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载坖刚刚处理好这些事情,从南京来的一份奏疏令朱载坖的血压再次升高。
之前为了应对辽东的军费开支,朱载坖要求恢复之前鄢懋卿总理盐政时的一百万两余盐银,以供朝廷支用,具体事项则是由督师南京的大学士张居正办理。
但是现在张居正给朱载坖上疏称,巡盐御史庞尚鹏坚决反对,扬州、淮安以及两浙的盐商也纷纷支持庞尚鹏,张居正向朱载坖建议,要不然从长计议,暂且罢休。
朱载坖在张居正奏疏上御批道:朕之法度,不能行于大明乎?随后就将张居正的奏疏下部议。
朱载坖问冯保道:“鄢懋卿在京师吗?”
冯保回答道:“陛下,鄢少司农在京师。”
朱载坖说道:“召内阁辅臣、马森、鄢懋卿到文华殿来。”
朱载坖之前没有空的出手来收拾这帮盐商,因为朱载坖当时认为,开源重要,想办法在海关和商税上有突破才是重点,而当时盐税在大明太仓现银收入中占据了绝对多数,为了朝廷的稳定,朱载坖不能够东盐税,只能够先加以维持。
而到了现在,一方面关税、钞关收入起来了之后,盐税的所占比例下降,另一方面这两年的朝廷没有大的战事,也给了朱载坖以闪转腾挪的空间,朱载坖现在空出手来了,当然要对盐政加以改革了。
等到朱载坖要召见的臣子们到了之后,朱载坖将事情说明了后才说道:“现在,盐法大坏,阻滞正课,以致盐税流失,边储告乏,彼辈奸商,兀自大言不惭,声言朝廷残民,真是奇哉怪也!”
朱载坖虽然不清楚大明的两淮盐商到底有多少钱,但是根据严绍庭锦衣卫的密报,东南的盐商豪富,已经是天下皆知的事情,这次朱载坖仅仅是要求这些盐商恢复之前一百万两的余盐银,他们就恨不得跳起来八丈高了,朱载坖不收拾他们实在是说不过去。
见一众阁臣们不说话,朱载坖直接点名了,朱载坖说道:“鄢懋卿,你是当过总理盐政的,这事你怎么说?”
鄢懋卿说道:“陛下说盐商皆是奸商,臣以为不妥,应该是内商皆是奸商。”
随后鄢懋卿向朱载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本来按照大明祖制,引勘合和盐引不得转卖,从纳粮报中、取得勘合、赴运司(或提举司)兑换盐引、 下场支盐、运销、缴回盐引,全部环节都得由一人完成,那个时候没有所谓边商与内商的区别。
而现在大明实际上的操作是什么?边商负责纳粮或者纳银报中、取得勘合两个环节,内商负责赴运司(或提举司)兑换盐引、下场支盐两个环节,水商和铺商负责运销、缴回盐引两个环节。
这说明什么?说明大明的盐法早就已经破坏殆尽了。
鄢懋卿问道:“陛下,诸位,以诸位之见,内商、边商、水商和铺商谁最辛苦,谁该获得最大的收益?”
其实这话不用问,按照道理就应该是边商得利最多,因为毕竟是边商千里迢迢的将粮食运到边镇开中,可以说在整个开中的过程中,边商出力是最大的,边商开中的权利有制度上和实际上的保障,内商支盐必须以从边商那里获得盐引勘合为前提,按理说,这个边商、内商的分工中,边商应该是占据主动,也应该是获取利益最多的。
但是实际上是这样吗?并非如此。
鄢懋卿仅仅举了一个例子,就说明了事情的蹊跷之处,按照现在朝廷上的说法,边商为什么要把盐引卖给内商呢?是因为守支的时间太过于漫长,实力较弱的边商难以承担,遂售引于有实力的内商。
那么按照这个逻辑,由于两淮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水路交通、高品质的盐产和广大的行盐地,两淮盐利润最大,为商人报中的首选目标。从追求最大利润的角度看,边商如果无力两地支盐的话,合理的办法是卖掉两淮以外的盐引,而不是将淮引也一起卖掉,最少也要留一部分盐引自己报中,也才是比较合理的办法。
但是实际情况是这样吗?鄢懋卿继续解释此事,实情就是边商将所有的盐引都出售于内商,不仅是两淮以外运司的盐引,也包括两淮的盐引,这说明边商不仅放弃利润较低的非淮盐, 也放弃利润较高的淮盐。
这合理吗?显然不合理,困守支并不是盐商分化的根本原因。
朱载坖问道:“那以少司马之见,是何缘由?”
鄢懋卿说道:“陛下,无他耳,权贵势要,把持盐场,边商不售引,则无盐可支,只有将引售于背后有背景的内商,他们才能支盐。”
归根到底,就是权力在作怪,为什么之前鄢懋卿总理盐政时能够将余盐银从六十万增加到一百万,因为那个时候,鄢懋卿手中握有一个利器,就是边商河盐。
当时在鄢懋卿的支持下,将两淮盐场的官盐分为河盐和堆盐,堆盐所有者是内商,河盐所有者是边商,两者是并行关系,并非边商勘合全部由内商收购, 而是由内商收购一半,另一半由边商亲自支盐赴掣。
鄢懋卿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支持边商,打破内商守支垄断,夺回部分支盐出场权利,边商亲赴盐场支盐后,行船至批验所河面,不用上堆排队,优先秤掣,然后照鄢懋卿所定价格售给水商,获取较高利润。
而此时鄢懋卿手上就有筹码了,鄢懋卿作为总理盐政,手上握有分配河盐、堆盐比例的大权,鄢懋卿正是以这个权力为筹码,和两淮盐商们谈判,第一就是增加边商直接支盐的数量,第二就是将两淮余盐银从每年六十万两增加到一百万两。
然后鄢懋卿狠狠地收拾了两淮盐商一把,当时仪真、淮安二批验所积有的150余万引堆盐,鄢懋卿下令令守支商人赴行盐地方自卖,就是就是不得在批验所转卖于水商,必须立即出银将这一百五十引盐买走,否则就要予以没收,仅此一项,鄢懋卿就是得银一百零一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