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唐一见高歌便问:“可是买下了?”
“呵呵,买下了!”
小唐朝高歌竖起了大拇指。
“唐大哥,还要劳烦你,金爷爷来赶集的时候你告诉他,我要的物件可以编了。”
吴掌柜问:“歌儿,你让金老头编什么了?”
“编笼屉啊笸箩啦,做桌子和板凳啊,还有一些小玩意儿。金爷爷手艺好,编制的东西结实耐用。大冬天的,也可以少赶几个集。”
吴掌柜频频点头。“接下来你要做些什么呢?”吴掌柜想听听高歌的打算。
“吴伯伯,我想做衣柜。您认识手艺好的木匠吗?”
“衣柜?”吴掌柜茫然的望着高歌。
果然,这个时空的人不知道“衣柜”为何物。
“就是盛衣服的箱子,我给说连了,嘻嘻。”
“哦!”吴掌柜道:“这你可问着了,离镇子六里地有个木匠村,几乎家家都会木匠活。以王老大的手艺最好,不过手工费也最贵。”
高歌一合计,自己手里的银子还要买油盐酱醋、木柴、米面等等,衣柜还是以后再说吧。
吴掌柜眼见高歌在琢磨事,眼神渐渐暗淡下来,便问道:“歌儿,可是有难事儿?”
“没有没有。”高歌忙道:“衣柜先不做了,也不急着用。吴伯伯,哪里能做匾额?”
“做匾额的店在后街。”吴掌柜道,真心佩服高歌,他都忽略了匾额。
“吴伯伯,您带我去行吗?”高歌恳求道,她是真不懂啊。
“好,吴伯伯带你去。”
吴掌柜带高歌到了匾额铺子,小伙计迎上来。
“季师傅在忙着吧?”吴掌柜问。
“是,师父忙着。吴掌柜您坐。”小伙计殷勤周到,“您找师父······”
“想做个招牌。”吴掌柜道。
“多大尺寸?”小伙计说着拿起笔准备记录。
吴掌柜报了尺寸,小伙计又问:“东家高姓?什么店?”
“姓高。”吴掌柜答:“包子铺。”
小伙计边写边说道:“高记,包子铺。”
“不是!”高歌忙道:“不叫‘高记’。”
“啊?”
小伙计和吴掌柜都愣了。
“叫‘蒸蒸日上’包子铺。”
自古店铺名字都是“某记······”,这个连东家的姓氏都没有,这叫个什么哦?小伙计有些尴尬的望着吴掌柜。
吴掌柜细细品味,右手握拳一击左掌,“好名字!”
小伙计苦笑,好在哪啊?
“写下来,‘蒸蒸日上包子铺’。”吴掌柜道。
吴掌柜又和高歌选了匾额的木料,定了款式,交了订金,方回周记药铺。
小唐将高歌送回曲家,曲大娘吩咐他回去,然后一家人围着高歌说个不停,大家最关心的就是铺子。高歌详详细细将始末一说,当听到李东家忍痛卖了铺子时,不禁唏嘘。人都道养儿防老啊!林凤玲看看自个儿的闺女,不比那败家的儿子强百倍?
“娘,这是点心方子,您且收好。”高歌将一直握在手里的小木匣交给林凤玲。
林凤玲接过来,锁进她的陪嫁箱子里。
“我看了,镇上的店铺都是清一色的原木色,太单调了,我想把咱的铺子弄成有颜色的。”
“有颜色的?咋弄?”林凤玲问。
“娘,明日咱们去砍柏树枝,将叶子晒干了,磨成粉,就可以给木头上颜色。”
高畅问:“是绿色吗?”
“是绿色。”
“那你要不要黄色的?”高畅神秘地眨眨眼。
“要啊!你有黄色?”高歌异常兴奋。
“俺知道有种糯米叶,就是黄色的。”
“走,快带我去!”
高歌、高畅背上竹篓上山了,林凤玲也拿上砍刀去砍柏树枝。母女三人将柏树枝、糯米叶晾晒好。十几天后干透了,将柏树枝放在地上踩,叶子随之脱落,再将叶子用石磨磨成粉,越细越好。糯米叶也捣成细粉。因为用量大,两种粉末各做了一大盆。
高歌、高畅、林凤玲每日早出晚归上山砍柴,蒸包子、取暖,离了木柴是不行的。
小唐送来消息,匾额做好了,暂时放在药铺。
高歌和林凤玲、曲大娘曲二娘商量,想去铺子住。
“门窗需要粉刷,里里外外还要洗刷,住在店里有了更多的时间干活,金爷爷的笼屉一做好就可以开业了。”高歌说。
曲大娘点头道:“是这话。可是店里不具备住宿条件吧?”她担心天寒地冻的,高歌受委屈。
“大姥姥,店里什么都是现成的,只要将被褥搬过去即可。”
“娘与你一起去。只是······”林凤玲有些为难的道:“两个娃,就要麻烦大娘二娘了。”
“咳!凤玲,这是什么话?怎么外道起来了?”曲二娘很是不满。
林凤玲陪笑道:“二娘,自从俺们娘儿几个来了,二老受了不少累,俺这心里过意不去。”
“娘,铺子开起来了,每日都有进项,咱们的好日子在后头呢!”高歌信心满满地道:“娘莫再说见外的话,小心姥姥生气打屁股。”说着撅起了屁股做挨打状。
众人都笑起来。
“有了歌儿啊,姥姥笑得都多了呢!”
“娘,俺也跟你们一起去。”高畅生怕她娘不同意,直朝高歌使眼色。
高歌没说话,想听听林凤玲怎么说。
“成,你也去吧。你大姐出嫁了,家里数你最大,你也该挑挑尖儿。”林凤玲拍板。
高歌心里想,林凤玲还真不是糊涂人。
商议已定,翌日一早,林凤玲、高歌、高畅吃过早饭,背上被褥,带着颜料去了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