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过一处回廊,他们就看到了院内一处空地上,府内的侍卫兵将们已经各个手持棍棒,在领队的要求下进行操练了。
狄青,此时正手持一柄水龙刀。
劈、砍、斩、刺,没有什么花哨的架势。
每一下,都带着一往无前的杀意。
赵曦站在不远处,一边看一边询问暗一:“暗一,你们可是狄青将军的对手?”
暗一,一直以来面无表情的面瘫脸上,难得看出了一丝情绪:“我等自小就被收养在秘密之所,训练的都是隐匿、暗杀、守护、观察的能力。我们身手或许足够敏捷,与真正在战场杀敌的将军相比,胜负或许五五之分。”
赵曦不置可否,只是微微颔首。
“你们以后是我侍卫。要习惯生活在人前。”他这些时日一直跟这十个暗卫在一起,自然也是发现了他们的问题。
暗一他们许是从小没有接触过正常人的生活,在人前正大光明的现身时,总是很拘谨,下意识做出来的反应一看就不正常。
赵曦从衣袖里掏出来一封信,递给暗一:“将这封信送去京城报平安。”
“是。”暗一接过信封,几个闪身人就不见了。
狄青拿着帕子擦着身上的汗水,阔步往赵曦这边走来:“公子,昨夜睡的可还习惯?”
狄青如今已有四十七岁,可讲话依旧中气十足。
赵曦:“一切都好。”
狄青右手引着赵曦往侍卫们训练的场地走去,“官家在信中只是说公子想要来边关看看,不知公子想要了解哪些方面?”他的话里听不出任何的弯弯绕绕。
赵曦深知此人在这个重文轻武的朝代里,是个难得良将,索性直接了当的回答:“将军,可想要将党项(西夏)占领的土地夺回来?”
狄青原本与赵曦并行,听到这话停下了步子,眼眸深邃地凝视着赵曦。
赵曦也回望过来,两人对视。明明只是瞬间,却又好似过了许多个年轮那般。
狄青继续带路:“公子所问,是代表公子一人?还是…”
赵曦看出了狄青的顾虑:“将军不必如此小心,此时此事是我一人所问。”
“公子自小生活在皇城中,自然是没见过边关百姓的艰难。也没见过每到冬季,边界游牧民族对百姓的骚扰。”狄青说到这些时,整个人透着颓败抑郁还有那种无能为力的哀伤。
狄青他继续道:“京城里的那些人看不到这些,所以每当有战事的时候,前线的人宁死不屈,而后方的人还在搞诛连,一旦战败便抱怨将领无能。”
赵曦:“将军在前线,也是最了解敌方的人。定是知晓我大宋不敌西夏北辽的因素,父皇也是深知朝中因为祖宗之法留下的弊端,这才有了我的到来。”
两人边说边走,此时已经来到了狄青的书房门口。
狄青:“公子,请。”
沙盘前,赵曦指着与西夏搭界的地方:“将军,夺回河西之地我大宋就有了孕育良马的出处,继而可以继续丝绸之路。”
狄青点头又摇头:“是。只是尽管我等在边关训练将士,修善武备…可我方行军作战也只能做到守易攻难。而西夏骑兵的战马好过咱们大宋骑兵太多,战力上差距实在太大。”
“可若是有奇兵利器相助呢?”
狄青面带疑惑:“公子何意?”
赵曦微微一笑:“将军,早在几年前,我与父皇便秘密研制了威力巨大的武器。今年终于能放在行军作战上使用了,只是数量有限。”
“那东西,是与我同一日出发的,想来没几日将军就能见到了。届时,咱们再商议。”
狄青从赵曦的话中,听出来不少消息。心里也不禁激动不已,只是还未见到那东西具体如何,那激动的心又慢慢平静下来。
京城皇宫内。
宋仁宗此时手里拿着的正是赵曦送回来的那封信。
“哼,算这小子有心了,还知道关心他爹的身体。”他脸上带着笑容,嘴上却在抱怨。
张茂则看着官家这口不对心的样子,笑着迎合:“官家与三皇子父子亲情,三皇子自然是关心官家的。”
宋仁宗笑着指了指张茂则,将信笺放入信封递给他:“去,把信给庆林阁送去吧。”
“是。臣这就去。”
庆林阁,朱淑妃自从赵曦去了边关连日来,一直怅然若失,总是坐在一处愣神。
张茂则:“淑妃娘娘,官家命臣来给您送件东西。”
朱淑妃原本还在座椅上愣神,听到声音后才回过神来:“官家?”
张茂则笑而不语,将信封递给了朱淑妃,就行礼告退了。
朱淑妃看到信封上的字迹时,眼眶一下子就红了,赶忙打开。
“我儿平安无事就好。”
红蕊候在她一旁,试探着问道:“娘子,可要给咱们三皇子回信?”
朱淑妃摇头,语气温柔:“还是不必了,曦儿如今在边关定然有许多事情要做,我知道他平安无事就好,等过些时日再说吧。”
她在心里默默祈祷,‘但愿我儿达成心愿,母妃虽然帮不上什么,会好好在宫中等我儿回来。’
半月后,李炎等人终于到了延州。
狄青也在这日见识到了黑火药的威力,随后带着赵曦来到了边关大营。
营帐内,他激动的忍不住拉着赵曦的双臂:“三公子,这,这,这火药的威力之大,实乃神兵也。”
“是,狄将军,我第一次见到时也与你一般。有了此物是否夺回河西之地有了希望?”
狄青正声道:“嗯,定能打的他们措手不及。”
两人在营帐内商议了许久,期间还传召了不少人。
文德殿内,一群文臣因为狄青上书的内容吵得面红耳赤。
“陛下,不可啊。我大宋乃礼仪教化之邦,怎可与其主动兵战?”
“是啊,陛下。去岁大宋刚刚平息了与侬智高之乱,理应减少战事,休兵止戈。”
“陛下,怎得西夏、交趾、北辽可欺我大宋,我大宋就不能主动还击了?”
“陛下…………”
宋仁宗看着这些人,心思也不知飘到哪里去了。唉,太祖当时制定的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可这些人如今只记得党群之争,又有多少真正的是在为国办事。
“好了,朕意已决,已经命三皇子在边关为朕督战,一切等战事结果吧。朕不希望大宋的子民官员上下不是一条心。”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个道理,诸位理应都懂得,一味的忍让,只有任人宰割的份。”
“诸位还是将心思都放在民生国之大事上,少一些小心思。”
殿内的百官这才知道,原来月前三皇子就已然动身前往边关,并非去眉山求学。看来陛下对于此事早就有了章程。
内官看了一眼宋仁宗的眼色:“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