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则小故事更简单了。
【分期卖地的利息,补充了大周女帝移风易俗,让全国上下穿精美缟布的亏空,大家穿着自己花钱买的新衣,却不得不感念皇恩浩荡,简直是雪上加霜心更寒!】
本身萧九龄为了迷惑梁国,对外宣称,是她喜好缟布的华丽。
明面上,想效仿梁国,提升穿衣的舒适与光鲜程度。
暗地里,想与梁国在各方面较劲,借此获得成就感。
不管梁国人怎么想,都不可能猜到,大周全国穿缟布的真正原因。
“陛下,我这两条小故事,写得太干巴了,到时候可以请专业写话本的润色一下,多加一些细节方面的描写,才能更加吸引人。”
“另外,不要写明国家,只写具体的地点,人物也写含糊一些,等到梁国细作打探时,能打探出来的,都是故事里展现的真实一面,他们想知道什么,不就都靠我们编撰了吗?”
萧九龄已经彻底地理解了报社存在的意义。
她急忙落笔,将两人的对话,以及举例的那两则小故事抄录下来。
“倒是不必请专业写话本的人来编撰,天机阁里,有许多专门给密探们编撰出身和故事的人,让他们来编,一定更加可信。”
“天机阁的事,我不插手,陛下看着办就好。”
程彧只负责贡献金点子,掌握大的方向。
具体如何实施,必须于本土人本土化,才不至于水土不服。
萧九龄说完也将刚才对话的内容,全部写在了纸上。
程彧看了一眼她快速写出的漂亮的小楷字,方方正正,规规矩矩,忽然想到一个严肃的问题,面色微变。
“怎么了?朕写的内容有缺漏?”
萧九龄正要从头到尾再看一遍,却见程彧急忙摆手示意。
“陛下写的没有缺漏,是遗漏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程彧办事,还能有遗漏之处?
萧九龄凤眼圆睁,把刚才的对话又在脑海里过了一遍。
别说没发现遗漏之处了,她完全是被程彧的话牵着鼻子走的,没有任何思考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她想帮忙都帮不上。
见程彧眉头紧皱,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她关心的问:“文和,你可是遇到了什么难题无法解决?”
“报社编故事的人选有了,方向有了,可想要扩大报纸的影响力,不仅要在大周境内,散播这些报纸,最好还要当成一门生意,散播到梁国去。”
没有人比程彧更了解,意识形态的渗透,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有多么的恐怖。
而萧九龄听完他的话以后,当即跟着皱起了眉头。
她以为报纸是专门给梁国细作看的,消耗较少。
可当听到程彧不仅计划在大周境内散播,还要传到梁国去。
倒是能够利用那些故事,告诉梁国百姓大周的情况,与他们自身做对比,增加对梁国皇室的反抗情绪。
可这一切,都基于报纸的数量足够庞大。
“文和,纸张可是稀罕物,不如用竹简来代替纸张?”
虽说造纸术早就有了,并且经过了数次改进,产量逐日增加。
但还没有达到全国上下,都可以随意使用的地步。
报社既然成立了,就不能只为了针对梁国而设。
除了对付敌人以外,还可以用它来开启民智,增加民间对朝廷政策的理解与认识。
另外。
她其实也有争霸天下的野心。
利用报纸散播消息,这种既能引导敌国探子被控制思想与行动,还能煽动民间舆论的手段。
她绝不会弃之不用!
“竹简在运输上不方便,成本太高,抄录也不方便,最好还是用纸来拓印。”
“拓印?”
这个词对于萧九龄来讲,并非是新鲜的词汇。
毕竟她每天都要用玉玺盖章。
碰到自己接触过的东西,她举一反三,马上明白过来。
“文和你的意思是,要把这些故事雕刻成印版,然后把它们印在纸上?”
不等程彧回答,萧九龄不住地笑着点头。
“这样的话,确实能够节省抄写的时间,朕回京就让工部,尝试找一些廉价的玉石来当雕版。”
目前用来拓印的材料,大部分是遇水不会泡发的玉料,极其珍贵。
如果不是还要往梁国和滇南卖那些“极品玉石”,那些建材,倒是上好的拓印雕版的原材料。
“用玉石当雕版既浪费玉料,还浪费雕刻反字时的人工,用枣木吧。”
程彧的提议,让萧九龄一头雾水。
枣木?
它能代替玉石当雕版的原材料?
“枣木不易泡胀。”
程彧对整张雕版印刷的情况,不甚了解,他对活字印刷术了解得更多。
但整套活字印刷的字模,经过炼泥、滤泥、蒸煮到最后放置窑洞烧炼好,再雕刻出字模来。
少说要三个月的时间。
许多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成立报社,忽悠梁国赶时间。
而他之所以知道枣木能当雕版,灵感来源于史料里记载的,插秧种稻利器——秧马!
这种泡在水田里,提高拔秧插秧的农具,可以利用枣木来制做,用枣木来雕版,一定没问题。
提起秧马来,程彧不免一阵期待:大周旱地多,梁国水田多。
他心想着:“等到兼并了梁国,就可以继续开荒种水稻,绝不能接收一个烂摊子过来,拖大周百姓们的后腿!”
收回发散的思绪,程彧示意陛下接着记录。
“反正这些小故事也不需要每天写一期,主要靠故事的质量不靠数量,配合着运输的路程,正好每隔半个月雕一版投放出去。”
“半个月一版,要编撰许多个故事,订成小册子?”
萧九龄笔尖微顿。
她总觉得这样像书籍一样的扩散方式,未免太过正式。
大周和梁国读过书的人,或许会看一看,但那些在他们计划之中,最后要拿悬赏,推翻梁国皇室的底层百姓,应该不会怎么感兴趣。
“看来陛下对报纸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了。”
程彧肯定了她提出来的问题。
“制成小册子的这种方式,确实不太利于在民间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