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华这才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神色,抬腿朝着屋里走去,张春华跟在后面,点头哈腰,直到陈振华进了屋,他才轻轻把门关上,退了出去。
张春华站在门外,长舒了一口气,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他心里暗自琢磨着,这位 “太君” 的来头肯定不小,自己以后可得更加小心伺候着,千万别再惹出什么乱子来。
而陈振华进了屋,轻轻的关上房门,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果敢。他深知,这身伪装只是为了完成任务的手段,接下来的行动将会更加艰险,但他早已做好了一切准备,誓要为了国家和人民,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到晚上的时候,陈振华则是开展了积极的动作,不过此时的他如同深夜的狸猫一般有益于整个长治的长治县城内的小鬼子各个基地。
当深夜厚重的黑色幕布缓缓降下,笼罩着长治县城时,陈振华如同一个幽灵般开启了他至关重要的行动。
此时的他,仿佛是深夜中那狡黠而灵动的狸猫,身姿矫健地在黑暗中穿梭,目标是长治县城内小鬼子把控的各个军事基地。
陈振华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重大,每一步都需谨慎,每一个决定都关乎生死存亡和胜利的曙光。
他首先将注意力集中在小鬼子的人员数量上,凭借着出色的侦查技巧和过人的胆识,他如同幽灵一般在各个据点之间游走,仔细观察、默默计数,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摸清楚小鬼子的确切人数后,陈振华的目光转向了那些令人垂涎的物资。在小鬼子的基地中,武器库是首要目标之一。
他悄然潜入那看似戒备森严的仓库,微弱的月光透过狭小的窗户,映照出枪支整齐排列的轮廓。陈振华轻手轻脚地靠近,眼中闪烁着兴奋与坚定。
这里有崭新的步枪,枪身散发着金属的冷光;有沉重的机枪,那粗壮的枪管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威力;还有一箱箱码放整齐的子弹,每一颗都代表着反抗的力量。
他小心地挑选着,动作轻柔而迅速,将最急需、最精良的武器一件件收入囊中,心中默默计算着数量,确保既能满足需求又不引起过多的注意。
除了武器,弹药的获取同样关键。一箱箱的手榴弹,摆放得整整齐齐,陈振华小心地挪开箱盖,迅速将仓库后方的弹药收取到空间里。
而那些成包的子弹,他则谨慎地控制着数量,不多拿也不少拿,力求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为后续的战斗储备足够的弹药。
粮食也是重中之重,在堆满粮食的库房中,陈振华看到一袋袋的大米、面粉堆积如山。
他用竭尽全力,收取一袋又一袋,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却丝毫没有减缓他的动作。他心里清楚,这些粮食不仅能维持队伍的生存,更是鼓舞士气的关键。
此外,小鬼子基地里的药品也是他关注的对象。各种急救药品、消炎药、止痛药,被他仔细地收集起来。这些药品在战斗中,可能会挽救无数战士的生命。
幸亏在拿下富家滩煤矿之后,陈振华将空间里的那些收取的煤炭,早已经通过运输车辆,将大量的煤炭运输到了黄崖洞兵工厂,有些储存在一些隐蔽的地方,那些煤炭足够黄崖洞兵工厂在目前的情况下,使用5年。
不仅如此,陈振华还将目光投向了那些汉奸地主的家中。在一处富丽堂皇的宅院里,他避开地主家的守卫,悄悄进入了隐蔽的藏宝室。
屋内珠光宝气,金银财宝琳琅满目。陈振华没有被眼前的财富冲昏头脑,他有条不紊地挑选着便于携带且价值不菲的金银首饰,一一收取到了空间里,尤其是那些大小黄鱼和各种古董玉器。
在一个投靠日军的汉奸家里,仓库里堆满了成袋子的粮食。陈振华面露喜色,迅速地将粮食仓库门打开,把粮食一袋袋,全部收取到自己的空间里。
当陈振华得知小鬼子即将搜刮粮食时,他的内心并未泛起过多的波澜,而是从容不迫地按照既定计划继续行动。
他依旧保持着以往的谨慎,悄无声息地从内部入手,一点点收取粮食。每次行动,他都如同精准的钟表工匠,拿捏着分寸,只获取适当的部分,让小鬼子从外部根本看不出来,等小鬼子发现的时候,独立旅和386旅的官兵,已经将县城攻陷下来了。
即便小鬼子最后发现物资的数量有所不对,也没有引起过多的怀疑和追究。毕竟,那些狡猾的军需官总是能够以各种看似合理的理由来推测和弥补这些缺失,或是将其归咎于正常的损耗,或是编造一些所谓的 “意外情况”。
正是这种看似混乱的管理和推诿责任的作风,给了陈振华持续不断的机会。他深知,所有的军需仓库都不能过度获取,每次只取一部分,既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又不会打草惊蛇,影响后续的物资收取。
就这样,陈振华在沉沉的夜色中不知疲倦地奔波忙碌着。月光洒在他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仿佛在见证他的英勇与坚韧。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夜越来越深,而陈振华的脚步从未停歇。
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黎明的曙光即将撕破黑暗,陈振华才终于完成了这一整晚艰巨的任务。他疲惫不堪,衣服被汗水湿透,贴在身上,但眼神中却满是成就感和坚定的决心。
经过这一夜的奋战,对于长治县城的小鬼子,陈振华有了更为深刻全面的认知和熟悉。
他摸清了小鬼子的巡逻路线和时间规律,了解了各个据点的兵力部署和武器配备情况。这些宝贵的情报如同明灯,为后续的战斗指明了方向。
此刻,陈振华虽然身体极度疲惫,但内心却充满了希望。他深知,这只是漫长斗争中的一小步,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坚信,胜利终将属于正义,属于那些为了自由和尊严而不懈奋斗的人们。
在长治县城的两天里,陈振华带领着侦查班的同志们悄然行动,宛如夜的精灵,小心翼翼地探寻着敌人的秘密。
陈振华身先士卒,他的身姿灵活而矫健,每一步都轻盈无声。他的眼神锐利,透过黑暗,捕捉着任何一丝可能暴露敌人部署的线索。身上的军装与夜色融为一体,仿佛他就是黑暗的一部分。
侦查班的同志们也毫不逊色。他们分散开来,彼此之间保持着默契的配合和紧密的联系。
有的贴着墙壁,侧身前行,耳朵紧贴墙面,试图捕捉屋内敌人的交谈声;有的伏在街角的阴影里,目光紧紧盯着敌人的岗哨,观察着他们的换岗规律和巡逻路线。
班长段鹏小心翼翼地避开敌人的视线,靠近一处被严密看守的据点。他借助周围的杂物作掩护,一点点地靠近,心跳声仿佛在这寂静的夜中都清晰可闻。
他悄悄地抬起头,从一个微小的缝隙中窥视,努力记住所看到的每一个细节。另一名侦查员魏大勇,悄悄地绕到敌人的后方。
他像一只敏捷的猫,轻轻跃过一道道障碍,避开可能发出声响的杂物。在一处矮墙下,他停下脚步,屏住呼吸,静静地倾听着墙内敌人的动静。
如果不是陈振华给大家下了死命令,不到万不得已,不得杀死小鬼子,那么段鹏和魏大勇早已经杀死不知道多少小鬼子了。
此时的段鹏和魏大勇才真正的理解了陈振华的强大,才明白特战战术的学习是那么的重要,如果是这样的话,陈振华一晚上悄无声息的灭杀上百个小鬼子,完全不成问题,哪怕是此时的段鹏和魏大勇,也在内心里悄悄的记下一个个数据,自己在这样的侦查过程中,能够灭杀多少个小鬼子。
陈振华则潜伏在一个高处,用望远镜观察着远处敌人的营地。他的眼神专注而冷静,不放过任何一个移动的身影和显眼的装备。
他手中紧握着一个小本子,时不时地记录下重要的信息。在一个敌人的哨所附近,小刘悄悄地爬上了一棵大树。
他的动作轻柔,以至于树叶都没有发出明显的声响。从树上,他可以清晰地看到哨所内敌人的活动,以及周围的防御布置。
陈振华和侦查班的同志们,行动如同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每个人的动作都精准而协调。他们在敌人的眼皮底下穿梭,却没有引起丝毫的警觉。
经过漫长而紧张的侦查,他们开始逐渐汇聚,段鹏班长率先到达约定的集合点,他的额头上布满了汗珠,但眼神中却透露出兴奋的光芒。
“我观察到敌人的岗哨换班时间间隔大约是一个小时,但在午夜后,可能会有所延长。” 段鹏压低声音说道。
魏大勇紧接着汇报:“我发现敌人军营的后方有一条小道,可能是他们的补给通道,但有少量兵力看守。”
程友林也从树上下来,匆匆赶到:“我在树上看到敌人的营地内有不少重型武器,摆放位置比较集中。”
陈振华认真地倾听着每一个人的汇报,不时地点点头。然后,他带领着大家继续深入县城的核心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