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紫宸殿内,赵立庆和苏轼坐在圆形会议桌旁商议收购土地之事。
“官家,经过这三年的运作,现已将两千八百多万亩田地收购至监管卫名下。加上朝廷原来掌控的四千四百多万亩官田,大概占总数的一成六。当然,这并未把那些土地国有的地方算进来。” 苏轼所说的土地国有,指的是燕云地界以及赵立庆登基以后新开拓出来的疆域。
监管卫运作收购土地这件事,是赵立庆期望通过经济手段实现土地国有化的重要举措。然而,照目前的进展来看,这一目标的实现之路漫长而艰难,甚至可能在他有生之年都难以完成。
赵立庆微微皱眉,若有所思地说道:“子瞻,看来想要用这样的方式实现土地全部国有,着实有点难啊!银行贷款的利息能还得上吗?”
“官家,银行的利息倒是没什么问题。那两千八百多万亩有四成多,是从那些犯罪的富商士绅手中收缴来的,户部还是按每亩两百文拨款。前两天刚跟银行结算完利息,现在那个专用的账户上还有七百多万元。” 苏轼有条不紊地回答着,语气中带着一丝沉稳。
赵立庆扭头看了一眼墙上那幅巨大的地图,眼神中流露出感慨之色,叹道:“大宋的将士们浴血奋战,打下这么多土地,可百姓们却不愿意移民过去,这不等于白打了。”
“官家,故土难离啊!百姓们除非是到了走投无路的情形,才会选择移民。朝廷出了那么大的优惠政策,也只从那些遭灾地方移出一部分百姓。今年大宋大部分区域都是丰收年,现在百姓一个丰收年就能存下三年的口粮。想劝说他们迁移去那么远的地方,实在是难上加难。” 苏轼十分明白皇帝的心思,有华夏百姓的地方才真正算是大宋疆域,可他也一时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把百姓迁移过去。
“目前也没有什么好的法子,就慢慢来吧。朕现在寄希望于那些学堂,那些新开拓疆域上的百姓如果认同华夏文化,那他们以后也是华夏之人。” 赵立庆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期望。
这时,门外值守太监匆匆进来禀报:“陛下,军情卫朱师长带着一条大黄狗求见。”
“哦,来了,快让他进来。” 赵立庆的脸上露出一丝期待,扭头对苏轼说道:“子瞻,一起见识一下立下大功的大黄狗。” 说着,他站起身来,大步走向中殿,苏轼连忙起身跟上。
朱进牵着大黄狗缓缓进殿,向站在御案前的赵立庆躬身行礼,“拜见陛下。”
赵立庆微微眯起眼睛,仔细打量着大黄狗,脸上露出一丝失望之色,说道:“这狗有点瘦。”
“陛下,臣刚见到它的时候更瘦,养了这些日子已经胖了不少,以后应该会更胖点。” 朱进说着蹲下身子,温柔地摸了下狗子的脑袋,“快拜见陛下。”
只见大黄狗两只前腿前伸,低下脑袋,像是人在做躬身的姿势,“汪、汪。” 朝赵立庆叫了两声。
“呀,这狗挺通人性。” 苏轼惊呼出声,眼神中满是惊讶。
赵立庆上前蹲下,伸手轻轻摸了摸狗子,苏轼也连忙蹲下,小心翼翼地摸了摸。
“子瞻,朕上次说的没错吧?这狗要是训练好了,能帮忙做到很多事。”
“官家,臣已经让监管卫去办这事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训练出这样的狗来。” 苏轼微微颔首。
赵立庆站起来问道:“朱进,这大黄狗叫什么名字?”
“陛下,还没给它取名字。” 朱进现在对这狗子甚是喜爱,几乎每天都带在身边。
赵立庆蹙眉思索片刻,说道:“这狗能守在死去主人的身边,还帮忙找到凶手,就叫它‘阿忠’吧。对了,它是公狗还是母狗?”
“回陛下,阿忠是公狗。” 朱进又抚摸了一下狗子,说道:“阿忠,快谢陛下赐名。”
“汪、汪。” 狗子又把刚才的动作做了一遍。
赵立庆大笑起来:“哈哈…… 不错,朕挺喜欢这狗子,朱进,找些好的母狗来跟它配种,到时候生下小狗给朕送两只过来。”
“是,陛下。” 朱进躬身领旨。
赵立庆接着说:“还有个事,朕已经问清楚了,那个沈百善应该是当年方友章的手下,那些死士是日月教的暗线,既然提前跑到海外,肯定早就找好了落脚点,你们军情卫就顺着这个线索查去查吧。”
“是,陛下。臣告退。” 朱进躬身行礼,带着‘阿忠’离开大殿。
苏轼躬身奏道:“官家,云南省的土地改革即将完成。由于当地有众多高山密林,能耕种的土地只有不到两成,又要预留一部分土地,应对将来的人口增长,监管卫就将一部分百姓迁移至安南省。那些不配合的家族也由监管卫押送至西宁省农场安置。”
“嗯,那块地方迟早都会是大宋的疆域,一年能收成三次粮食的地方,必须是我华夏的疆土,还是要多从中原和江南迁移些百姓过去。” 赵立庆这话的意思很清楚,将来不会再有什么蒲甘国或暹罗国,那地方只会是大宋的一个或两个省。
“是,官家,臣会让监管卫尽力做好此事。臣告退。” 苏轼躬身行礼,退出大殿。
民以食为天,只要有粮食就会天下太平,百姓安康。那样一块一年三熟的好地方,有条件拿下,谁也不会放过。苏轼深知自己接下来几年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这件事。
秦良从四海贸易回来已经半个多时辰,一直在殿外耐心等待皇帝忙完。看到苏轼离开,他马上进殿,躬身奏道:“陛下,奴婢从四海贸易回来了。”
“味精作坊的事怎样了?” 赵立庆走回御案后的龙椅,缓缓坐下。
“回陛下,已经定下从辽东半岛上的金州开始,沿着海边一路往南到安南的占城,共设立八个作坊。味精生产出来后,还是按各省分销的法子进行,零售价暂定为比盐务局售卖精盐的价格高两成。邱业说这样作坊还能有三成多的利润。” 秦良详细地汇报着情况。
“那就先这样吧,如果正式售卖后,作坊赚取利润太高的话,就把价格降下来,朕可不想从百姓嘴里赚钱。” 赵立庆原本是想把价格定为跟精盐一样。
“是,陛下。奴婢还见到石泊……” 秦良把石泊去四海贸易商谈出售樊楼和想成立商行的事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赵立庆听完秦良的讲述,蹙眉思索,许久才开口问道:“樊楼如果光算那块地和几座楼,大概能值多少钱?”
“陛下,这几年汴京城里的房子是越来越值钱,奴婢觉得应该不会低于五六十万元。” 秦良刚才在门口就一直在想这个事。
“那就五十万吧,朕还不到低价去买臣子东西的地步,只要他们老老实实就行,那个味精的经销权也可以给他们五个省。” 赵立庆果断地做出决定。
“是,奴婢明日就把陛下旨意告诉邱业。” 秦良停顿一下接着说道:“陛下,这樊楼该如何处理?”
“四海贸易总部现在人多了不少,那地方有些局促了,就把樊楼整修一下搬过去吧。记住要把朝皇宫这边的那些玻璃窗户换掉,一有阳光就照射到皇宫这边,朕看着心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