了吧?还早呢,30岁的时候,宋慈的主要任务是打仗。
你没听错,南宋末年烽火连天,作为一个进士,宋慈转战江西、福建等地,参与平定各种叛乱,曾率领300人大破敌寨数千人,被人战赞曰,忠勇过武将矣。
后来40多岁后打不动了,又经过了多年为人父母官岗位的历练,整肃盐务,兴修水利航道,深受百姓爱戴。至今长汀附近还有一个宋慈亭,代表了百姓对他的思念。
直到55岁,宋慈才被任命为提点广东刑狱,正式开始了全职神探之路。而此时,距离他老人家去世的63岁,只剩下9年了。
也就是在这人生最后的9年里,宋慈留给了足够后人惊叹的知识财富。甚至,很多人将其誉为世界法医学鼻祖。
宋慈初到广州的时候,当时的广州地处偏僻,还远不是现在这样的繁华景象,多年未处理的案件堆积如山。
宋慈仅仅花了8个月的时间,光涉及死刑的大案就解决了200多件,其他经手的小案更是无法统计。
一天一件大案,这在南宋技术手段落后的环境下,效率只能用惊世骇俗来形容。
其中一部分案例都记载在了《洗冤集录》这本书中。
《洗冤集录》这本书,开篇就记载了宋慈断案的核心理念,检验至上。
而正因为这一理念,宋慈在学术领域超越了他之前那些靠智商、靠经验推理断案的前辈们。成为了法医界的一代老祖宗级别的伟大人物。
电视剧里面出现过的那些案件,例如死者身上没有伤害、没有中毒的疑案、荒野无头公案等等,都是通过检验,甚至运用了后世的法医昆虫学之类的原理,以客观证据链为基础,推断出了事实背后的真相。
如果你去读《洗冤集录》,你会发现,这里面很多的案件放到现在,都是一目了然的,特别是在我们这种看过1000多集柯南的人面前,简直就是小儿科。
然而800多年前,那可就不是这么一回事儿了。
在那个时候,很多人觉得遗体是不祥的,非常的晦气。所以,即使是仵作也不愿意去细细探究。
因为当时受限于儒家思想的约束,对于女性的遗体避讳就更多了。这无疑,给了真正的元凶许多的机会。
宋慈认为如果在办案中因为儒法的刻意回避,就非常的容易让事实蒙尘,让恶人逍遥法外。
这在当时来说无疑是一种非常进步的思想。
无尸不能定命案,宋慈就是在这样的理念支撑下,十年如一日的践行着自己的断案之道,在这鬼神之说封建礼教盛行的古代,是非常值得后人由衷钦佩的。
在辗转多地,历经四地提刑官后,无数冤情因为他从而得以昭雪,许多坏人也因为他难逃恢恢法网,业绩垂千古,洗冤传五州,这是坐落于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的宋慈墓上的碑文,要是有机会路过,不妨去看一看。
宋慈如何从一名军事将领到父母官,再到法医学鼻祖的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