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自明迁南后,建奴以蛮夷入主中国,四海以内,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
予乃大明太宗文皇帝之嫡次子,汉王朱高煦,盖因建奴屠戮我中原百姓,今恭承天命,驱除鞑虏,恢复河山,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官之威仪。
盖我中国之民,天必命我中国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故兹告谕,想宜知悉。
一封讨建奴檄文从山东曲阜迅速流传天下。
原本的檄文并不是这么直白,而是词藻华丽,尽显文人才气,可是朱高煦看了后很不满意,直接将孔兴燮的檄文打回重做。
这把孔兴燮给气的不轻,他是谁啊,他是当代衍圣公,无数学子心中圣人的代言人,他写的檄文,哪个敢说不好的。
可是永乐朝朱高煦直接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就一句话。
你脖子硬,还是本王的刀硬?
最后修修改改了十几遍,朱高煦还是不满意。
这把孔兴燮都给搞得有点抓狂,如果孔兴燮晚出生个几百年,他就会知道,有种人的名字叫甲方爸爸。
最后孔兴燮被磨的没办法了,他直接来到了永乐朝朱高煦面前。
“汉王爷,您到底对这檄文哪方面不满意,您能否直说?”
“嘿嘿,本王觉得太祖高皇帝陛下当年讨伐北元时候,宋濂写的那篇《奉天北伐讨元檄文》很不错,本王很喜欢。”
“所以,汉王爷是想让本公以太史公那篇檄文为例?”
孔兴燮听完永乐朝朱高煦的话后松了一口气,不怕你提要求,就怕你什么都不说,想法全靠猜啊。
以他的文学功底,有现成的例子在前面,这篇讨建奴檄文,不是有手就行么?
于是,孔兴燮再次执笔,一刻钟不到便写完了一篇檄文出来。
等到他自信满满的将手中的檄文拿给永乐朝朱高煦看的时候,结果对方还是不满意,就在孔兴燮想要撂担子不干的时候,永乐朝朱高煦却有些扭捏的从身后拿出了一张檄文,放在了孔兴燮手中。
“衍圣公,这是本王的拙作,还请斧正。”
孔兴燮狐疑的看了永乐朝朱高煦一眼,你能写还喊我干啥,感情我那十几篇檄文都白写了。
可是等到孔兴燮看完手中的檄文后,他有些怀疑人生了。
嗯,这篇檄文,不说跟《奉天北伐讨元檄文》十分相似,只能说是一模一样,就加了一段话。
嗯,太宗文皇帝???
不是成祖皇帝么???
孔兴燮看到这里有些蛋疼的开口了。
“王爷,您就算是真想打着汉王爷朱高煦的旗号,那也得上点心啊,那是成祖皇帝,可不能叫错了。”
“放屁,从始至终都只有太宗文皇帝,哪来的成祖皇帝,本王不认,奉劝你一句,以后莫要叫错了,否则,等本王一统天下后大明诸位先帝显圣降临,后果你不会想知道的。”
“勿谓言之不预也。”
檄文的事儿就这样敲定了下来。
自打《讨建奴檄文》传扬天下后,大明的军队一路势如破竹,拿下了整个山东,山东各市的大清士兵全都被清理掉,山东巡抚富伦更是直接战死。
另外两朝朱高煦和朱高燧的军队则是越过长城,从喜峰口、古北口方向进军北京城。
一时间,各地反清复明的义士也都揭竿而起,响应不断。
此时的紫禁城中,大清皇帝康熙、太皇太后大玉儿和一众臣子正在商议该如何阻挡明军的脚步。
“那明军速度怎么如此快,朝廷的援军都没到山东境内,整个山东就已经沦陷了,连富伦都战死了。”
“现如今,对方的檄文都传遍天下了,再不将其剿灭,恐生事端啊。”
太皇太后大玉儿坐在位子上,面露忧愁的看着下方群臣。
下方群臣全都小声的交谈了起来,可是半天没有人站出来。
这谁敢啊,当初大清入关的时候,速度也没这么快啊,谁能想到这十几年后大明复活了竟然这么猛。
“启禀太皇太后,奴才愿带领八旗精锐,拦截明军。”
鳌拜环视四周,发现没有人站出来,他走到过道上请缨出战。
“好,不愧是咱大清第一巴图鲁。”
太皇太后看到鳌拜站了出来,满意的笑了。
“太皇太后,奴才也愿往。”
“奴才也一样。”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苏克萨哈和遏必隆也都站了出来。
“好,好,哀家准了。”
“皇帝,下旨吧。”
太皇太后大玉儿看着身前的康熙皇帝说道。
“是,皇祖母。”
康熙皇帝起身恭敬回道。
然后看着下方群臣开口说道:“鳌拜、苏克萨哈、遏必隆,朕命你们三人,以鳌拜为主帅,另外二人辅佐,带领八旗精锐将士,为我大清,灭了这明贼。”
“奴才遵旨。”
鳌拜、苏克萨哈和遏必隆三人跪在地上领旨谢恩。
鳌拜心中狂喜,这次他竟然是主帅,只要这次将明军歼灭,他就是皇帝之下第一辅政大臣,说不定还能封国公。
北京京营之中,鳌拜等人正在调兵遣将。
看着地图的鳌拜眉头紧蹙,这明军的速度也太快了,距离北京城竟然不到五百里了。
这个距离,急行军的话,最多十天便能杀到京城。
“快,加快速度,我们必须将明军拦截在路上,不然等他们包围了京师,咱们便危险了。”
鳌拜下令传令官下去催促将士集结。
以往上马便可成战力的八旗子弟,现如今,两个时辰都没有集结完毕。
最后还是鳌拜下了死命令,才勉强集结。
京郊军营中,鳌拜、苏克萨哈和遏必隆三人站在高台上,看着下方军阵还算整齐的八旗将士们。
“诸位将士,自我大清入关以来,百姓安居乐业,海晏河清,现在大明余孽起兵犯我大清,建功立业就在今朝,大清必胜。”
“必胜”
“必胜”
鳌拜几句话便将这些八旗将士的情绪调动了起来。
接着便是大军开拔,前去狙击大明军队。
一众大清士兵们全都信心满满,觉得这次简直就是天上掉功勋的机会。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这句话深深刻在大清士兵的心里,明军嘛,十几年前一触即溃的废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