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离开洛阳之后的几月里,帝都依旧风云涌动,各方势力明里暗里都想给对方来个大的。
首先,何皇后以皇太后之名临朝称制辅佐汉少帝刘辩,继续让袁隗担任太傅之职,为了巩固自身皇权,又升迁自己同母异父的弟弟何苗为大将军辅政,同录尚书事。
何太后又借刘辩传圣旨,将皇甫嵩,卢植二人调任河东去抵御黄巾余孽,西乡侯朱儁则远赴河西去镇压鲜卑骚乱。
三人被迫远离朝堂,虽然说不上对汉室心灰意冷,却也自知余下年岁大概再也不会被调任回来了。
何氏的一系列操作就是为了巩固政权,但自从何苗从车骑将军升任大将军之后。事情却没能朝她想的那般发展。
何苗明面上站在何氏一脉同何太后维护刘辩。暗地里却与其母舞阳君大肆收取宦官钱财,大肆培养扶持自身势力。十常侍之祸虽已拔除,但新的宦官又再一次在朝堂之中涌动。
以董氏为首的太皇太后一脉,为此对汉室忧心忡忡,认为少帝轻佻无礼仪,何氏专权使得朝堂混乱。
何苗又再一次启用宦官势力,这般行径迟早会再现十常侍的悲剧。以董承种辑为首的汉臣时常聚在一起哀叹汉室艰难。
这几日的朝堂之上,王允,吴硕二人当着刘辩的面暗讽何氏专权,希望刘辨认清自己的汉室血脉,重新振作起来,重铸汉室辉煌,就差把何氏拎出来骂了。
袁隗亦是少见的点头称赞王允,吴硕二人的正直,这些时日他也是对何苗的行径很不满,在朝堂之上直言如此行径会导致新的党锢之祸,汉室已经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袁绍一言不发,把这一切尽收眼底,作为世家庶出的长子,他如何不清楚权利的恐怖之处,即便是十全十美的完人也会在权利面前露出短暂破绽,更不用说,现在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群猪。
袁绍看着比之前更加混乱的朝堂,发自内心地笑了。
朝堂结束之后的夜晚,袁绍秘密前往何苗大将军的府邸,称有要事禀告。
今日朝堂之上,何苗见圈养宦官的事情暴露,大声狡辩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汉室,绝无私心。
退朝之后,又受到了姐姐何太后的敲打。心情十分不爽的何苗如今正抱着美妾准备狠狠泄泄火。
听到心腹侍从在门外禀报司隶校尉袁绍求见,心想这世家小子今天到自己这儿来了,一定是有要紧事。破天荒的丢下小妾起了身。
“本初到我府邸来,所谓何事?”何苗从内室出来,面带春色,身着蜀锦看向袁绍。
袁绍端坐在客座上,缓缓起身行礼。眼光扫过何苗身边的侍卫,丫鬟。
何苗会意,呵令身边所有人退出房间。
“大将军可知自己已是大祸临头?”
袁绍左顾右盼,往前走了几步,来到何苗身前,贴着何苗的耳朵一字一音缓慢说道。
“本初此言何意?”何苗脸色大变,拽住袁绍胳膊,拉往偏僻角落。
“今日朝堂之上,群臣对大将军和太后颇有微词,按臣下我的观察,似乎太后对于大将军也不太信任,如此一来,大将军的处境可是不太妙啊。”袁绍轻声言语,对何苗而言却又字字重如千斤。
“哼,我与太后都是为了汉少帝,本初此言莫非挑拨离间?”何苗假作生气之状,斥责袁绍。
袁绍如何看不出何苗在虚张声势,慢条斯理继续说道。
“大将军,如今太后已经将皇甫嵩,卢植,朱隽三位将军调出朝堂,三位将军如今身在河东,河西两地,手中拥兵超过20万。这二十万兵马只听从天子,不听从大将军。这便是太后立足于朝堂的底牌。此其一。”
袁绍看向何苗,何苗的脸色已经变得难看起来了。
“陈留王刘协,先皇有言辞,日后必成大器,如今受董太皇太后保护,群臣之中也有许多忠实拥趸,待到成长起来,大将军手中若是有权无兵,恐怕会受到极大的肘制。此其二”
听得袁绍的话语,何苗眼神闪烁,这朝堂上的腐儒确实难缠,动不动就先皇先帝,跳过他何苗大放厥词,根本不把他这大将军放在眼里。
“太后这几日来,不断扶持何氏外戚进入朝堂,制衡群臣,想必大将军比我更清楚。但大将军你却背地里培植宦臣势力,太后就算之前不知,今日被群臣挑破了,恐怕大将军在太后心里的分量已大不如从前,手上没有兵的大将军,是谁都可以替代的。”
袁绍假作思考,随后慌张认错,表示这只是自己的猜想,希望大将军何苗海涵。
而何苗的脸色已经难看到了极点,自己确实自上位以来,忙着敛财贪色,光顾着自己享受了。尝到甜头后,心里头也确实动了当权臣的心思。
“本初这么说,不怕脑袋落地么。”何苗内心慌乱,却表现出一副威严的样子。
袁绍看着何苗微颤的左手,猜到何苗方寸已乱,附身拜道。
“我知大将军心中有匡扶汉室的大志向,也知道何太后的所作所为会给汉室带来祸端,本初此次前来提醒,不光是为了汉室,更是为了在大将军手底下搏个前程。\"
袁绍低着头,嘴角上扬难以掩饰笑容。
何苗看着袁绍卑微虔诚的样子,又联想到之前何进未死之时,也是袁绍帮忙出谋划策,只不过自己哥哥太蠢,听不进袁绍意见,白死了。这么一想这袁绍好像确实一直在为了功名站队。
心中越想越欣喜,自己又不是何进这样的蠢蛋!
自己也曾提醒过何进不可孤身进宫,恐有危害,奈何他不信,现在自己得了袁绍,说不定真能干成点大事!
“哈哈,本初不必如此,方才只是我的试探罢了。有何想法畅所欲言便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