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爷易中海看着躺在床上捂着头的阎埠贵,皱着眉头说:
“老阎啊,你这又是何苦呢?家和万事兴,有什么解不开的结非要闹到这步田地。”
阎埠贵躺在床上,眼神黯淡:“是我糊涂,现在后悔也晚了。”
一大妈大妈也在一旁叹气:“你当时就不该那么逼你们家老大,他也是有自己想法的孩子。”
\"老阎,你也别怪我多嘴,你这当爹的,有时候太强势了。”
阎埠贵听了这话扯着嘴笑了,笑容里满是苦涩:
“我以为我都是为了这个家好,没想到却把家给拆散了。”
三大妈看着这些邻居,抹了抹眼泪:
“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只希望老阎能快点好起来,也不知道这病什么时候是个头。”
三大妈也没个工作,家里全靠阎埠贵的工资在养着一大家子,要是老伴一直病着没法去上班。
工资被停发,那一家老小可就得喝西北风了,让她怎么能不着急。
邻居们看着阎家的境况,七嘴八舌地出着主意:
有人说要去请个好大夫来看看,有人说要给阎解成两口子再说说情。
可阎埠贵却摆了摆手:“别去打扰孩子们了,是我对不起他们,不能再用我的病去道德绑架他们。”
他心里清楚,自己种下的苦果只能自己咽。
在病痛的折磨下,阎埠贵越发消瘦,整个人仿佛失去了生机。
他时常回忆起阎解成小时候的样子,那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跟在自己身后,满脸都是对父亲的崇拜。
那时候,一家人其乐融融,可如今,一切都变了,都是因为自己的固执。
而阎解成和于莉这边,日子依旧在继续。
自从分家成功后,于莉每天都充满干劲地去上班,主动承担了不少额外的工作任务。
她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都很高,领导和同事们都看在眼里。
同事们纷纷夸赞她:“于莉,你最近就像变了个人似的,这股子积极劲儿真让人佩服。”
于莉只是笑着回应:“我现在就想好好干,为自己的生活努力。”
可惜没几天,阎解成就成工友那听说的自个爸生病的消息。
他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一直牵挂着四合院的父亲。
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夜里辗转反侧,想着父亲的病情,可又不知该如何面对。
有时候,他会在仓库门口默默地望着某一处,眉头紧锁,陷入沉思。
有一次,厂里的一位老师傅看出了阎解成的不对劲,问他发生了什么事。
阎解成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家里的情况说了出来。
老师傅拍了拍他的肩膀:“孩子,亲情这东西,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
“你爸固然有不对的地方,但他现在病了,你要是不去看他,以后可能会后悔一辈子啊。”
阎解成听了老师傅的话,心中更加纠结,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于莉下班回到家,看到阎解成又是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便走过去坐在他身边,握住他的手说:
“解成,我知道你在担心爸的病情。”
阎解成疑惑极了:“你怎么知道这事?”
“你别忘了,晓萱跟我一个办公室,是她告诉我爸生病的事。”
“解成,我觉得咱们虽然分家了,但毕竟是一家人,要不,我们找个时间回去看看?”
阎解成陷入苦恼的原因正是担心回家去看阎埠贵,引起于莉的不满。
眼下于莉竟然主动提出让自己回去看看,他觉得很是欣慰。
但很快,他又说出了自己的担心:“我也想回去,可我怕回去之后,又会陷入以前那种不愉快的局面。”
于莉轻轻叹了口气:“我们可以先回去看看爸的情况,如果感觉不好,我们再回来就是了。”
“总不能一直这么僵持着,这样大家心里都不好受。”
经过一番商量,阎解成和于莉最终决定晚上下班后就回四合院看看阎埠贵。
他们特意带了点吃的,怀着复杂的心情往四合院走去。
当小俩口走进四合院时,邻居们都投来了惊讶的目光。
阎解成和于莉径直走向自家屋子,三大妈看到他们回来,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老大,于莉,你们回来了?”
阎解成有些尴尬地点点头:“妈,我们来看看爸。”
三大妈忙把他们引进屋,阎埠贵看到阎解成和于莉,眼中满是惊讶和愧疚:
“你们…… 你们怎么来了?”
阎解成走到床边:“爸,我们听说你病了,来看看你。”
阎埠贵的眼眶泛红:“是我对不起你们,是我把这个家搞成这样。”
阎解成深吸一口气:“爸,过去的事我们先不说了。你现在先把病养好,我们不想看到你这样。”
于莉也在一旁说道:“爸,我们这次回来,是希望您看开点,别跟自己过不去。”
阎埠贵连连点头:“好,好,是爸错了。爸爸不该那么逼你们,不该只想着自己的想法,不考虑你们的感受。”
在交谈中,阎解成和于莉把他们在仓库生活的情况告诉了阎埠贵,也说了他们对未来的打算。
阎埠贵认真地听着,他发现儿子和儿媳真的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生活。
眼下再让强行让他俩回家,恐怕只会适得其反,于是讨好地说道:
“解成,于莉,爸希望你们能过得好。”
“你们在外面要是有困难,就回来,这里永远是你们的家。”
小俩口从他的话里得到了被尊重的感觉,俩都不约而同点了点头。
从那以后,阎解成和于莉经常回四合院看望阎埠贵,每次都陪他说说话什么的。
其实阎埠贵也没什么大病,情绪问题而已,家人关系好起来后,他也很快好了起来。
阎埠贵身体恢复后,也真正地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管理方法。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固执己见,对子女们的生活和选择也更多了一份理解和尊重。
他时常和三大妈念叨:“经过这一遭,我算是明白了。”
“孩子们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我们当父母的不能再瞎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