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童贯为了征讨方腊,于是就把王渊带领的以裨将刘延庆等人为主的西军秦兵赶紧征调到跟前。为了尽快消灭起义军,朝廷下诏说:“能得方腊首者,授两镇节钺”。
王渊带领刘延庆的部队来到杭州,没想到方腊起义军突然奄至,声势非常庞大,许多军队将士惶怖无策。这时,刘延庆的手下小校韩世忠自告奋勇,请以兵二千人埋伏于北关堰。他们等候方腊起义军经过时突然杀出。方腊起义军知道宋廷军队不堪一击,因此就毫无准备。方腊起义军没有想到西北秦兵如此彪悍,一到这个地方没有休整就投入了战斗,因此践踏蹂乱,死伤不计其数。韩世忠乘胜追击,方腊的起义军落败而逃。
刘延庆将战况报告给王渊,王渊感叹说:“韩世忠真万人敌也。”于是尽以所随白金器皿等物赏给韩世忠,并且与他定为生死之交。杭州居民听说西部秦兵前来赶走了方腊起义军,不再受到战争兵祸的困扰,非常高兴,纷纷走上街头慰问西部秦兵。
高忠义此时也在杭州附近,听说西部秦兵来了,非常高兴,也赶忙过来看望乡党部队。仔细一打听,原来就是王渊带领的刘延庆部队。高忠义惊喜连连,因为韩世忠就在这个部队中,原来是结拜兄弟韩世忠来了。
这时,王渊正在召集刘延庆、韩世忠等将领商讨追擒方腊余党的计策。当时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是山高林深,洞窟众多。对南方地形、溪流、山水、洞窟等地形不熟悉的人贸然进入,自己都出不来,更谈不上杀敌了。
二是山高路险,地方狭窄,不利于兵团作战,不利于大部队作战,因此必须挑选精兵强将前往。
三是要选取一些熟悉当地民情风情的人当向导,乔装打扮获得信任,掌握精准信息。
可是,刘延庆、韩世忠带领的西部秦兵对地形不熟悉,对民情风情不熟悉,很容易暴露目标。而且除了韩世忠之外,有勇有谋的将领并不多。同时,由于朝廷有诏能得方腊头颅者,授两镇节钺。这样大家会争先恐后喧闹而前,形成内讧,因为争抢头功而不听从统一指挥。
正在束手无策之时,帐外传来“高忠义求见”的声音。王渊、刘延庆问道:“哪个高忠义?”
韩世忠答道:“莫非是我的兄长来了?”赶紧跑出帐外查看。这时刘延庆也跟了出来,只见外面进来一个身着深蓝色长袍、内衬白领短衫的年轻汉子器宇轩昂地走了进来。韩世忠远远看见白色扇子,就知道是高忠义来了,于是大叫:“哎呀,哥哥!你怎么在这里呢?”高忠义大叫道:“哎呀,贤弟!好不容易找到你啊!”说罢两人拥抱在一起。
军情危急,短暂寒暄之后,韩世忠问道:“兄长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高忠义答道:“方腊造反,天下汹汹。许多官员闻风丧胆落荒而逃。昨天听杭州居民说西北来的秦兵打败了方腊起义军,为首的将领号称‘万人敌’,名叫韩世忠,全街人都载歌载舞欢欣鼓舞,这么大的事情谁能不知道呢。这不,我赶紧过来看望你来了。”
韩世忠一听,非常高兴,就如此这般把当前的困难给高忠义讲了一遍。
高忠义一听,思索一会后说道:“贤弟莫愁,为兄有个办法。”
韩世忠说:“兄长不要客气,快讲、快讲。”
高忠义说道:“我近几年来一直在江浙一带游历,对这里风土人情比较熟悉。尤其是对名山大川多次进行了游览,气候、水纹、洞窟大体有个了解。如果需要的话,我也去助你一臂之力。”
韩世忠大喜过望,说道:“只是这种事情风险很高,你又不是军人,也就不要因为我而冒风险了。”
高忠义说道:“贤弟怎么也见外了?当初咱们不是一起约定除暴安良的吗?这种事情我怎么能退缩呢?给你帮忙完毕之后,我就云游四方去了。”
韩世忠把大腿一拍,说道:“兄长的侠义风格还是没有改变啊。这我就不用担心了。”
刘延庆、韩世忠与高忠义商量了一下作战计划:先由高忠义打扮成云游道士的某样,在睦州清溪峒附近观察情况,探明方腊藏身之所。并在行进道路靠近山岩边用刀尖刻画出“#”字标记,引导大军随后支援。
却说高忠义换好道袍,显然一个世外高人模样。只见他右手手摇着扇子,左手拿着葫芦,头顶道冠,背部斜插着一把唐刀,打着绑腿,旁边插着钢丝神鞭,口中念念有词,就向清溪峒出发了。
刚来到山口,就被一伙当地山民挡住,叽里呱啦问他要进山干什么。
高忠义答道:“最近兵荒马乱的,都说兵乱之后必有大疫。贫道云游四方,只是想前往大山深处采一些草药。再给我的宝葫芦里面接一下神泉灵水,帮助杭州百姓治疗瘟疫疾病。”
山民看他单身一人,面相又和善,倒是像个读书人模样,也没有多疑,就放他进山了。
他进得里面,发现山势陡峭,沿着山沟两面绵延十多里长断断续续分布着水溶洞。为了不引起方腊士兵的疑心,高忠义故意大声唱着陕西秦腔梆子戏《春秋笔-杀驿》:
“王老爷在京待我好,
他待我吴承恩胜如同胞。
元宵佳节吃酒醉了,
灯棚下我失落他的根苗。
贤德的夫人恩义好,
二十两麸金放我逃。
不愿戴主乌纱帽,
情愿岭南走一遭。(诗白:世态多炎凉,人情草上霜。若问邹驿丞,学了汉张良)
接着唱:过路的客官仔细瞧,
我不愿戴主乌纱帽,
我愿挂冠连夜逃。
明朗朗钢刀出了鞘,
要替老爷归阴曹。”
听到有人在唱戏,岩洞里面的方腊士兵倒是放松了警惕,也探出头来看这个疯癫道士唱歌。
高忠义一边走,一边默记着山洞的排列走向。走到峡谷最窄处,又是一排连着的三孔洞窟。高忠义估计这里就是方腊以及一些核心成员的所在地了。他伪装着在沟底寻找水源,品尝泉水,摘采草药,然后在显眼处刻上“#”字标记。然后沿着另一侧山崖返回。
谁知这一侧山崖更加陡峭,其中一个山洞外部看起来不大,但是里面十分广阔,而且从五、六个细小的山洞口可以连通到山外面的沟底。
由于方腊没有想到,西路的秦兵如此悍勇好斗,要比江浙一带的官兵厉害许多,自己很快就败下阵来。他们慌慌张张撤离逃跑时,带的东西本就不多,只带了一些金银珠宝细软和在江浙一带掠夺来的妇女。其中许多良家妇女不堪羞辱,赤身裸体逃出山洞或跳崖自尽、或上吊自杀。整个山谷妇女遗骸存留长达几十里。
这不,在距离山谷出口四五里地的一个山崖小洞里面,隐隐约约听见有人在哭泣。高忠义唱着秦腔梆子戏,摇头晃脑走了过去,故意大声问道:“这么好的地方,不来唱戏倒也罢了,何人在此哭哭啼啼,打扰他人雅兴?”
边说边走上洞窟口。原来两个蛮兵模样的人正在捆绑一个青年女子,女子哭哭啼啼求饶不已。他们看到一个道士走了过来,立即骂道:“原来疯癫道士也喜好这一口?还不快点滚开!”
高忠义说道:“两位军爷说哪里话。明明是你们吵嚷打扰到了我唱歌,我怎么打扰你们了?我听到声音,过来看个稀奇罢了。”说着继续往回走。
这时那个妇女喊道:“壮士请救我一命!”
高忠义听得这位妇女口音不是本地蛮子语调,就停了脚步。这时一个士兵用刀威胁看押着那位妇女,一个拔刀追了过来。高忠义故意一边逃跑一边挑衅,引着士兵来到一处山角草木茂盛处,回身一个“童子献桃”,一刀刺死了这名士兵。砍些树枝草草隐蔽之后,返回洞窟口,看见另外一命士兵正在捆绑这名妇女准备背向其它山洞转移。高忠义借着岩石掩护,悄悄摸到这个士兵跟前,一个箭步飞奔过去,用铁扇子根部对着他后颈侧面一点,他就摊到在地。这名妇女吓得用手捂住面庞,不敢吱声。
高忠义问道:“你可知道他们的头目方腊在什么地方?”
妇女答道:“我本是江南江苏镇江人梁氏,被乱军抓住后带到了这里。我只知道这些小头目跟随方腊等人一起进来,小头目负责外面警戒,越往里走,匪贼的职位越高。估计方腊和他任命的宰相等等高官在最里面的三个窑洞之中。”
高忠义提醒妇女不要出声,然后用手捂住晕倒在地的这名士兵的嘴巴,把他摇醒,问道:“方腊在何处?这条山谷洞穴中总共有多少人?”
士兵吓得抖作一团,说道:“当时逃跑慌张,也不知道总共来了多少人,我目估大概有一百多人吧,具体数目没有机会集合点名,所以谁也说不清楚。我也不知道方头领的具体位置,他们应该在最里面三个洞窟中,这几个洞窟有暗道相通,易守难攻。靠着右侧洞窟进去,然后靠左手侧一直搜索,才能从左侧的窑洞里面出来。否则的话,一直会在一个窑洞内打转转。”
这位姑娘梁氏和方腊的家眷曾经呆在一起,趁人不备逃了出来,没有想到快到山口时被巡逻的守卒抓住羞辱。她就说道:“方腊身穿黄色龙袍,他的弟弟、宰相方肥身穿紫色蟒袍,在后面并排三个窑洞的中间位置。”
高忠义把这名士兵灭口之后,让这位妇女梁氏穿上士兵的衣服,藏在另外草木茂盛的地方不要动,明天就来解救她。谁知这位妇女梁氏吓得不敢一人停留,高忠义说道:“好在他们逃跑慌乱,具体人数他们自己都不清楚,杀掉这两个士兵还不会引起他们的怀疑。如果现在我带你出去,引起他们怀疑,肯定是大家都送死。你暂且忍耐一下,明天我们一定来救你。”
高忠义出来,将山谷里面的情况和刘延庆、韩世忠进行了商议。刘延庆挑选了三百名精壮士兵,分为三队:第一队士兵口衔枚草,携带大刀,由韩世忠带领,作为前锋;第二队士兵手持强弩,由他带领,专门射杀杂草中和从洞子里面逃出来的人马;第三队士兵跟随高忠义,作为补充埋伏部队,拦截从山洞逃至谷底的人马。
等待第二队、第三队人马埋伏就位之后,韩世忠就带领先锋队伍开始出发了。
他们借助山石、树木、杂草作为掩体,举着盾牌开始进攻了。
韩世忠拨草寻径,潜行溪谷,向前行进三里多路,由于只是零星抵抗,很快就要到山根底了。
在洞窟下面,就听到里面乱作一团。这些起义军士兵多数是平民出身,又没有受过训练,见到秦兵如狼似虎,早已经吓得魂飞胆破。韩世忠喊话说:“官军只剿灭为首的造反头领,与被挟持的平民无关,请大家赶紧离开,免得受到杀戮。”
话音未落,一大批人已经逃出洞外,被高忠义他们截获收编了。里面只剩下方腊小朝廷的核心成员和妇女家属。经过询问从洞窟中逃出来的人知道,里面还有方腊的妻子和伪相方肥等五十二个人。这些人自知杀人掠货、罪孽深重,在洞石穴中居高临下射箭负隅顽抗。官兵死伤较多。眼看时辰不早,韩世忠非常焦急,因为一旦夜晚来临,秦兵因为地形不熟悉,方腊他们就可能转移,从而造成前功尽弃。
韩世忠顾不了许多,举起盾牌,手执长矛冲了进去。韩世忠知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他看见身着蟒袍的方腊,撇开其他人,大吼一声,直接扑了过去。方腊一看右边洞穴已经被突破,赶紧带领家眷往左边洞穴跑去,准备出了洞穴跳崖逃命。谁知刚一出洞穴,高忠义带领人马早已埋伏在这里。高忠义神鞭一挥,方腊面门马上鲜血直流,扑倒在地。他站起来还想往前跑,韩世忠长矛一捅,又跌倒在地。其他士兵一拥而上,将他捆绑起来。其他人一看方腊被擒获,多做鸟兽散了。一些士兵趁乱你争我抢,把方腊的珠宝抢劫殆尽。
高忠义赶忙派人寻找昨天给他指路的妇女梁氏,把她带回军营,交给韩世忠手下的喽啰们妥善保护。由于兵荒马乱的,梁氏没有去处,也就在韩世忠所在营地做些小工,缝缝补补、洒洒扫扫的活儿。
韩世忠把方腊等人刚刚押解到外面的沟口,谁知童贯的心腹、忠州防御使辛兴宗却早已带人在这里等候。
韩世忠连忙上去禀报说:“辛将军,方腊捉住了。”
辛兴宗板着面孔喝道:“把反贼方腊押解上来!韩副尉辛苦了,你们歇息去吧。我亲自把方腊押解回去问罪处斩。”辛兴宗是童贯的心腹,王渊、刘延庆职务较低,不敢多说什么;韩世忠只是小小兵校,辛兴宗又是长安老乡,虽然很生气,但更是不能说什么。
自从方腊起义造反以来,他们总共攻破六州、五十二县,杀害平民二百多万人。直到王渊带领的韩世忠等秦兵将领,杀掉方腊起义军七万多人,其他余党纷纷逃散,这次动乱才彻底平息了。
韩世忠和高忠义久别重逢,现在又携手建立大功,非常高兴,就回去互相叙旧、设宴庆贺去了。
却说辛兴宗把方腊带回朝廷后,吹嘘是童贯指挥有方,自己和王渊用兵如神,所以抓获俘虏了方腊。这样,并没有给刘延庆和韩世忠进行军功奖励,仅仅是王渊以军功授阁门宣赞舍人,代理京畿提举保甲兼提点刑狱公事。童贯因功迁为太师,改封为楚国公。
这年八月,就把方腊斩首示众了。
韩世忠和高忠义在军营内,还兴高采烈地等候朝廷奖励的军功。结果听到朝廷嘉奖结果后,大失所望。
韩世忠是烈性汉子,听到这个结果大怒。
高忠义对韩世忠说道:“贤弟,世事本来就是如此,何必动怒呢。”
韩世忠说道:“如果这样是非不分,奖惩不明,以后谁还会奋勇杀敌、保家卫国呢?”
高忠义说道:“以前我对这些不清楚。自从游历全国,看到花石纲的危害后,才知道除了宋帝赵佶一个人以外,没有人在乎江山社稷。况且,当今圣上迷信道教,奢侈浪费,宫廷要员趁火打劫,敲诈勒索,腐败横行。权贵们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根本看不到危机四伏的局面。”
韩世忠说道:“我决心匡扶社稷,拯救黎民于水火之中。”
高忠义说道:“自从我当年中举从政,受到打击之后,就对官场失去了信心。我自当闲云野鹤,自由自在惯了。只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积德行善,随心布施,广结善缘罢了。因此,你还是忍一忍算了。”
韩世忠说道:“兄长是举人出身,自有一身才学,走遍天下自然有碗饭吃。愚弟是个粗人,除了刀枪之类打打杀杀,不知还能干点什么。暂且在军中立身,再做它图吧。”
高忠义说道:“为兄打扰兄弟多日,就此告别过了。如果有事情,为兄随时过来帮助。”
韩世忠说道:“我们这些军人朝不保夕,随时有可能殒命。怎么能连累兄长呢?况且你又不要军功。”
高忠义说道:“虽然我不关心政事,但是解民倒悬、替天行道的侠义之事还是要做的。否则,修什么道德神仙呢!”
韩世忠连忙说道“一定一定”,就此和高忠义别过了。
后来,由于韩世忠擒方腊过于英勇,许多人为他抱打不平。许多军队将领为了提振士气,也纷纷向朝廷说起这件事。同为西军的右军都统制杨惟忠回到朝廷,向宋帝赵佶报告了韩世忠、高忠义擒获方腊的经过,朝廷就把韩世忠提拔转为承节郎。
由于宋代朝廷重文抑武,因此当朝廷知道高忠义还是戴罪之职长安居住之后,鉴于他本身就是举人出身,就在原来县尉职务的基础上,准备将他任命为长安县丞(正八品)。可是高忠义经过以前从政的打击挫折,对官场腐败十分厌恶,于是没有接受朝廷任命,后来仅仅象征性地奖励了一下,任命为朝散郎(从七品上),也算安慰了一下将士的情绪。
却说韩世忠征服方腊起义军后,返回杭州城做休整。士兵们也得到皇帝的奖励恩赐,于是大摆宴席喝酒庆贺。
韩世忠是个爽快的西北汉子,士卒们都羡慕他的英勇,恭贺他勇擒方腊,几轮敬酒下来,韩世忠已经酩酊大醉,瘫倒在大厅前的柱子旁边。几个略微清醒一点的士卒见状,赶忙过去搀扶,无奈韩世忠人高马大,体重将近两百多斤,加之这几个士卒也因喝酒有了几份醉意,摇摇晃晃的,哪里能扶得动他?好在杭州室内的天气又不冷,喝温酒后又浑身燥热,于是就给他围了一个厚毛毯,大家分头睡觉去了。
却说这时,从山洞中解救回来的姑娘梁氏眼见大家已经喝酒完毕休息去了,赶忙过来打扫卫生,清除污物。
她刚一走进大厅,猛然看见大厅柱子下面蹲着一只大老虎,只见它双耳树立,眼如铜铃,喘着粗气,蹲坐在柱子跟前。梁氏早已经吓得花容失色,赶紧跑出去喊人。平时管理他们的老嬷嬷也赶紧张罗起来,随着几个胆大的前去观看。其中一个士兵笑到:“这哪里是老虎?这分明是我们的虎将英雄、擒获方腊的勇士韩世忠罢了!”
大家这才安定下来,仔细一看,果然是一个武士打扮的壮汉。梁氏仔细把他上下打量一番,眼中充满钦佩之情。这一切老嬷嬷看得真切,就对梁氏说到:“姑娘现年已经二十多岁,以前走南闯北卖艺求生,经常还吃不饱穿不暖的。我看这位勇士气宇轩昂,方面阔耳,他能单身擒获方腊,说明他智勇双全,将来也许能出将入相哩。如若姑娘能嫁的这样的人家,说不定将来会享大福呢。”
梁氏听她这么说,又思忖自己孤身一人,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生,现今已经26岁了,因兵荒马乱耽误了终身大事。自己将来总要许配人家的,若果将来许配的人家面的没有见过,嫁过去岂不是要痛苦终生的吗。于是娇嗔地说到:“姑娘甚也不懂,全屏嬷嬷做主。”
嬷嬷找到韩世忠的直接上级刘延庆,如此这般地一说,刘延庆大喜,就把这门亲事定了下来。一个月之后,走完了各种仪式流程,很快就把喜事办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话说当初方腊起义军对朝廷造成了极大震动,对社会造成了严重动荡,也引起了朝廷官员的警醒和反思。于是,御史中丞陈过庭认为方腊起义是权贵横征暴敛导致的,他就上奏章说:“致寇者蔡京,养寇者王黼,把他两清除掉则盗寇自平。”又说:“朱勔父子,本刑馀小人,结交权近,窃取名器,罪恶盈积,宜昭正典刑,以谢天下。”王黼听说后,非常痛恨陈过庭,就以别的罪名诬陷他,把他降级罢知蕲州;未到半路上,又把他责令去黄州安置。
王黼对宋帝赵佶说:“方腊起义造反的原因,是因为当地征收茶、盐税法的缘故,而童贯等人却说是因为花石纲的原因,这是他要嫁祸于宫廷,归过于陛下啊。”当初童贯宣抚两浙时,确实看到了花石纲的危害,就命令苏门“后四学士”之一董耘代替皇上赵佶作手诏降罪自己,并且取消花石纲以安人情。宋帝赵佶这时看见自己的罪己诏,很不高兴。于是昏庸的宋帝赵佶大怒,马上下诏恢复应奉局,任命王黼及梁师成领导它。这样,朱勔又重新得到重用了。
现在又恢复了应奉局,大肆开始了花石纲运输活动,又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大影响。童贯就对皇帝感叹说:“东南人家饭锅子未稳在,复作此邪?”宋帝赵佶更加愤怒,但是没法对平息方腊乱贼的童贯进行处理,就对捉笔草疏手诏的董耘进行了降职处分。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