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极品率只能达到七成上下?”
“难道这就是极限了吗,还是有什么被我忽略的失误和细节?”李玉沉吟和思索道。
他已经做了不少试验和研究,也更换了不少丹药种类和配方,足足有一个月的时间。
但结果却一直不算很好。
几乎所有丹药的极品率,最后都会维持在七成上下,然后像是达到了极限似的,再也没有丝毫寸进。
哪怕李玉绞尽脑汁,利用各种方法,精益求精,或是优化改进,也都是如此。
极品率就仿佛达到了极限似的,被定格在了七成上下,再想提高,却是雷打不动,难有寸进。
面对这种情况,李玉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研究和思索了很多很久,也做了不少试验和研究。
甚至再加上智脑的模似和演算。
却是依然一无所获,没找到任何问题和解决办法,极品率被锁死在了七成上下。
“难道说只能这样了吗?”
“那接下来是继续锻炼和研究改进,还是换种思路和目标,从其它方面着手……”李玉有些无奈道。
他虽然还想继续坚持下去,但如果一直死磕一个项目,又不见成效,似乎太过盲目,也不是很值得。
所以,李玉最终决定。
在保留每天十次一品丹药的深加工精炼制外,其佘则转向二品丹药,以及两纹以上灵丹的炼制。
“二品丹药的炼制,其实不难。”
“无非是更多材料的加入而已,以我如今的条件,除了火力和真气量稍显不足外,其它的都没问题。”
“只要降低炼丹速度和频率,又或是再完成一组五枚五指火法套,应该足以应对二品丹药的炼制。”
“至于三品,那就要等到火法手全部完成,才能比较轻松的掌握和掌控……”李玉估算道。
如今他火法手的进度还是蛮快的。
辅灵脉方面,右手十五条辅灵脉,除了手腕处那条比较大的外,也只剩下两条而已。
本命法环炼化合一方面,则又增加了三枚,距离第二组五枚成阵势联动,也只剩下两枚。
预计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完成。
总之,火法手进度方面还是很快的,也不比灵火炼丹方面的进度慢,甚至还略有超出。
主要原因在于,在灵火炼丹时,虽说会极速且大量消耗自身灵力,但也能回收和利用不少。
特别是在灵火的作用下,有一部分灵石供应的灵气,发生了一些改变,更易吸收和利用。
如此一来,不仅加速了李玉的恢复,更是让的修为有了更快增加更多积累。
这无疑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辅灵脉的凝炼,以及本命法环的炼化合一,总之好处多多。
这也是为什么,李玉会在灵火炼丹上,花费如此多时间和精力的原因之一。
毕竟,既能满足兴趣爱好,在医药学领域深耕和发展,又能加速修为进展,不影响修行。
也算是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
“第一种二品丹药,就选择精元丹吧!”李玉沉吟和决定道。
精元丹,是一种很特殊的丹药,属于精气丹的进阶,或者说是升级版的精气丹。
为什么会如此说呢?
这是因为,精元丹,实际上就是灵化率九成以上的精气丹。
不仅如此,由于精气丹内的有效成分很难被灵气灵化的原因,大多数精元丹并非直接通过正常药村炼制而成。
而是用精气丹作为材料,分解,提炼,纯化而来。
当然,对未灵化成分的再次灵化,以及蕴养那肯定必不可少,只是效果没那么好而已。
也因此,精元丹内大部分成分,也都是从精气丹中继承而来的。
这就类似于合成一般,剔除掉无效成分,精炼合并而成。
精元丹便是如此,一般两枚上品精气丹,基本可以稳定合成为一枚下品精元丹。
而精元丹的品质划分,也相当奇特,仅有下品,上品,极品三种。
其中,下品基本属于品相略差的合格品,或者刚刚达到九成灵化率,勉强符合精元丹的标准而已。
上品则品相较好,灵化率也较高,属于超标准的精致品,也就是精品精元丹。
最后是极品,标准比较单一,那就是从品相出发,要有灵纹。
哪怕丹形丹色稍差一点,只要有灵纹,那便是极品丹药,总之,唯纹是举,灵纹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
有点扯远了。
总之,精元丹是由精气丹精炼合并而来,由于其特殊性,一般将其定为二品丹药。
相当于由三到六种之间的材料炼制而成。
实际也不差。
毕竟一枚精元丹,由二枚以上精气丹精炼而来。
一枚精气丹,相当于两种材料,两枚四种,三枚六种,还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总之,不管如何,精元丹就是以二品丹药而论,也成了李玉二品丹药炼制的第一目标。
“精元丹,是精气丹的叠加和升级,一般由两枚以上精气丹,精炼合并叠加而成。”
“其炼制方法也较为特殊,也叫叠丹法。”李玉思索和研究道。
叠丹法,是一种炼丹中常用的技巧,有人也将其称之为丹炼丹法,或二炼丹没,精炼丹法,等等。
就如同二次提炼和纯化一般。
叠丹法,通常将丹药作为材料,进一步精炼和提纯,从而形成药效更好品阶更高的丹药。
这种方法,虽有一些取巧的嫌疑,但也不失为一种特别的精炼技艺,还是有一定的意义的。
至少也算是一种,可以锻炼自身技艺,或是稳定获得更高品质丹药的方法。
这对于许多低阶丹师,或是难有高阶药材炼手的贫苦丹师而言,无疑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所以,叠丹法该怎样叠和炼,和普通丹药的流程又有什么不同呢?”李玉思索和研究道。
他手中有好几种有关精元丹的炼制方法。
作为一种比较常见又特殊的二品丹药,其炼制方法自然不会只局限于一两种。
虽同样都是叠丹法,但在细节上的不同和差距却很大,就像李玉所收集的这几种便是很好的例证。
而面对如此情况,李玉能做的,只有亲自一一尝试和验证,再择其优异之处,合为一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