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还是不杀?这一刻,朱标陷入了深深的纠结。
如果不杀!
他确实受贿了,大明的法律明确规定,贪污五十两就要问斩,更何况贪污十万两,罪行严重,可能连家族都要受到牵连。
不论谁来判决,结果都是一样的。
但如果杀了他,他在任期间确实做出了不少贡献。他看似贪财,但实际上是在为百姓谋福利,他的初衷是好的。最重要的是,他治理的这个府州确实比以前繁荣多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
一旦杀了这个官员,那些商户会怎么想?
上面杀了官员,他们会不会担心自己也会遭殃,然后仓皇出逃?
他们逃跑倒是无所谓,但这府里的百姓怎么办呢?朱标完全可以预见到,一旦这些商户开始逃离,他们的生意将会面临严重的问题。
如果这个知府有能力把一个府治理得如此好,让百姓安居乐业,那么给他更高的职位,让他管理两个或三个府,难道他不会做得更出色吗?
“这确实……”朱标陷入了沉思,开始认真考虑朱肃的观点。
“大哥,你看,这个知府虽然贪,但他确实在为百姓做事,改善他们的生活。如果仅仅因为贪污就杀了他,岂不是浪费了一个能干的官员?”朱肃继续说。
“可是,如果不杀他,怎么维护法律的尊严呢?”朱标提出疑问。
“法律的尊严在于公正,而不在于杀戮。”朱肃回答,“我们可以公开谴责他的贪腐行为,罚没他的财产,但同时赏识他的政绩,让他以此为戒,更加谨慎行事。这样既能警醒其他官员,又保留了一个有用之人。”
朱标听后,眉头紧锁,显然还在权衡利弊。然而,朱肃的话无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待这个问题。
如果按照他的这种方法,是不是能激活其他地区的经济,让当地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确保每个人都能填饱肚子呢?
“或者说!”
朱肃停顿了一下,继续说:“如果我们提升他为布政使,让他掌管一个大省,能不能把这个省的经济都带动起来呢?”
“而且,大哥,你可能忽视了一个点。”
“如果这个地方的经济繁荣了,是不是就能给大明朝廷带来更多税收?经济状况越好,税收岂不是越多?”
“假设他贪污十万两,却能让朝廷增加百万两的税收呢?”
“甚至更多呢?”
“呃!这!”
朱标闻言,顿时愣住了。
没错!
差点就忽略了这一点,经济好了,税收自然也会增加。
如果真是这样,就更不能杀他了。
而且!
正如朱肃所说,还应该给他晋升。
不过,总觉得有点不对劲。
“小五!”
朱标犹豫了一下,问:“我总觉得有点奇怪,明明他犯罪了,是个大贪官,我们不但不能杀他,反而还要提拔他。”
“是啊!”
朱肃立刻回应:“大哥,虽然我刚才举例只是设想,但在大明,是否真的有这样为百姓做事,尽管贪财的官员呢?”
“他虽然是贪官,贪了钱,但他确实为人民做了实事,改善了他们的生活。”
“那么……如果真是这样,小五,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朱标问,他现在明白,对付贪官不能像父亲那样一味地处决。
贪官是无穷无尽的,光靠杀是无法根除的。
相反,可能会导致另一种情况。
明知会死,为何不多贪一点,甚至贪婪地捞一笔呢?
“当然要视情况而定,同时,我们也需要适当放宽贪污的判刑标准,贪污五十两就斩首,这确实太过严厉。”朱肃说。
“可以将这个标准适当提高。”
“比如设定一千两为界限,贪污一千两就定死罪,一千两以下再分几个等级,比如五百到一千两之间的处罚是什么,一百到五百两又是另一种处理方式。”
“最后,就是一百两以下的处理。”
“这些措施都是针对那些纯粹的贪官。”
“只贪钱不做实事的贪官,该怎么罚就怎么罚。”
另一种情况是,那些既贪婪又能干,还能把事情做得很出色的官员,他们会按照不同的处理流程来,只罚他们的钱,贪污了多少就要全部吐出来,朝廷就不会再追究。同时,给他们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让他们看到生存的希望。
在这种情形下,这样的官员会不会全力以赴地工作呢?
“大哥!”
朱肃这时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接着说:“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时候,往往是那些贪婪的官员,不仅能把事情办好,还能办得非常漂亮。
而那些高洁正直、廉洁奉公的官员去办理,反而可能效果不佳。
当然,我这不是绝对的说法,但大多数情况确实如此。
这...这!”
朱标愣住了,真的如此吗?贪官的办事能力真的超过清官吗?这让他有些无法相信。
朱肃接着说:“大哥,如果你不信,可以查查各种资料,看看从秦朝到宋朝的历史,是不是就是这样的情形?”
看着朱肃如此自信,朱标真的有点懵了。
这一刻,他感到自己的价值观受到了巨大冲击。
难道,事实正如朱肃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