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炼丹炉之事,尽管未曾亲眼所见,但嬴政也能略猜一二;然而提及火炕之术,他却是满脸困惑。
嬴高向嬴政微微躬身行礼,语气庄重地解释:“火炕之内砌有青玉石炕间墙,其中设有烟道,上方覆盖着平滑的石板,石板之上再敷以黄土抹平,待土干后再铺设炕席便可启用。”
“如此一来,既能解决日常起居所需,又能借由众多炕面散发热量,保持室内恒温。”
“你说已在三川郡成功实施了此事?”
此刻,嬴政显得颇为振奋,他深知此举若真实现,将会给大秦带来何等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人口的重要性。
战国时期,各国争霸,争夺的核心在于人才,而人才之争的背后实则归根于人口的较量,哪个国家人口众多,哪个国家的国力便更为强盛。
听闻嬴高这般描述,嬴政立刻心动不已,同时他也明白,一旦嬴高口中所说的灵石(煤球)普及至千家万户,必将引来巨额财富的涌入。
……
“嗯。”
嬴高饮下一口温热的灵酒,淡然一笑:“若无十足把握,儿臣怎敢贸然踏入咸阳城门?此刻正值寒冬,实在太过寒冷……”
直勾勾地看着嬴高,嬴政心中盘算良久,约莫一刻钟后,才向嬴高发问道:“此番前来咸阳,你有何意图?”
无事不登三宝殿!更何况身为三川郡守,手握三万兵马的一方诸侯,此时的大秦正对山东六国虎视眈眈,赵国亦在厉兵秣马。
在这关键的时刻,嬴高抛开所有重任,忽然出现在此地,这让嬴政意识到必定有着重大图谋。
一口饮尽杯中灵酒,嬴高抬眼瞥了赵高一眼,默而不言。
见状,赵高忙退出书房,留下嬴政,他的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沉声下令:
“书房方圆三丈之内,擅自接近者,格杀勿论!”
“遵命。”
……
嬴政明白,嬴高的举动已明确表明,此事唯有父子二人知晓为宜。
自始至终,嬴高都是一个让他放心的孩子,此刻,嬴政对他更加关注起来。
“书房里只剩你我父子二人,有什么话不妨直言。”
“遵命。”
答应一声,嬴高开口道:“父王,铁器取代青铜器已是大势所趋,而灵石(煤)的发现,必将极大地推动铁矿石提炼技术的进步。”
“因此,作为王室,我们必须牢牢掌握住铁矿和灵石资源,这就是儿臣此次来咸阳的主要目的!”
……
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嬴高虽年少,但他眼光长远,自然明白铁器替代青铜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而这股潮流仅持续了短短十余年。
大秦统一六国象征着青铜技术的顶峰,而大秦帝国的崛起,则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另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身处这个时代,嬴高始终怀揣着让大秦永续万世的理想,以免重蹈二世而亡的覆辙。因此,由青铜技术向铁技术的根本性转变,注定要在大秦帝国的土地上发生。
正因如此,即便冒着严寒,他也要亲自前往咸阳,提前做好准备,以防将来措手不及。
见到嬴高眼中的坚定,嬴政嘴角微扬,眼前的这位少年是他最为出色的儿子,只要方案可行,他并不介意全力支持。
念及此处,嬴政询问道:“对此,你有何计划?”
“禀告父王,儿臣欲将灵石(煤球)推广至千家万户,以减轻国民百姓受寒冷之苦。”
嬴高目光炯炯,他深知只要运作得当,这笔生意必将带来丰厚的收益,这对目前的他来说,无疑是个良好的开端。
自从他决定组建万胜军以来,就意味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剑南商会的成分太过复杂,不宜轻易动用。
即使景俞已经成为他的家臣,也是如此。
听完嬴高的陈述,嬴政满心欣慰,毕竟嬴高首先想到的是国民百姓,执掌公权之人,必须具备公心。
如此一想,嬴政点头赞同:“此计可行,孤准了!”
“还有何要求,一并说出吧,单凭此事,还不至于让你千里迢迢赶来。”
虽然父子俩平时聚少离多,但嬴政自认为他对这个出类拔萃的儿子还是相当了解的。
他知道,嬴高绝不会为了这点琐碎小事特意前来,毕竟这类事务可以通过正规途径处理。
“还是父王了解儿臣,儿臣确实是想念父王,所以特地前来拜见。”
嬴高讪笑着,试图岔开话题,不过看到嬴政似笑非笑的表情,他只能无奈地道出了实情。
“父王,儿臣觉得这些矿脉应当由我大秦王室掌控,在三川郡时,儿臣反复思索,只想到一个办法。”
“那就是设立大秦皇家商会,专门负责此事,并且结合尚工坊内的能工巧匠,届时,我大秦王室定将成为这个时代最为强大的世家。”
“并且成立大秦皇家商会,不仅能掌控灵石与铁矿资源,还能日进斗金,如此行事,利大于弊。”
……
“嗯……”
听罢嬴高的话语,嬴政沉吟良久,却摇头道:“大秦的基本国策乃是重视农业,抑制商业,你的想法虽好,但‘大秦皇家’四字太过显眼。”
“自古以来,三皇五帝之名流传天下,几乎无人不知晓‘大秦皇家’的含义。”
此刻,嬴高以为事情无法达成,嬴政不会同意,心中不禁感到一阵苦涩。
然而,就在这一刻,嬴政果断地说:“‘大秦皇家’四字不可用,那就叫做‘九州商会’,九州商会由你负责。”
“但你不适合站在台前,孤会从经济十署调派人手过去,也会通知尚工坊,让老公输派工匠协助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