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他们更像是寻常的佃农,向家对外也只说他们是请回来的佃农,并没有说他们是奴籍,村里也人不知道他们的这重身份。
所有人都不会用鄙视的眼光看他们。几家人就这样在向家安定下来了。
他们知道徐氏隔三差五的会在家里做些咸菜,这三家的妇人每到这个时候都会主动过来帮忙。这也给徐氏省了请村里人帮忙的人工钱。这三家的妇人很会看眼色干活。
只要主家有需要做的事情,他们都会放下地里的活前来帮忙。把主家的活做完了,再去下地做自己地里的活。
那个身子骨不太好的妇人是余氏,她的身子虽然不太好,可人却是个勤快的。也讲卫生,一家三口的衣服虽然很旧了,可每天都是洗得干干净净的。
徐氏对她的印象很好,她每次来都会带着孩子过来。她家的孩子会走路了,她让孩子在一旁玩,自己就去帮徐氏干活。
徐氏自己也是做母亲的人。知道妇人生产时的凶险,听闻她当初生这个孩子时差点一尸两命。对这种事情很能共情,便让向北给她检查了身体。
当向北说她这身子可以调理好,徐氏比余氏自己还要激动,立即让向北给她配药。完全没有想过,这些药钱的事情。向北知道她娘善良。既然她娘希望她能够治好余氏,她定是不会让她娘失望。
她把余氏的病案拿给师父看了后,见师父与自己下的诊断一样。便给余氏开了药,经过师父肯定后。便时常跟着师父进山采药来给余氏配药。
余氏这个病情其实就是生产的时候落下了病根,月子里也没有休息好。需要一些上好的补气血的药材调理。这里面需要用到的药材有几味都是很名贵的。
里面需要用到最主要的几味药材有人参、黄芪、大枣、当归。其中,最难得的当属人参了。人参在药堂去买的话,价格就有些高了。于是,向北便跟着师父一起去山里采挖。
她也知道这妇人如今定是拿不出钱来治病的。也没有打算收她的钱,只希望自己能够采齐这些药材给她把药配出来。最后,这黄芪和大枣以及其他药材她是寻到了,可当归和人参还是师父给她的。
把药材集齐后,她给余氏配了十副药。让她服药期间,尽量多休息,不可太过辛劳。这十副药吃完后,她的身子也能调理得差不多了。
余氏拿到药后,很是感激。询问需要多少药钱?她暂时赊欠着,待她手里的银钱攒够了就还给小姐。
向北轻笑着说:“这些药材都是我自己去山里采的,不值什么银钱。”
妇人连声感谢。当她把药材拿回家准备煎服的时候,他相公阿旺把药包打开。他认识里面的药材,一看就知道这一副药可不便宜。当晚带着媳妇和孩子来给向北磕头感谢!
他这一举动把向北吓一大跳。向北可不敢受他们这一磕。立即跳开,道:“你们如今跟我们也算是一家人了 ,这药钱就免了。以后,你们安心在家里干活,不要生出不该有的心思就成。”
阿旺立即对向大柱和向北表示,他们一家人一定会忠心于向家人。
向大柱让他们起来,徐氏还对他们承诺,以后他们若是有什么头疼脑热的,都可以去医学堂里看诊,也可以让小姐帮他们看诊。
其他几家人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也觉得他们这次遇到的主家真的太善良了。
向大柱看到这些家仆们这般纯良,心下也很是欣慰,觉得福伯看人的眼光还真的不错!
最近地里种的棉花开始在炸桃了。要准备捡棉花了。
这些佃农们也佃了些已经种植的棉花地。向大柱叮嘱他们,最近要以地里的棉花为主,向家的事情暂时可以不需要他们的帮忙。天气不好的时候。一定要把地里的棉花给抢收回来。
这一季的棉花因为前期是向家人自己种植管理的。所以,这一季棉花的收成,他们只能得两成的收成。这些佃农们也觉得这个分成是合理的。
然而,当他们采收完这一季的棉花后,才知道他们得这两成的收益 ,完全是向大柱在关照他们。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最近,向家人全心扑在采收棉花的农事上。其他的庄稼地里也只种了一些蔬菜和土豆红薯。玉米如今还是吃新鲜玉米的时节,这些都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打理 。
也就蔬菜地里时不时的要锄下草,土豆和红薯这个时节没有什么需要忙的。只等着成熟了收获即可。不过,地里如今要给下一季的红薯育苗,这个也花不了太多的时间。只需要抽一两日的时间来安排即可。
采收棉花是个很费时的活计。一般地里的棉花采收了一次后,隔三五日左右,下一批棉花又白了枝头。所以,到了采收棉花的时节,农户家里基本上是没有空闲的。每天都要在地里周而复始的捡棉花。
萧家的佃农们最近也都扑在地里采收棉花。向南有时也会去棉花地里转转,这批棉花种子不错。地里的棉桃一个都结的很大,每一朵棉花开出来都是又大又白,如同一朵白云。
她预估今年的棉花产量应该不会低,他们这里的气温高,棉花三五天就能开一轮。这个时节的雨水也稀少,最是适合采收棉花了。若是雨水多了,棉花不仅开出来的不蓬松,颜色也不好看会发黄。这样的棉花价格就会低很多。
所以,越是天气好的时候,村民们越是在地里抢着收棉花,就怕哪天突然下雨了。这淋了雨的棉花可就卖不出高价了。
向家村每家种植的棉花都比其他村镇要种出几亩地。因为,向大柱之前在村子里卖了一大批棉花种子。村民们每家都能比其他村镇多种上五亩地左右。
这也就导致了向家村的人这个时节比其他村镇的人更忙碌。所有人都以采收地里的棉花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