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刚才还兴奋不已的唐相,张了张嘴,却无言以对。
这个难题他还真帮不了陛下和程彧一点点。
倒是赵尚书抓错了重点,错愕地问。
“玉石?什么玉石?从杨恪那里收缴的玉石,还没卖完吗?”
“早着呢。”
程彧知道赵尚书买不起,也没赘述解释,他看着忧心忡忡的萧九龄,暗叹一声。
陛下缺钱花,单纯是因为心地太善良。
“陛下,此事不难,玉石逐渐难卖,是因为京城的达官显贵手里掌握的玉石,趋于饱和,我原本计划,剩下的玉石,卖往地方。”
“现在计划赶不上变化,那就去梁国和滇南,随着布商采购缟布,还有租田种桑,前往两个国家,开拓新客源也不错。”
成功的范本都写好了,如何利用滴水滚珠局,让两国的达官显贵加入起来,参与到这场击鼓传花的游戏中来。
只要玉石验证手法没变,基本上是手到擒来。
“去梁国甚至不用大肆宣传,杨恪花光梁国细作在大周搜刮的银钱,买了极品玉石的消息,应该早就传遍定都城了。”
“滇南那里需要用心一些,可以先以极品玉石当作抵押物,再编几个捡漏致富的小故事,现场演示一下如何捡漏暴富,相信没有人能够抵挡,瞬间暴富的天赐良机。”
羊毛可以出在羊身上,绝不能出在大周的身上!
大周达官显贵们的财富,也是国力的一种,绝不允许大范围外溢!
程彧聚敛他们的财富,是为了借萧九龄之手,借这个能够公正地分配财富的中转站,通过本国上下阶层的财富流转,提升全民财富拥有力。
只有藏富于民,百姓安居乐业,等到他国来犯时,大周征兵就不会像梁国一样艰难。
自有国人,为了守护美好的家园抛头颅洒热血!
“陛下,老臣认为程御史所言极是,可以下令让全国停种桑植,改用缟布了!”
唐相见一切问题迎刃而解,好像世间难题对程彧来讲,根本不叫一回事似的。
他看向程彧的眼神,变得钦佩不已。
此子虽然年幼,但已经算得上是大能之人了!
“文和啊,有你出谋划策,真是大周的福气。”
唐相突然摆出一副长辈对小辈关怀的亲昵态度,让程彧有些冒鸡皮疙瘩。
转念想到,以前唐相经常接济父亲,摆一摆长辈谱也没啥。
“我只能出谋划策,如何实施,还要靠旁人之手,大周缺我一个抖机灵的没事,不能缺唐相这种全能的万事通。”
唐相被夸得不好意思,只能当场揽下这个实施计划的重责,主动请缨。
“陛下,由臣来负责指派人选,前往两国经商吧。”
“行,朕再让天机阁派两队熟悉两国情况的人,跟着他们一起去。”
萧九龄刚想与三位重臣,商讨具体实施的细节。
忽然看向游移在状态外的赵尚书,神色古怪地对着程彧问。
“爱卿,貌似整套计划和赵尚书,并无关联吧?”
她知道赵尚书的嘴很严。
但程彧生性谨慎,不可能把无用的人留下,只为了让气氛更热烈一些。
经萧九龄这么一提醒,赵尚书反应过来,手指着自己的鼻尖问。
“难道程御史打算,让我改行去经商吗?”
“我倒是愿意长途跋涉,可我曾经驻守边关好多年,在梁国那里算是老熟人了,不会因此坏了你的计谋吧?”
程彧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会!
像赵尚书这种人,只适合做实事,不适合搞阴谋算计。
君臣三人见他点头,眉头紧锁:那么多留一个人有何作用?
“陛下,咱们不能光削弱敌国力量,还得发展自己,毕竟最后要组建一支正义之师,入驻定都,还要提防其他国家趁机对大周用兵。”
“留下赵尚书,是我想和他商量一下,能否让边境驻守的将士,除了练兵之外,开垦荒地增产增收,并借由这一点,暗中增加兵员。”
程彧顺势把军屯制提了出来。
军屯制主要是让各地卫、所驻兵就地屯田,不管是驻地还是边关的士兵,每人分到自己的田地自耕自种。
此以来减轻百姓和国家的负担,还有粮草运输的高额成本与困难,实现军队的自给自足。
但程彧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让军队在短期内自给自足。
“利用军屯制,兵可以是农,农可以是兵,对外可以假借弃桑种粮的时机,让新增兵员明里种地,暗里练兵。”
没有比利用两国经济结构改变时,瞒天过海增加兵员更好的时机了!
就算梁国细作要查证,可两国交易的数量激增,加上程彧埋下了给梁国埋下了,俘虏不被重视的隐患。
比起冒死当细作,梁国人还是全部改行去当布商。
更加安全,来钱更快!
赵尚书听完军屯制的好处,激动得直拍大腿。
“妙啊!程御史你他娘的莫非是个天才?”
不然怎么能想出,这一套又一套的计谋,环环相扣的计谋呢?
关键是,大周在实施这些计谋方面,除了出些人力以外,几乎是空手套白狼。
赵尚书看向程彧的眼神,比看京城青楼的第一花魁还要火热。
“程御史,你不来兵部当差,真是可惜了!”
确实。
兵部张口他娘,闭口他爹的,喷起人来会更爽。
可程彧有个致命的弱点,他打不过兵部的武将们,所以,只能婉拒了。
“文和擅谋不擅武,赵尚书你别为难我啊。”
“哈哈哈哈!这有啥难的,改日我教你武功,你没有童子功,练不成像陛下与我这样一等一的高手,好歹能在兵部防身自保。”
程彧顿时感觉一阵肉疼。
赵尚书你这么说的话,以后我想借行军帐去露营,都不敢去兵部借了。
萧九龄见能言善辩的程彧,却频频在赵尚书面前吃瘪,暗笑不止。
等赵尚书热情褪去,她果断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