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姆少艾,情窦初开。少男少女宛若未成熟的青杏一般青涩芳香。
两人虽然都没有过多表露,但是眉眼之间总是透露出别人未知的甜蜜。两人并没有什么热烈的山盟海誓,但是却也心有灵犀,仿佛看一眼便知道对方所想,微微一笑便可察觉到对方的心意。两人并未逾越雷池半步,却神交已久。
但是这种事情,还是被当时还未有入宫的熹嫔发现了端倪。她知道这种事情的严重性,并没有敢惊动父母,而是悄悄的找来甄涛谈心。
甄涛还记的那一天,熹嫔(甄嬛)问他:“你是不是心悦安妹妹?”
甄涛哑然,心中恐慌不安,第一感觉就是害怕,妹妹怎么知道的?而后又陷入到了深深的恐慌之中,没敢说话。
熹嫔(甄嬛)再次问道:“你是不是心悦安妹妹?”
甄涛选择了回避,低下头没有敢看妹妹的眼睛。
“所以你是心悦安妹妹吗?”熹嫔(甄嬛)再次身段放的柔和的问道。
甄涛始终没有敢回答,甚至连抬头看妹妹的眼睛都不敢。
“所以说连自己的心意都不敢承认。哥,你也觉得这段孽缘,你觉得能够持续吗?”熹嫔(甄嬛)再次问道。
甄涛淡淡的回答道:“我们没做什么!”
“没做什么?你们还敢做什么?需知道你们这是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开玩笑。安妹妹被皇上留了牌子,已经是皇上的女人了,这样的女人你就是生出那样的心思都是有罪的!”熹嫔(甄嬛)斥责道。
“我明白,我知道!”甄涛大声的喊道。
熹嫔也怔住了,看了看自己的哥哥叹口气道:“即便安妹妹没有进宫,你们也不可能,父亲母亲也不会允许一个县丞之女嫁入甄府!你们本来就是两个世界的人。”
甄涛垂头丧气没敢说话,他知道妹妹说的都是对的,但是深陷情网之内,这种禁忌之恋仿佛如上飞蛾扑火一般,明明知道面前是死路,却是义无反顾。
”哥哥,你是甄家的希望。更是父亲和母亲的依靠和指望,你不要执迷不悟了!听妹妹一句劝,到此为止吧!“熹嫔(甄嬛)劝道。
”我知道!我会向父亲请命,我这段日子会到书院里住。“甄涛缓缓地开口道。
熹嫔(甄嬛)这才松了一口气:“这才对!”
“为什么完事都不由自己那?”甄涛问道。
熹嫔(甄嬛)想了想道:“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我难道想进宫吗?千算万算还是入宫为妃,这可能就是命吧!”
甄涛说道:“放心了妹妹,我知道该怎么办了!”
第二日,甄涛就拜别父母,独自去了书院读书,连一声告别都没有和安常在说,只留下安常在一个人怅然若失暗自伤神。
安常在心中岂不知道这种感情是极度危险地,只是这种情感是她从来没有感受到的,甚至连在母亲那里都未能感受得到,她知道自己是皇上的女人,知道这种爱恋不被允许,只是她只是想在进宫之前保持这种暧昧关系,算是给她少女时代留下些许的回忆与甜蜜。只是即便这样都是奢侈的。
安常在时常坐在当初的紫藤树下,想着甄涛的笑容,想着甄涛练剑的背影,而后看看自己手腕上的镯子,觉得一切似梦非梦,似幻非幻。
“无论何时,我这颗心都留在你身上了!”安常在心中暗暗发誓道。
这也是安常在一直不得宠的原因,本来就无心争宠。她倔强的以为她的命运不可改变,唯一能做的就是守着这个干净的身子,还有那颗有着落的心。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歌声依旧是伊人的歌声,只是此时伊人早就嫁做他人妇,而自己又娶了新妻,想起往日的重重恍如隔世,让人不胜唏嘘。
正在跳舞的熹嫔偷偷看了看哥哥,心顿时也紧张起来。她知道自己哥哥对安常在的情愫,此番她之所以邀请安常在和刘贵人前来,一是为了姐妹情谊,二来也是让安常在死了那条不该有的心思。却不想两人竟然还能见面,可这模样哥哥对于安常在似乎依旧余情未了!
”孽缘呀,孽缘!“熹嫔心中又事,不由得进错了拍子。
琴音也嘎然而止。安常在停止了歌唱。
熹嫔抱歉道:”许久不跳,倒是生疏了,还青陛下恕罪!“
皇上虽然有些扫兴,但是还是大度的笑了笑:“嬛嬛的舞姿优美,昔有汉宫飞燕能做掌上舞,熹嫔的舞姿也不逞多让。虽没有飞燕柔弱,却也是刚柔并济,让人过目不忘。宫中舞者众多,却无一人在你之右!想必今日全家团聚,你心不在此,无妨助兴便好!“
谬赞!”熹嫔行礼谢恩。
皇上伸出手来。牵着熹嫔坐下:”不过朕此次最大的发现便是安常在,歌声婉转如百灵鸟一般,颇具江南风韵。”
熹嫔乘机在皇上身边道:“皇上不知道安妹妹的好处还多着那!”
“哦?!”皇上好奇的看向了安常在。
熹嫔回答道:“安妹妹歌神婉转,为人又是温柔娴静,做的一手好菜,酸梅汤连太后都喜欢的很,更别说臣妾和刘姐姐了。做的饭食比御膳房的都有味道。”
“这般好?倒是朕疏忽了,却不知道安常在还有这般好处。”皇上惊讶道。
“所以陛下遗落明珠不自知该不该罚?”熹嫔说道。
“朕认罚!”皇上端起酒杯对着安常在示意了一下,而后满饮了一杯
安常在行礼道:“皇上客气了。”
“皇上都如此大方了,本宫也不落人后,本宫敬刘姐姐安妹妹--”熹嫔端起酒杯。
安常在端起酒杯,刘贵人以茶带酒。
熹嫔只小小的喝了一口,而后呃--的一声将酒水全部吐了出来,脸色也开始变的煞白。