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尊,睡了没?”从穆晶晶那里离开后,方诺便迫不及待的跑来找童天元。
“进来吧。”屋内传出童天元的声音。
方诺推门而入就见童天元正半靠在一张躺椅上看书,而看的书正是方诺之前给他的那本历史书。
“你来的正好。为师正有几个问题想问你。”童天元热情对方诺招了招手。
方诺挠了挠头,随手搬了一把椅子就在童天元身边坐下。
童天元拿过书本指着上面说到:“为师在翻看这本史书时,发现里面总会频繁出现一个词。但翻阅完整本书也没能找到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
“什么词?”方诺问道。
“诺,就是这个。”童天元点了点书本说道。
方诺低头一看,赫然见上面写着“科举”两个字。
见到这两个字,方诺不由哑然失笑:“师尊有哪里不明白的?”
“为师能看出这是你们那边一种特有的官员选拔方式,因为我在很多官员的生平中都看到有关于科举的相关记载。但这毕竟是本概括笼统的史书,故而为师只见其貌,不得其形。”
“如果说只是这样为师还不会怎么注意到它。可事后为师稍稍统计了一下,发现你们这个所谓的科举制度前前后后貌似实行了一千多年?如果一个制度能用在官员选拔上一千多年还未更改,这说明它一定有着非常可取之处。你能和为师详细说说这个科举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吗?”童天元非常虚心的请教道。丝毫没有把方诺当成自己的弟子来看待。
方诺闻言长舒一口气道:“师尊你果然慧眼如炬,一下就看到了问题的关键。不错,这所谓的科举在我那个世界确实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有一点您老人家可是说错了。这所谓的科举并非只是用了一千多年。可以说直到弟子来的那一刻,我那个世界依旧在使用这套制度。只不过是经过了大幅度优化改良并让他更加适合现代社会了。”
“哦?现在还在用?那这科举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童天元是越来越好奇了。
“简单,其实说穿了就两个字。“考试。””
“考试?就像我们岚山阁的的月考那般?”对于考试童天元如何能不熟悉。岚山阁的学子每月都有月考,年底还有年考。作为一个综合性学府,还有什么能比考试更能体现出学子们的成绩呢?
方诺点头道:“不错,本质上和我们岚山阁的月考并无二致。但我们岚山阁的考试无非只用来判断学子们求学成绩的优劣,而我们的考试,却是可以用来做官的。在弟子那边有句老话,叫学而优则仕。想要当官。首先你得读书。”
童天元闻言顿时眼睛一亮:“你详细展开说说?”
“是。说到科举,要从一个叫隋文帝杨坚的人开始说起。”接着方诺就把他对科举的一些了解向童天元娓娓道来。虽然这其中说的可能不太详细或准确,但大方向上是没什么毛病的。
而童天元却是听的如痴如醉,仿佛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正在向他缓缓打开。方诺这一讲,就是足足一个时辰。
“妙。妙啊。想出这科举制度的人简直就是个天才。如此一来,不但能打破世家大族对知识的垄断,还能让天下有才之士全都为朝廷效力,更为关键的是能通过科举凝聚民心士气。以后就算有百姓做不了官,那也只能怪你运道不行,绝对挑不出朝廷半点毛病。”童天元很快就给出了他对科举的评价。
方诺闻言淡淡一笑:“确实如此,科举纵然有万般缺点,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那就是他给了底层人士一个出头的希望。有些家族可能三代务农都是地地道道的泥腿子。可就因为家中出了一个举人或者进士。那么你这个家族就算是彻底翻身了。就冲着这点,但凡有点能力的家族都会举全族之力去供养一个进士出来。”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科举面前却是真实的写照。”
童天元此刻是越听越兴奋,越想越激动。可想着想着他的神色就逐渐暗淡下来。
“哎。想要实行科举,非大一统王朝不可为之。除此之外,民间还要有扎实的民众基础才行。否则考来考去。读书人全是豪门权贵家里出来的又有什么意义?”
“师尊所言甚是。所以想要搞科举,普及教育才是根本。否则天下百姓人人都不识字,你就算想搞科举也找不到足够的人来应试啊,就算你找到人了。全是一些歪瓜裂枣又有何用?这也就是为什么科举虽然诞生在隋朝,却盛行在宋明之后的原因。”
“因为隋唐虽然也有科举,但在那个时代读书人还是以世家大族为主,选来选去依旧还是世家大族的人出来做官。这从本质上就淡化了科举的根本意义。但到了宋朝就不一样了。随着科举几百年的发展渐渐深入人心,平民百姓中也开始自发的读书写字了。再加上世家大族遭到了一次毁灭性的打击。科举向平民阶层普及才水到渠成。至此之后,想要做官再也看的不是你的门楣了。而是你在科考中成绩。”
“宋明两朝。因为科举的普及,无数平民一夜之间鱼跃龙门。当真应了一首诗中所写。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方诺不褒不贬的评价道。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童天元喃喃默念着这首神童诗。在了解后科举的相关后,他对这首诗中的意境是感同身受。
方诺见童天元如此有感触,他不由继续说道:“弟子前世有关科举的诗词不胜枚举。弟子印象中还有一首诗令我非常深刻。诗名就叫《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个诗中的长安,就是大唐王朝的都城。”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啧啧啧。这还真是逆天改命了。”童天元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